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54000
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辖11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364个行政村,面积1110.9平方公里。拥有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中国特色产业发展百强县、中国电线电缆之乡、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荣誉称号,成为宁晋开放招商的区域“名片”。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
宁晋历史悠久,《尚书尧典》称杨纡,距今2790年,唐改称宁晋,寓意“安宁晋福”。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处在石邢衡三市交汇处,距省会石家庄50公里,距北京、天津均在单日往返里程之内。县城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建成区24.5平方公里。
宁晋工业实力雄厚,形成了光伏、电线电缆、生物制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支柱企业晶龙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单晶硅材料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玉锋集团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维生素B12生产基地,健民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土霉素生产企业。中盐、国电投、石药等一批战略性项目相继投产,发展后劲更加充足。电线电缆产业有规上企业109家,是全国三大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之一。
宁晋物产资源丰富,拥有耕地121万亩,粮食总产97.5万吨,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北省产粮第一大县。拥有3家省级农业园区和7家市级农业园区,形成了畜牧业、蔬菜食用菌、粮食深加工和梨果四大特色产业。“宁晋鸭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河北省重点推介品牌。依托境内蕴藏的千亿吨岩盐资源,着力打造国家级盐化工产业基地。
宁晋人杰地灵,文化特色鲜明,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宁晋工笔画誉满海内外,被列为全国最具活力的文化产业项目。
2021年1月,宁晋县位列河北省168个县市区面积排行榜第51位。
2020年8月,宁晋县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创建型)。
2020年6月,宁晋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冀鲁豫片区)。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宁晋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10月,宁晋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宁晋县在列。
2019年3月,宁晋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宁晋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宁晋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8月,宁晋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12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宁晋县为2017年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河北省电线电缆产业名县。
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邮编号是多少
邮编:310000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原为富阳县,1994年撤县建市,属杭州市辖县级市,沪杭甬“金三角”交汇点,杭州的西大门,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古为富春县,因东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市域介于北纬29度44分~30度12分、东经119度25分~120度09分。东接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邻桐庐县、北与临安市、余杭区接壤,东北与杭州市西湖区毗连。东西长69.7公里,南北宽49.7公里,总面积1831.21平方公里。 辖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287个行政村,2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64万(城市人口约21万),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丘陵半山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山清水秀、景色迤逦,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横贯全境,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境内有钟灵毓秀的鹳山、富春胜地天钟山、东经120度北纬30度经纬线大陆平原唯一整交点、华东最大的天然淡水浴场新沙岛、亚太地区第一大洞厅九霄碧云洞、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吴大帝孙权后裔集聚地龙门古镇等自然人文名胜。近几年,还成功开发出了被誉为浙江旅游“新三宝”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富春山居国际高尔夫球场、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等旅游资源。
富阳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富春县,1994年1月18日撤县设市。二千多年来,一脉灵气的富春江,先后孕育了三国吴大帝孙权、现代文豪郁达夫,晚唐诗人罗隐、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清代父子宰相董邦达、董诰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李白、吴均、白居易、陆游、苏东坡、纪晓岚等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布全境,人文历史底蕴积淀深厚。
