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外国语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635号。
长沙外国语学校简称长外,是湖南省首家、长沙市唯一一家国有公办、以外语为特色、坚持全面素质教育,直属于长沙市教育局管理的省级示范性完全中学。前身为1963年创办的长沙市第二十三中学,1996年更名为长沙外国语学校。
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全国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理事会理事单位”、“全国国际象棋示范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花园式单位”等百余种荣誉称号
长沙外国语学校是湖南省首家、长沙市唯一一家国有公办、以外语为特色,文理兼重的寄宿制完全中学,是首批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也是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
学校下辖教学部与培训部,教学部下又分为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现有初、高中六个年级,在校学生3900余人,其中高中部1600人,初中部2200人,国际部学生120人。学校占地面积132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
校区绿树葱茏,环境清幽。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大楼(10层)、艺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教师公寓、3栋教学大楼、12个篮球场、3个网球场、1个足球田径场等配备齐全。教学设施一流,文化氛围浓郁。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邮编号是什么
一、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邮编是多少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邮编为410116,该校地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意324号,是一所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二、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简介
学院始建于1993年,前身为浏阳外国语进修学院;2002年,由湖南浏阳河职业教育集团独资投入,建成办学功能齐全的浏阳校区;2005年,开办了第一个高职专业——商务英语;200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并实现浏阳、长沙两地办学,成为我省唯一以应用外语专业为主导的高职院校。
二、办学条件
学院浏阳校区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教学、实训、生活、服务、文体等设施一应俱全,能容纳在校学生5000人,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长沙校区依托原湖南税务专科学校完备的办学条件实行合作办学,可容纳在校学生7000人。为满足日益扩大的教育需求,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学院已在长沙望城区征地683亩,总计近70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全面启动,2018年底,第一期35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将基本建成,学生将铁定搬迁入住。新校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一座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校园,成为我省高职院校的建筑标杆。
三、专业设置
学院以外语教育为主导,以涉外商贸服务类人才培养为目标。现设有英语系、西语系、东语系、涉外经济管理系、护理系、中职教育部,共开设了21个专业,面向全国18个省、市、区招生,目前共有在校学生12000余人。学院的专业体系分为应用外语类、商贸服务类、涉外护理类三大板块,人才培养主要对接国家的“一带一路”和湖南的外向型经济。目前,应用外语专业已经成为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的“拳头产品”,以湘雅医院知名教授、博士为学术和管理团队的涉外护理专业成为了广受市场欢迎的特色专业。2018年,学院又获批了学前教育和助产两个新专业,成为全省唯一非师范类高校中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唯一非医卫类高校中具有助产专业的高职院校,形成了新的专业增长点。
四、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名师治学”,始终致力于建设一支由教学名师、校企双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能手为主体的专业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由四大主体构成:一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教师,二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国外工作经验的海归教师,三是具有行业经验和职业岗位经历的专业教师,四是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现有专任教师350多名,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比突破70%,“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60 %,具有海外学习及工作背景的教师占比突破20%。
五、人才培养
学院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一是按照市场标准,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即“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外语技能+专业技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针对专业特征,构建了“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双核课程体系”。三是发挥语言优势,全力推行“外语+专业+技能”的创新培养模式。四是深化合作育人,形成了“学校培养+企业培养+国外合作高校分段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六、学生发展
学院注重加强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培养,全力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将促进学生充分、有效、高质量就业作为“良心工程”进行建设。着力构建了国内和国外两个就业市场:在上海建立了“华东办事处”,专职负责上海、江浙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市场开发;建立了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平台资源、外教团队资源、对外合作资源、华人华侨资源等国外就业市场拓展的“六大通道”;与60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近三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平均为98.6%,就业专业对口率达60%以上,每年有150名左右的学生到国境外就业;毕业学生三年工作期内实现职务晋升的比例达40%以上。学院是湖南省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评估“优秀”高校。
七、国际交流
