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业区地处临沂市、日照市与连云港市的交界地带,位于鲁南经济带东部,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核心位置,总面积328平方公里,以莒南县坪上镇现有建成区为依托,覆盖坪上、团林、壮岗三个镇,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产业区西依临沂商城,东借日照、青岛、连云港的辐射带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临沂市发展临港经济的前沿,是集加工工业、重化工工业、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区,是连接岚山、日照、连云港、青岛四大港口与鲁南、苏北经济带的重要接点和枢纽,是对接青岛及半岛制造业基地,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北上西移和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产业区按照国际化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标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大规模、全功能”的原则,实施“环境立区、产业强区、商贸兴区”战略,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依商兴工,借港发展,努力打造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临港物流贸易基地、加工工业基地和重化工工业基地,整个鲁南经济带的临海桥头堡,发展临港经济的最佳平台。
我们莒南近海临港,东距岚山港仅10多公里,离日照港60多公里,南距连云港也只有100多公里。”近年来,莒南县在对外招商、项目推介等商务活动中,亮出了一张新的亮丽名片:近海临港。临港经济正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山东莒南县的决策者们清醒地意识到:莒南不仅是老区,而且还处于改革开放的沿海区域,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发展临港经济潜力巨大。特别是省委“一体两翼”战略新部署给莒南带来了发展新机遇: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中,把临沂(莒南)临港国际物流园区列入了鲁南经济带重点建设项目;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以莒南为主体的临港经济,把全市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的重大决策,更是把莒南推向了我市接轨半岛,向东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沿。“坐拥近海临港之利,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带动整体工作突破,实现‘争先临沂,争先全省第二方阵’的奋斗目标”,已成为莒南人的共识。该县借海之利,打造平台,承接辐射、带动发展,好戏连台。
??实施“陆港对接”,构筑发展平台。发展临港经济,规划须先行。山东莒南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着手编制了临港区暨临港国际物流园区战略性研究发展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临港项目区发展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等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了临港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临港国际物流园区,打破“瓶颈”,实现了与港口的全面对接,构筑起了临港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和“辐射源”。搞好设施对接,先后启动了总投资4亿元、全线长48.1公里的岚济路拓宽改造工程和文泗路、汀大路等疏港通道建设工程,打通了连接日照、江苏的“黄金通道”。实施临港产业园区和县经济开发区“双区联动”,以坪上镇为中心,实施了总投资1800万元的“三河五路”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园区路、水、电、气、通讯“五通”工程,拉开了临港产业园区路网框架。实施了县经济开发区扩容、扩能和增效工程,高标准推进县经济开发区建设,集中推进路桥拓宽、管网完善工程,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共有62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总投资43.9亿元,其中,59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完成投资39.8亿元。
??实施“项目带动”,壮大临港产业。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是推动临港经济发展的核心。山东莒南坚持以临港经济发展为抓手,通过壮大临港工业、培育临港服务业和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这个县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依托立晨物流、鑫海镍钛合金、信义机械新式数控立车、山东大钢配套等大项目布局,不断加大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做大做强了以三方化工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以信义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阜丰、绿润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和以山东立晨物流为主的临港物流业,崛起了华泉、三方、阜丰、玉皇等1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先后有永泰纸业等12个投资过3000万元的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鑫海科技镍钛合金二期等22个投资过3000万元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阜丰公司支链氨基酸等10个总投资13.4亿元的工业项目已落地建设,其中6个项目投资过亿元。
??打响临港品牌,扩大对外开放。临港经济是以外向型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没有外商、外资的参与,就无法实现快速发展。莒南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充分发挥近海临港的优势,打响临港招商主题,深入实施“对接半岛,突破江浙”战略,放眼沿海城市带,主动到周边沿海城市和民间资本充裕的江浙地区寻求产业对接与合作,承接半岛产业阶梯转移,借助外力催生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先后有49家岛城企业落户莒南,投资总额近15亿元,占全县招商引资额的25%,主要涉及电子、玩具、塑料制品、石材加工、机械制造、工艺品等临港产业。其中,有9家是从青岛引来的韩资企业,有15家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依托近海临港优势,主动对接国际市场,构筑“大外贸”格局。目前,全县已有268家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形成了花生、板栗、肉类制品、草柳编工艺品、磨料磨具、石雕石刻等8个产业、12类出口产品,涌现出“绿润”、“丰盛”、“升华”等一大批出口创汇名牌产品,所生产的花生制品、石雕石刻工艺品畅销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欧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佼佼者。今年上半年,共完成自营进出口1.56亿美元,增长37.6%,其中自营出口1.44亿美元,居全市第二位,实现加工贸易出口2024万美元,增长124%。
??临港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莒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增强了全县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完成生产总值72.5亿元,增长18.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增长26.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52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7元,增长22.9%
莒南赵庄子附近有磨面的地方吗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分别为:浙江省温岭、福建省惠安、浙江省青田、河北省曲阳。
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
石雕艺术之乡是莒南县,因为具有石雕石刻生产的传统,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
近几年,莒南县石雕也是不断的革新,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已开发出花岗岩大小石刻、板材、墓碑、雕塑等八大系列1万多个规格品种,销往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度是非常的高。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先进设备越来越多引进石材石雕行业,以传统工艺为主的民间手艺已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技艺传承也面临断层危机,石雕手工艺术正受到严峻挑战,急待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石雕艺术之乡是莒南县,以传承传统石雕手艺为主,雕刻的产品销量非常的好。
莒南县
莒南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莒南县辖12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9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5.47万,县人民政府驻十字路街道。
莒南县具有石雕石刻生产的传统。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以县外贸石刻为龙头,重点培育了以坊前、坪上、相邸、涝坡等乡镇为主的石雕石刻基地,产品主要出口,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6家。
经过查询和了解,营南赵庄子附近目前没有磨面的地方,但是离营南赵庄子较近的地方有一些磨面的店铺,如位于蔡村镇的“大宝磨面”,该店铺以手工制作面食而闻名,口感和品质都很不错;还有位于南营子镇的“丽华磨面”,该店铺的磨面工艺比较传统,面条细腻柔软,受到了许多顾客的好评。
如果您需要磨面,可以到这些店铺尝试一下,相信一定会让您满意。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的餐饮店铺经营情况都可能发生变化,建议您在前往之前先电话咨询或者上网查看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