改革开放以来,富阳经济活力迸发,逐渐形成了造纸、通信器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轻纺、体育用品等特色产业和“国家(富阳)光纤光缆产业园”、“中国白板纸基地”、“中国球拍之乡”三大产业品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发达县(市)第30位,财政收入连续多年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被有关机构分别评为中国大陆最适宜民营企业投资创业百强城市和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十强县(市),还荣获了“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基地”和浙江旅游十大“城市金名片”称号。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创建工作,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省科技强市、省教育强市、省体育强市、省文明城市、省文化先进县(市)、省双拥模范城市、省平安县(市)、省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市)等。
2007年,富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谋战略、抓创新、破难题、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9亿元,财政总收入38.7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01元。
富阳市毗邻杭州大都市,距离杭州市中心3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320国道、杭新景(杭千)高速公路以及05、23、19、14等多条省道纵贯全境,距离杭州火车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都在半小时车程内。当前,富阳市正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把山水整合起来,做透山水文章,全面打造“运动休闲之城”,打响“休闲杭州、运动富阳”的特色品牌,实现“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发展目标。
行政区划
富阳市辖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富春街道、东洲街道、春江街道、鹿山街道;高桥镇、受降镇、场口镇、常安镇、万市镇、洞桥镇、胥口镇、新登镇、渌渚镇、灵桥镇、大源镇、常绿镇、龙门镇、里山镇、永昌镇;环山乡、湖源乡、上官乡、渔山乡、春建乡、新桐乡。共有23个社区、3个居民区、287个行政村
人文历史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阳古称富春,公元前221年置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汉末孙坚、孙策崛起江东,孙权继业创建吴国,功垂后世;晚唐诗人罗隐,才华横溢,独树一帜;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结庐富春江畔,绘就传世杰作《富春山居图》;清代父子宰相董邦达、董诰,位极人臣,品质高洁;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得富春江之灵气,椽笔挥洒,留下大量清丽诗文;在学术上卓有建树的周廷冲兄弟、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骨伤科名医张绍富等,均为当代杰出人才。
经济发展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8.4亿元,四年来年均增长17.9%;人均GDP达到 37618元,年均增长17.2%;财政总收入30.26亿元,年均增长2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96亿元,年均增长2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8亿元,年均增长3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8亿元,年均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8.3∶61.3∶30.4,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30位,跻身中国最适宜民营企业投资创业的百强城市和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强县(市)。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9.2亿元,年均增长13.3%。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67亿元,建成皇天畈排涝站等一批重要水利工程。都市效益农业稳步发展,建成产业化基地147个、农产品基地10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增至56家,销售收入突破21亿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增加到81家,成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先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两个农产品基地获得“浙江森林食品基地”称号,两只农产品被评为杭州市名牌。防汛防旱、森林防火和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成效明显。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坚持“工业立市”战略,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76.5亿元,年均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584.4亿元,年均增长35.4%,获“国家(富阳)光纤光缆产业园”、“中国白板纸基地”、“中国球拍之乡”称号。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工业功能区2006年实到外资2198万美元,实到内资5.2亿元,四年累计实到外资8049万美元,实到内资11.9亿元;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336.3亿元,增长27.3%,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3.3%。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只,国家免检产品8只,省著名商标19件,省名牌产品17只。在造纸等高能耗行业推广变频节电技术。淘汰机立窑水泥生产线10条,关停“低小散”造纸生产线97条。
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围绕深化、拓展、提升,坚持“商旅活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2.6亿元,年均递增20%。旅游总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16.8%;接待国内游客373.8万人次,增长21%。拥有富春桃源等3家国家4-景区、白鹤村等3处“浙江省星级乡村旅游点”。成功举办“龙门古镇民俗风情节暨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富阳分会场开幕式”、“2006年中国乡村游浙江开游式”等活动,完成龙门古镇保护与开发一期工程,启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二期等旅游项目,建成南国大酒店等一批高档次的旅游设施,先后引进“世纪联华”、“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农资连锁店和“放心店”。餐饮服务、休闲消费健康增长。房地产、金融、保险、文化、通信和中介服务等其他服务业迅速成长壮大。