学院致力打造“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办学特色,是全省对外交流与合作最活跃、国际化办学特色最鲜明的高职院校。一是与30多所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的师资力量、创新的教学模式;二是推动了多个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建立了“国际海乘班”、“赴德就业班”、“赴日就业班”等;三是依托国外高校和境外企业,建立了学分互认、语言研修、带薪实习、学历提升等不同形式的“学生国际合作培养”通道;四是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建立了国际交流工作机构以及师生境外学习、交流、就业服务基地。2017年跻身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50强高职院校。
八、社会影响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现已成为我省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涉外商务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中心。学院是《长沙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也是目前中国高校中被世界职业教育院校联盟吸纳为会员的5所高校之一,现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长沙市骨干民办学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合格高校、湖南省党建工作评估合格高校、国家民政部“规范化办学评估”最高评价等级“5A”级学校,同时也是 “湖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优秀培训基地”。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在哪里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怎么样 评价排名好不好(10条)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入学考试指南军训宿舍条件转专业政策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学费标准多少,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
邮编:410000
长沙市雨花区地处长沙市的东南方向,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1个镇,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人口50万。 雨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长沙市的东南门户,占据了长沙市东南两个方向出城口的主通道,是长、株、潭三市融城的接合部、桥头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区内有长沙汽车南站、火车货运南站和“五纵五横”的道路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区中心地带距长沙火车站、黄花国际机场仅十多分钟车距,距株洲、湘潭两市均只有半小时车程。
雨花区有着坚实雄厚的工业基础,区内有银河信息、九芝堂药业、海利化工、长沙卷烟厂、浦沅机械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近年来,宏生堂药业集团、亿利达中央空调、天剑服饰、泰宝制药、庐山实业、世达高新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雨花区投资创业。占地15平方公里的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是我省重点投资项目,已被列入长沙市“二区六园”的基本规划,是各类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黄金宝地。
雨花区商贸业十分发达。长沙商界有句口头禅:湖南市场在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雨花区既有友谊商城、通程百货等大型商业集团,也有家润多、新一佳、旺和等一批大型超市。区内现有29家专业市场,14家大集贸市场。高桥大市场是全国八大综合批发市场之一,1998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高桥建材市场是全国规范化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每年一届的湖南(国际)农博会在这里举办。这里已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工程。
雨花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都市特色。区内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素有省会“菜蓝子”的美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南方城郊型高效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区”落户区内,蔬菜、花卉、水产、水果等十大基地建设迅猛发展。占地5000亩的长沙花卉大世界是湖南最大的花市,是农业走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雨花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被誉为长沙市的生态城区。区内有被喻为天然氧吧,占地3000余亩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这里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有享誉盛名的同升湖山庄,那里群山环绕,湖光美景尽在眼底,这里可以让你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名都花园、颐美园、碧翠园、巴黎香榭、白果山庄等一批特色鲜明、风景如画设计独特的建筑群落,为古城长沙增添了不少秀美和都市现代气息。同时,雨花区委、区政府为打造一个“开放、文明、友善、诚信的投资环境,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速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等政策,对来该区发展的投资者从机制和政策上予以保护、扶持和奖励。区“代办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免费为投资者代办从立项到审批的所有行政审批手续,为投资者开通一条快捷方便的“绿色通道”。
自然地理
雨花区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 100米左右。
雨花区探明储量的矿产3种,矿产地23处,已探明的矿产有粘土、石灰、矽砂等,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矽砂386万吨、石灰石392万吨、红砖粘土1048万吨。
雨花区有流淌都市田园风光的大自然山庄,有被喻为“天然氧吧”、“绿色银行”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公园。依山傍水的同升湖山庄内嵌一座水库,如一颗绿色明珠,是雨花的一张天然山水名片。区内植被覆盖面广,全区实有绿地面积86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74平方米。2005年新增绿地73.5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31.1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6.03%。
空气质量居全市之首,是现代人居的首选之地。
历史沿革
雨花区因区内南部的雨花亭而得名。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 。
2004年年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
人口民族
