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方法:
1、模糊分析法:
传统的数学或统计方法都足建立在精确的观点假设基础之上,但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存在着很多模糊或不确定性;人类的认知模式、思考方式、甚至推理逻辑也涉及许多非确定性。
因此利用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这样的不确定性问题,而模糊数学是将数学的应用范围,从精确扩大到模糊现象的领域,提出了隶属函数理论,确定了某一事物在多人程度上属于所讲的概念,或者不属于所讲的慨念,这样描述模糊性问题比精确数学更为合理。
同样,企业信用评级也属于模糊性问题,其信用状态如何,用精确数学“是”或“非”的概念很难做出判断,因此,应用模糊分析法对信用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比较科学。
2、综合评判法:
综合评判法就是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做出总的评价,即对评判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给每一个对象赋予一个实数,通过总分法或加权平均等其他计算方法得到综合评分,再据此进行优序评价。
从信用评级本身的属性来看,企业信用评级属于一种不确定性的模糊问题,因此,综合评价法的发展趋势足与模糊理论相结合来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从而使评级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3、人工神经网络法:
所谓的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基于模仿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构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简称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构架是模仿生物的神经细胞,分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二层。
每一层色括若干代表处理单元的点。输入层的节点负责接收外在信息不同于人脑的输入,人工神经网络所接收的输入信息是各种变量的数量化信息,一个输人变量对应一个输入节点。
隐藏层的节点负责处理输入层传来的信息,并转化为中间结果传递给输出层。而输出层的节点就以隐藏层传来的信息与门槛值比较后,得到系统的最后结果,并将结果输出。
二、信用等级分类:
目前,企业信用等级分类较为流行的是三级十等信用等级标准,被大多银行和评级机构所认可。西方国家划定企业信用等级,有的采用AAA、AA、A三类等级,也有的采用三类九级,即3A、3B、3C,通过划定企业类别来指导投资者的行为。
中国企业的信用评估和划定等级的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般只把企业划分为三类等级,有的地方采用国外的表示方式,即AAA、AA、A三类等级,有的则用中国的表示方式,称为一、二、三级企业。不同的信用等级,对企业在市场上筹资,获得银行贷款,其难易程度和条件会有极大差别。
扩展资料:
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流程:
1、评级小组向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信用评审委员会提交三级审核后的信用评级报告及工作底稿;
2、内部信用评审委员会应召开评审会。评审会听取评估人员情况介绍,并对信用评级报告及工作底稿进行讨论、质疑、审核,提出信用评级报告的修改意见;信用评审委员会应当根据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及级别限制条件,决定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
3、评级小组根据信用评审委员会决定的信用等级及评定意见,修改信用评级报告;
4、评级结果须经2/3以上的与会评审委员同意方为有效。
-企业信用评级
-企业信用等级
-信用等级
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的具体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企业向评级机构提出信用评级申请,双方签订《信用评级协议书》。
2、资料采集。评级机构指派信用评级小组,制定信用评级方案,企业按要求准备并提供信用评级所需资料。
3、资料处理。信用评级小组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核查资料是否齐全和真实,需要进一步调查了解。
4、初步评级。将企业提供的资料、信用机构获得的全部信息和有关部门的复审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并依据办法,由第三方评级机构对该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初评。
5、确定等级。第三方评级机构组织专家成立信用评审委员会,对初评结果进行评价,确定企业信用等级。
6、公布等级。评级结果会在网站等各大媒体上发布,比如方圆资信的企业信用评级结果会在官网和中国招投标网站上予以公示,并出具企业信用证书、牌匾和报告。
7、跟踪评级。在企业信用等级有效期内,一般为一年,第三方评级机构对其信用状况跟踪监测,如果信用等级提高或降级,第三方评级机构将按跟踪评级程序更改企业的信用等级,并在有关媒体上披露,原信用等级自动失效。
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独立评价法。即在评价一个企业信用等级时,分别设定定性分析等级标准和定量分析等级标准,定性和定量独立评级,分别显示评级结果。最终将企业信用等级划分共10级,分别用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表示。其中,AAA级企业信用最好,D级企业信用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