旅游景点
山清水秀,景色绮丽。“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地处“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前站,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一川如画的富春江横贯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野生动物世界(国家AAA-景区),保留明清建筑特色的孙权后裔聚居地龙门古镇(国家AAA-景区),再现造纸印刷两大发明的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亚太地区第一洞厅的碧云洞(所在富春桃源景区为国家AAA-景区),以及富春山居国际高尔夫球场、度假胜地富春桃源、钟灵毓秀的鹳山、天钟山等。境内人文胜迹众多,罗隐碑林、黄公望结庐处、郁达夫故居等远近闻名。随着近年来一大批景区景点的开发,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富阳市0为了更好的开发旅游业,评选出的“新富春十景”更是风景宜人。
富阳十景
◎ 鹳山揽胜
◎ 龙门古风
◎ 桃源0
◎ 庙坞竹径
◎ 天钟听泉
◎ 贤明夕照
◎ 长堤戏浪
◎ 枫林咽泉
◎ 江洲鹭影
◎ 郁宅望江
鹳 山
位于富阳城东富春江之畔。一峰独峙,临江处有石矶,似鹳,迎江而立,故名。山脚有郁达夫故居,山上有郁达夫哥哥郁曼陀血衣冢,双烈亭、松筠别墅等郁氏纪念设施。山脚深入江心的矶头为严子陵垂钓处。
地址:富阳市区鹳山路2号,距杭州市32公里。
龙门古镇(国家AAA-景区)
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龙门山下,离富阳约16公里,有320国道、杭新景高速(中埠出口)与之相连,交通便捷。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称赞“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聚居于此,已逾千年。全镇现有7000多人,90%以上姓孙。到龙门古镇旅游,可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家族千年来所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情画意。
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这里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走进古镇,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不仅有民宅,还有明代的砖砌牌楼,有塔、寺,有祠堂和数十座厅堂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地址:富阳市龙门镇牌楼,距杭州市45公里,杭新景高速中埠出口前行5公里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国家AAA-景区)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园是浙江省重点旅游项目,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园——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地址:富阳市受降镇九龙大道1号,距杭州市20公里,杭州公交514路直达。
富春桃源(国家AAA-景区)
富春桃源景区位于富阳市西北胥口镇,景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有逍遥岩岭湖、天成野槠林、九霄碧云洞、休闲鹤舞坪、桃源三家村等五大旅游区块。富春桃源风景区山、水、林、洞、村的自然组合,以“山之清、水之秀、林之茂、洞之奇、村之静”使您在自然山水中充分享受桃花源式的休闲生活乐趣,是您观光与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地址:富阳市胥口镇 距杭州市60公里,自驾车杭州至富阳320国道、05省道,至胥口镇即可。
通天飞瀑
距杭州60公里,富阳市区35公里,是杭州至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中段。该景区由山、洞、水、林、石组成,自然生态丰姿华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仙水、仙草、仙风、仙气的神秘,是东晋时代著名的道士葛洪炼丹隐居地--“葛仙洞”。该溶洞发育已有三亿年之久,属喀斯特地下河溶洞。全洞总面积二万余平方米,是由一池二潭三河六瀑五廊六厅组成的竖洞,游程总长3500米,首期开发1500米平地入洞,顶底之差128米。以“奇、险、瀑”自然景观、天然空调为自然特色;历史文化古迹内涵深刻,鬼斧神功,地质科普知识列为教学基地,整座溶洞堪称岩溶地学博物馆。其中“通天飞瀑”落差120余米,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洞中飞瀑”。整座溶洞堪称岩溶地学博物馆,是融观光、探险、地质学、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
地址:富阳市胥口镇,距杭州市60公里,05省道直达。
天钟山
天钟山位于富阳市区西南六公里处的富春江畔,占地约10000余亩,因其山长形遥观宛如钟,得名天钟山。传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战败时逃遁到此,后又起兵发迹的地方。转马潭、皇逃坞、候军岭、天钟禅院等古迹遗址,形象生动地记载了朱元璋当年举兵辗转的故事。天钟山是一个集峡谷风景、佛教文化、森林公园于一体的山水景观的风景区,素有“小天竺”之称。
地址:富阳市春江街道天钟山,距杭州市38公里,杭新景高速富阳出口下,沿新中线到春江街道南峰村。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地处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距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杭州30公里,交通便利,是国家级重点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全村占地面积2公顷,村内汇聚了自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各种劳作工具,以造纸作坊、印刷作坊等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造纸术与印刷术。
在着宋装的村人指引下,游客既可参观游览,又可实践操作,增添了游玩的乐趣,又丰富了知识,真正达到“寓知识于游玩之中”的文化旅游项目的宗旨,使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当代人,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千年前的文明古国。地址:富阳市江滨东大道21号,距杭州市30公里
