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行政属于郑州市,这是河南省行政级别中级别最高的区。2011年4月,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定位及发展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唯一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区、中国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和引智试验区之一、河南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
郑州航空港区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是一个拥有航空、高铁、地铁、城铁、普铁、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郑州航空港区概况:
截止2020年底,郑州航空港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常住人口621382人。
2013年3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立。截至2021年10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辖3个镇、2个乡、8个街道。
2021年郑州航空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2.8亿元,同比增长12.1%,分别比国家、省、市高4.0、5.8、7.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9%,增速稳居郑州市第一。
以上内容参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属于哪个区
郑州市航空港区属于郑州市管辖,全称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政府驻地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大道297号。下辖地区有13个街道办事处(2018)。
注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0万人,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是一个拥有航空、高铁、地铁、城铁、普铁、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三个引智试验区之一、全国十七个河南唯一一个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河南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被列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引领”、河南“三区一群”国家战略首位、河南最大的开放品牌、带动河南融入全球经济循环的战略平台。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0.8亿元。
属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2007年10月,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区。
2010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2011年4月,根据中央编办批复精神,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以郑州航空港为主体,以综合保税区和关联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扩展资料:
空间结构:
以空港为核心,两翼展开三大功能布局,整体构建“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领三区:以空港为发展极核,围绕机场形成空港核心区。以轴线辐射周边形成北、东、南三区。
两廊系三心:依托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廊道,形成实验区“X”形生态景观骨架。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形成三大城市中心:北区公共文化航空商务中心、南区生产性服务中心、东区航空会展交易中心。
两轴连三环:依托新G107、迎宾大道打造城市发展轴带,形成实验区十字形城市发展主轴。同时结合骨干路网体系形成机场功能环、城市核心环、拓展协调环的三环骨架。
郑州市人民政府-区情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