50路(国际商贸城公交站-火车北站公交站)
国际商贸城公交站 - 国际商贸城 - 国际商贸城路口 - 太华路 - 聚朋苑 - 杜家八队 - 杜太路口 - 杜家村 - 大天路口- 凤凰山 - 北三环路二段东内侧 - 八里桥路北 - 八里桥路中 - 八里桥 - 站北北街 - 八里桥路 - 豆腐堰 - 北站东二路 - 火车北站东 - 火车北站公交站
46路(国际商贸城公交站-茶店子公交站)
国际商贸城公交站 - 国际商贸城 - 国际商贸城路口 - 太华路 - 聚朋苑 - 杜家八队 - 杜太路口 - 杜家村 - 大天路口- 凤凰山 - 王贾村 - 王贾桥 - 洞子口商贸大道口 - 新成彭路口 - 新桥村 - 新泉路口 - 交大路口 - 长久村 - 金府路西 - 金府路茶店子路口 - 茶店子公交站
129路(国际商贸城公交站-百花中心站)
国际商贸城公交站 - 国际商贸城 - 国际商贸城路口 - 太华路 - 聚朋苑 - 杜家八队 - 杜太路口 - 大天路东 - 先驱大道路口 - 大天路西 - 大丰 - 科伦 - 古柏村 - 古柏二队 - 友联村 - 成彭立交桥 - 新成彭路口 - 政通路 - 政通路南- 九里堤东路东 - 九里堤东路西 - 九里堤北路北 - 九里堤北路 - 九里堤中路北 - 九里堤中路南 - 九里堤南路北 - 九里堤南路 - 一环路九里堤路口西 - 沙湾 - 西门车站 - 抚琴小区 - 青羊小区 - 省医院 - 青羊宫 - 百花中心站
103路(国际商贸城公交站-荷花池)
国际商贸城公交站 - 国际商贸城 - 国际商贸城路口 - 太华路 - 聚朋苑 - 杜家八队 - 杜太路口 - 杜家七队 - 高家巷- 先驱大道路口 - 大天中路 - 大天西路 - 大丰 - 科伦 - 成彭路东风渠 - 古柏路口 - 古柏五组 - 陆家村三组 - 陆家村五组 - 陆家村六组 - 陆家村七组 - 灵润路 - 汇泽路 - 泉水路口 - 泉水路南 - 洞子口东口 - 五福一队 - 五福综合市场 - 邓家湾 - 五块石电器市场 - 五块石 - 五块石客运站 - 站北路 - 豆腐堰 - 荷花池
38路(国际商贸城公交站-成都东客站公交站)
国际商贸城公交站 - 国际商贸城 - 国际商贸城路口 - 太华路 - 聚朋苑 - 杜家八队 - 杜太路口 - 杜家村 - 大天路口- 凤凰山 - 北三环路二段东内侧 - 三环路凤凰立交桥东内侧 - 三环路拥军路口 - 北三环路三段中内侧 - 北三环路三段内侧 - 北三环路三段东内侧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西内侧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 - 动物园 - 洪家坡 - 驷马桥 - 驷马桥路西 - 驷马桥路东 - 新风路北 - 八里小区 - 新风路南 - 桃蹊路西 - 二环路桃蹊路口 - 二环路建设北路口 - 二环路建设路口 - 二环路建设南路口 - 麻石桥 - 二环路双林北支路口 - 二环路万年场路口 - 塔子山公园 - 五桂桥公交站 - 建材路口 - 成都东客站西广场 - 成都东客站公交站
110路(五龙山公交站-国际商贸城公交站)
五龙山公交站 - 繁阳村 - 二台子 - 二台子蜀龙路口 - 蜀龙路银杏路口 - 银杏园路东 - 银杏苑 - 严家祠路 - 严家祠路南 - 银杏园公交站 - 玉垒路翠微路口 - 玉垒路 - 成都军区总医院 - 成都医学院 - 长胜六队 - 天新街 - 天回镇 -金华大道 - 金华大道口 - 甘油社区 - 万石路口 - 幸福桥 - 太华社区 - 太华路 - 国际商贸城路口 - 国际商贸城 -国际商贸城公交站
大丰1路(国际商贸城-安靖快铁站)
国际商贸城 - 国际新城 - 太华路 - 聚朋苑 - 杜家八队 - 杜太路口 - 杜家菜市 - 北新润苑 - 方营小区 - 三元大道- 皇花街 - 大丰客运站 - 皇花街 - 南丰大道 - 科伦制药 - 博雅新城 - 土柏路成彭路口 - 古柏村 - 好医生药业 - 安靖俱乐部 - 土地村九组 - 万盛通讯城 - 雍渡综合市场 - 海霸王 - 雍渡村委会 - 安靖快铁站
527路(昭觉寺客运站—国际商贸城-竹友场)
昭觉寺客运站 - 昭觉横路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北 - 蜀陵路口 - 大湾 - 成都军区总医院 - 成都医学院 - 长胜六队 - 明月村口 - 天新街 - 天回镇 - 石门社区 - 万圣社区 - 幸福桥 - 杜太路口1 - 太华七组 - 宝年社区 - 国际商贸城 - 国际商贸城路口 - 斑竹园 - 忠义社区 - 五一街口 - 公益村 - 雷家桥 - 雷家三队 - 香城大道西沿线路口 - 竹友场
651路(五块石客运站-国际商贸城-宝光寺客运站)
五块石客运站 - 五块石 - 五块石电器市场 - 邓家湾 - 五福综合市场 - 五福一队 - 洞子口东口 - 王贾桥 - 王贾村 -三环路凤凰立交桥东内侧 - 凤凰山 - 大天路口 - 杜家村 - 杜太路口 - 杜家八队 - 聚朋苑 - 太华路 - 国际商贸城 - 莫龙村 - 香城大桥 - 柏水寺 - 柏水村 - 金花村 - 五桂村 - 新都邮电大厦 - 冶金机械厂 - 西环路口 - 新新路口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宝光寺客运站
683路(大丰客运站-国际商贸城-宝光寺客运站)
大丰客运站 - 大丰新丰苑 - 大丰镇 - 大天路西 - 先驱大道路口 - 大天路口 - 杜家村 - 杜太路口 - 杜家八队 - 聚朋苑 - 太华路 - 国际商贸城 - 国际商贸城 - 莫龙村 - 香城大桥 - 北新大道兴城大道口 - 柏水小区 - 踏水村 -柏园村 - 天元小区 - 锦水苑 - 汉城村 - 瓦店村 - 新都车管所 - 新都邮电大厦 - 冶金机械厂 - 西环路口 - 新都一中 - 新新路口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宝光寺客运站
元旦来历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 3 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旦的由来
2004-12-31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