黄公望森林公园
因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此结庐隐居,创作著名山水国画《富春山居图》而得名。公园面积333公顷,森林覆盖率96.5%,有云豹、羚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9种。境内山势深远,竹茂深,荟萃了亚热带森林景观、世界一流竹园、黄公望人文史迹遗址、历代知名古塔等。
黄公望森林公园坐落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所属浙江庙山坞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庙山坞林区,系1994年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
地址:富阳市江滨东大道东州街道黄公望村,距杭州市20公里
新沙岛农家乐
坐落于富阳市富春江畔,新沙岛上,距杭州30公里。全岛面积4.12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桑林成荫,金沙铺地,处处鸟啼蝉呜,竹篱茅舍淡雅纯朴,古式村落白墙青瓦,四周奇花异草,田园风光迷人,乡土气息浓郁。“农家乐”民俗旅游再现了中国江南农村古老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竹筏畅游富春江、牛车环岛、手工造纸、脚踏水车、古农具操作、农家养蚕、编织草鞋、观赏山羊斗角以及锣鼓、唢呐、竹马、龙灯等充满东方文化色彩的乡村娱乐项目,使游客宛如身临“世外桃源”。
交通方式:富阳市富春江第一大桥底下富中码头渡船过江
永安山滑翔基地
永安山位于富阳西南常安镇境内,海拔500余米,滑翔起跳点设在永安高山农庄的西北角,这里无论是地形地貌、植被状况,还是高度坡度、朝向、风向风速,以及降落场地、交通状况都非常适宜开展滑翔运动,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优势,成为国家级滑翔运动训练基地。曾举办“2007常安滑翔伞友谊赛暨首届永安滑翔节”,共有来自北京、上海、青岛、济南、温州、杭州等20多个城市及法国、德国、土耳其等国的60余名滑翔伞高手在这山清水秀的山谷间目田翱翔,是杭州地区最佳滑翔基地。
地址:富阳市常安镇永安山,杭新景高速中埠、场口等出口下,沿19省道或环金公路到常安镇。
城市发展
交通便捷,环境优越。富阳距上海200多公里,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50余公里,320国道、杭千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乡乡镇镇通油路,富阳城区至各乡镇的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富春江水路上通千岛湖,下达杭州湾,抵国内各港口。邮电通信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有线电视联网。水、电、燃气充裕;宾馆、商务、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齐全。近年来,注重营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信用富阳”、“数字富阳”、“绿色富阳”;深入开展“七项创建”,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打造阳光城市,必须在战略规划指导下进行空间布局,形成一个体育休闲功能区划,可以运用标志物、文化陈设、装饰等文化符号来体现。如果将“运动休闲之城”作为富阳的一个品牌,那么富阳必须要有相关的产业来支撑。
富阳的战略规划体现强有力的“指引力”,比如城市建筑风格要符合富阳城的品位;对环保和生态要有更高的要求;对城市重要基础设施要做到超前。总之,城市战略规划要坚持“一盘棋”,体现特色、品牌、持久竞争力。
特色资源
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富阳造纸业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是闻名全国的“造纸之乡”。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重点产茶、产茧地区,芦笋、茶叶、豆腐皮、食用菌、竹笋、银杏、板栗、草莓等特产屡获奖牌,闻名遐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初步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藏20多种,其中石灰岩储量之大,品位之高为国内罕见。
富阳冬笋
富阳为浙江第二竹乡,竹笋为一大特产。冬笋是竹笋之王,生在竹鞭上,潜伏地层,秋季发芽,冬季成笋。富阳冬笋具有“壳薄肉嫩、切片不碎”的优点,做羹佐肴,味甲诸蔬,营养丰富,素享盛名,封建王朝列为贡品。
半山桃子
新登镇半山村自然风光秀美,没有污染,土质优良,盛产桃子。每年四上旬,满山桃花,灿若红云。每年举办“桃花节”,吸引不少四方宾朋,也打响了半山桃子的品牌,半山村已被列为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古籍线装书
古籍线装书位于富春江边的华宝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是印制古籍线装书的知名企业。他们用自制的古籍印刷专用纸,自己制版、印刷、出版,形成一条龙生产,为国家古籍印刷定点单位,印刷的古籍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峡岭湖笔
峡岭湖笔产于高桥镇的峡岭、桃岭等村,以选材精良、制作精心、尖齐健圆,深受书画家称赞,尤其是当地生长的“青苦”竹,为制作湖笔的上乘材料。
峡岭湖笔,笔毫挺拔而坚韧,笔杆洁净而光滑,书写作画,柔中有刚,行笔圆润枯湿相参。著名书画家周昌谷先生曾称峡岭湖笔“选材精良,制作精心,艺事一乐也”。
峡岭湖笔的笔杆,采用坑西苦竹制成。一是色泽好。愈经水漂摩搓,愈是滑润耐手;存放年代愈久,愈见光亮如油。二是质地坚韧。用刀绞削不破不裂,竹渣薄如扇页,明透鉴人。这样的苦竹,观之瘦劲典雅,掂之圆浑凝重,是制作笔杆的上品。而且这种竹是立冬以后砍伐的,笔杆不易虫蛀。
峡岭湖笔的笔毛挑选也很有讲究。羊毛采用头颈、四腿和胯间的毛锋毛;山兔毛采用背部的白毫、紫毫,宁精而少,不粗不滥。传统湖笔的笔毫具有笔锋尖锐、修削整齐、丰满圆润、劲健有力的独特风格。
三山板栗
板栗为富阳传统产品,尤其是三山板栗,因个大、质好,味道美,营养成分丰富,而闻名省内。
富阳市栗树多植于岩边坡地的微酸和偏酸性土壤,故栗肉中淀粉含量高,含朋蛋白质、脂肪、钙、糖、磷、铁、维生素甲、乙、丙等多种营养素。生吃,既甜又脆;熟吃,糯中带甜,异香袭人;亦可加工成菜肴,操作简便,美味可口。同时栗子还具有药用价值,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著述:“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生食治腰、脚不遂。”
2020年11月,富阳区被推选为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授予富阳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10月,富阳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51名。
2019年10月,富阳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26名。