2005年年末雨花区总户数137185户,同比增长4.0%;户籍总人口48.81万人,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人口75650人。总人口中,18岁以下人口7.44 万人,18—35岁18.53万人,35—60岁17.09万人,60岁以上5.75万人。2005年共迁入人口38712人,迁出人口16790人。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得以提升。全年出生人数5099人,出生率为9.99‰;死亡1212人,死亡率为2.37‰,自然增长率为7.61‰。计划生育率达99.45%。独生子女保健费、放弃再生育奖励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费到位率均达100%。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7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区级新增养老保险职工5878人,新增医疗保险724人,新增失业保险2701人。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338万元,月人均发放低保金91.9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47.18万元,月人均发放37.3元;发放特困家庭医疗救助金92.3万元,受益家庭达407户;救助生活无着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282人次,救助管理工作走上正轨。
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稳步提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6元,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0585元,经营净收入621元,财产性收入195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9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性支出3506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8元,同比增长15.7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3%,其中工资性收入2627元,同比增长16.4%;家庭经营纯收入3185元,同比下降2.2%。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76元,同比增长13.5%,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1955元,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交通和通讯及衣着支出,分别增长91%和8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3.14平方米,同比增加1.18平方米。
风土人情
元宵节这天,乡村里就会组织灯笼队来城里舞龙灯。龙灯队伍由执事擎“火神庙”前导,旗牌手提长方形灯笼,-单位或祠堂庙宇名称。长号开队,金鼓唢呐齐鸣,各式牌灯齐列两旁护卫,龙身蜿蜒翻腾,拼凑各种图案,街邻竞相鸣炮。妇女多年不生育者,接龙灯到厅堂,以龙身绕妇人一周,以盼来年生子;或将龙灯缩短,上骑一小孩绕厅堂一周,取“麒麟送子”之意。狂欢一夜后,将纸灯烧毁,龙头放庙归位,这就叫做“完灯”。
春节舞狮是长沙人的旧俗,如今一些地方还在延续,狮身一般用黄布或饰以五彩苎麻如狮毛状,俗称“狮王被”。玩狮者为两名健壮青年,在“狮王被”中做摇滚纵跳等动作;狮前一人戴假面具扮“土地菩萨”与狮共舞。如家有病人,迎狮子至病人室内走一圈,谓可祛除灾厄;将初生婴儿置放狮子口中片刻,谓可获狮王庇佑。舞狮时,各家燃放鞭炮助兴。舞狮完毕,将狮王被等摆于厅堂上首,扮土地菩萨者唱迎春赞词,当时叫“赞土地”,说的都是吉祥话,以获主家高兴而给大红包。
经济概况
2005年,是“十五”计划执行的最后一年,在长沙市雨花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提质”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建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三力”雨花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再次跃上新台阶。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71.4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3.3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14.52亿元,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46亿元,同比增长14.3%。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5.8、6.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47.4%、52.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99:52.8:46.2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55617元,同比增加4210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60万)计算,人均GDP 达45248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达5525美元。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80168万元,同比增长41.2%,实际可用财力达940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93514万元,同比增长37.2%。“亿元方阵”强势崛起,2005年左家塘、雨花亭两街道在全省率先进入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街道,高桥、侯家塘两街道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
2005年全区经济运行呈以下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增长实现重大突破;二是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三产业占比增加,二产业占比下降;三是各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略高于二产业;四是工业总量增大,保持温和增长;五是投资速度减缓,结构有一定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有待改善和升级,工业化进程有待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待增强;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三产业发展有待实现重点突破。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温和增长。全区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07.88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0.03亿元,同比增长17.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5亿元,同比增长14.96%。
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6.89亿元,同比增长9.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1.8%,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5.66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46亿元,同比增长8%;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37亿元,同比增长39.5%;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2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8.7%。大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6.79亿元,同比增长8%。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0.25亿元,同比增长7.7%。