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富阳区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6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富阳区“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号。
邮编:150000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南濒江与哈尔滨市阿城区、宾县相望,东临巴彦县,西毗肇东市,北接绥化市、兰西县。总面积2186平方千米(简册)/2197平方千米(呼兰0网)。总人口62万人(2004年)。
区人民0驻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路8号,邮编:150500150025150027。代码:230111。区号:0451。拼音:HulanQu。
呼兰区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3℃,7月份平均气温23.1℃;1月份平均-19.4℃。年平均降水量505.4毫米。
呼兰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式建呼兰城,距今已有271年的建城历史。建国后隶属松江省,1954年属黑龙江省,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2004年撤县建区,现为哈尔滨市八区之一。区划调整后,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辖3乡10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9万。
呼兰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南濒江与阿城市、宾县相望,东临巴彦县,西毗肇东市,北接绥化市、兰西县,是省城、市府通向北疆腹地的交通要冲,处于哈大齐经济带枢纽部位,成为人流、物流、自息流、资金流交汇之地。区内江河纵横、陆路交错,松花江、呼兰河、泥河、少陵河、漂河等“一江四河”,滨洲、滨北、王万3条铁路,四环路东线、东江桥、202国道、四环路西线、哈绥5条公路,正在建设的过江隧道,地铁2号、轻轨4号2条地铁等11条过江通道,以及哈大、哈黑、哈肇、哈伊等多条国省级公路构成了呼兰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为呼兰扩大招商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哈市第三发电厂雄居呼兰,年供遇XX千瓦,为呼兰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充足电力能源。
呼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历史考证,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了人类活动,在风光秀丽的团山子留下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到了辽金时代,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己非常兴盛,诞生了胡拉温屯这个最早见于史书的村落,留下了大堡古城、穆儿昆城、石人城古墓石人、团山子七级浮屠宝塔等闻名遐迩的历史遗迹,并涌现出金代状元徒单镒这样名耀史册的显赫人物。
清代,呼兰被视为“龙兴之地”,受到长期封禁。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设呼兰城,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到光绪中叶后,呼兰号称“满洲粮仓”,城内店铺林立、舟车辐辏、商贾云集,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中心。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尤以宗教文化盛行,建有慈云寺、关帝庙、龙王庙、吕祖庙、清真寺、文昌阁、城隍庙及西方宗教文化的艺术建筑一一天主教堂。还涌现出著书论史的富永阿、崇尚儒学的乌珍布、积书数千卷的舒昶等文化名人。光绪改元以后,推行科举考试,呼兰城乡也因此大兴官学,有了“江省邹鲁”及文化教育“甲于江省”的美誉。
呼兰,人杰地灵,培养出无数的优秀儿女。中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左翼女作家一一萧红,一生创作了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世界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坐落在呼兰城内的萧红故居,1986年对外开放以来,己接待24个国家和地区170多万游人。为纪念萧红,故乡人在西岗公园内还建起萧红碑、萧红墓,还命名了萧红小学校、萧红路,举办了萧红文化节萧红已深深刻印在呼兰人民的心中,呼兰城也因萧红而蜚声世界。
从呼兰走出的当代名人遍及神州大地。有戎马将军、外交官、哲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歌唱家、舞蹈家、艺术家、作家、诗人、记者、体育健将被子誉为“塞北将军县”、“教授之乡”。他们之中有空军战斗英雄宋中文将军、参加上甘岭战役的邵宝殿将军、参与击落美国U2高空侦察机的宫长春将军、参加对越反击战的王宝书将军、《求是》杂志总编有林、中日关系问题研究专家吴学文、核电专家张恒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李超、中医药专家李文瑞、为毛泽东主席治病的眼科专家高培质、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夏青、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编剧戴英录、荣获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的《光明日报》记者穆方顺、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作者王双印、中央歌舞团副团长金明、荣获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演员彭玉、中国男篮领队匡鲁彬、世界速滑冠军王静、女子柔道冠军柳艳梅、女子冰壶世界冠军岳清爽
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撤县建区以来,在历届党委和0的领导下,呼兰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城乡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6.3亿元,增长12.7%;全口径财政收入5.43亿元,增长12。l%,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23亿元,增长19.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998元,增长17.3%;农村人均纯收入3710元,增长20.3%。
一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区)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区),国家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区),全国养鸡先进县(区),省奶.牛基地县(区),商品鱼基地县(区)等荣誉称号。