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24.60亿元,同比增长29.18%,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9%。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53亿元,同比增长40.4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9.55%。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13.86%,同比提高12.97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54238元/人,同比增长9.69%;总资产贡献率为39.66%,同比降低12.6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100.63%,同比提高0.2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32次,同比降低0.03次;资产负债率为35.14%,同比降低8.3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8.35%,同比提高3.60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28.39%,同比提高32.5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2.46亿元;房屋竣工面积112.02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55亿元,同比增长17.8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8.31亿元,同比增长22.37%。房地产开发投资40.20亿元,同比增长19.4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为36.04%。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开工项目134个,新增固定资产58.96亿元。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额为3.2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额为17.63亿元,全部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额为90.69亿元。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各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1.0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9%。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3亿元,同比增长17%,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5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7.29亿元,同比增长14.06%;餐饮业零售额20.95亿元,同比增长33.91%;其他行业零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53.4%。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全年亿元以上市场9家,实现商品成交额103亿元。
五、农 业
全面贯彻“三农”政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特色农业长足发展。全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764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总产值26462万元,同比增长8.2%;林业总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69.7%;牧业总产值15075万元,同比增长0.1%;渔业总产值2182万元,同比增长3.2%。
农产品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全年水果产量1213吨,同比增长23.1%;蔬菜151975吨,同比增长1.2%。蔬菜种植面积为3.87千公顷,同比增长1.0%;水果种植面积为0.05千公顷。
牧业、渔业生产基本保持平稳。全年全区出栏肉猪15.63万头,同比下降5.0%;肉类总产量11945吨,同比下降1.3%;水产品产量1980吨,同比增长20%。
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全年共改造乡、村道路21条,总长25.67公里,投入资金780多万元;完成各类小水利工程项目300多处,完成土石方120万方。
加强科普宣传,大力运用和推广良种良法,全区共发放科普宣传资料8200份,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60盏,大棚栽培300亩,小拱棚栽培1100亩,防虫网120亩,遮阳网3800亩,薄膜栽培14000亩,引进和推广新品种16个。
六、对外经济与旅游
全年全区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3709万美元,同比增长24.3%,其0口总额10710万美元,同比增长44.7%。
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2619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金额12793万美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119.7%。
全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465.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3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4.7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150万美元。
行政区划
2004年年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以下区划名录根据湖南省村及村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底)整理:
侯家塘街道:辖 梓园、韶山路、长塘里、林子冲、侯家塘、湘农桥、泉塘、电院、水院、廖家湾、广济桥、麻园湾、枫树岸13个社区居委会。
左家塘街道:辖 狮子山、左家塘、桂花、赤岗、树木岭、荷叶塘、曹家坡、官塘村、红花坡、牛角塘、长钢、王公塘、阿弥岭、曙光、湖橡、窑岭、长岭、营山巷18个社区居委会。
圭塘街道:辖 长重、劳动东路、航空路、体院、圭塘、中南院、大塘7个社区居委会;圭塘、大塘、月塘3个村委会。
砂子塘街道:辖 砂子塘、桔园、茶园坡、白沙、金地、金科园、梨子山、野坡8个社区居委会。
东塘街道:辖 浦沅、省人大、政院、牛婆塘、新雨、芙蓉南路、七里庙、枫树山、东塘9个社区居委会。
雨花亭街道:辖 赤岗岭、香樟路、井湾子、自然岭、雨新路、黑塘坡、井巷、井圭路、雅塘村、冯家冲、路桥、华云、正圆、学堂坡、井塘、融城苑16个社区居委会;红星、井塘、自然、莲湖、石马5个村委会。
高桥街道:辖 金环、怡园、火焰3个社区居委会;高桥、友谊、五一3个村委会。
井湾子街道(本站注:原出处即没有社区和村委会名录,估计是原出处遗漏)。
洞井镇:辖 新城、新裕、商贸城、同升湖4个社区居委会;桃花、白田、金井、鄱阳、高升、板塘、牛头、洞井、天华、桃阳、洪塘、联盟、和平、同升、新兴15个村委会。
黎托乡:辖 东山镇社区居委会;黎托、川河、长托、潭阳、合丰、大桥、花桥、粟塘、边山、平阳、东山、侯照12个村委会;黎明渔场"
2020年9月,雨花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20。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雨花区位列第20名。
2020年7月,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出炉,雨花区位列第27名。
2019年10月,雨花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29名。
2019年10月,雨花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72名。
2018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雨花区名列第3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