一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食品、医药、电力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饲料、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为辅助的龙型产业格局。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比重达到99%,药业、食品、木器、乳业等产业的不断壮大,标志着呼兰已从农业大县完成了向工业强区的迈进。
一一商贸经济繁荣活跃。积极推进商埠繁荣重镇建设,全区商业、饮服业发展到2万多户,从业人员4万多人。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进出口总额3232万美元,创造了呼兰商贸经济发展历史新高。
一一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年磨一剑,以其优良的环境品牌,热诚周到的服务,赢得国内外客商青睐,汇聚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前来投资兴业,成为拉开动呼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牵动力,改革开放的窗口,呼兰经济发展腾飞的龙头。目前,已批准进区企业260户,引进资金总额12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1亿元。
一一城乡面貌全面改观。按照省委“大气、洋气、灵气”的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遵循“园林式?开放型、高科技、现代化”的理念,区委、区0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三个100”的标准,投巨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区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功能日臻完备,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一座新兴城市框架已经形成。
一一社会事业齐头共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2004年以来,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共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和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38项。普职成三教统筹发展,“两基”教育被评全国先县(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工作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肯定和好评。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病统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2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生工作全面完成责任目标。
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了区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兰河之声音乐会,社区文体活动日趋活跃,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创文明诚信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信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百个诚信单位命名评选”等活动,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以打造“平安呼兰”为重点,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文化先进县、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龙江历史文化名城。
呼兰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副主席-、国务院秘书长林伯渠到呼兰永贵村考察,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李鹏、-、-、-、-、-、曹志、王文元、张思卿、许嘉璐、-等曾到呼兰视察工作,给呼兰以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撤县设区开启了呼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区委、区0紧紧抓住融入大都市发展的有利机遇,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呼兰的未来勾画出一幅令人振奋、为之向往的发展愿景。
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建设强区、振兴呼兰”的奋斗目标,突出“第一要务”,强力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以“招引联、上项目”为突破口,以工业强区为核心任务,扩增一个“亮点”,开发“两大城区”,加强“三农”工作,加快“五化”进程,实现“五增”目标,把呼兰建设成为集新兴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大宗商品流转基地于一体跨呼兰河两岸繁荣发展的哈尔滨新市区。这不是豪言壮语,更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呼兰人民万众一心的强烈追求,是向全面小康、和谐社会进军的激昂号角。?
地理资源
呼兰区气候
呼兰区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气候差异不大,南部气温略高,年积温差异不超过100℃,年平均气温3.3℃。区境东西横跨1个纬度,年平均降水量505.4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递减,相差5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1.4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1%。春季风速较大,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全年无霜期平均144天。初霜日期平均为9月26日,终霜日期平均在5月4日。全年气温以7月份最热,月平均23.1℃;全年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9.4℃。冻土深达197厘米。四季分明,春季4—5月干旱少雨,多西南大风;夏季6—8月高温多雨,气候湿润,多偏南风;秋季9—10月凉爽,多偏西风,气温逐渐下降;冬季11月—翌年3月,漫长严寒,干冷少雪,多西北风。
呼兰区地理资源
呼兰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理坐标45°49-46°25,东经126°11-127°19。全区幅员面积1297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略低。呼兰河横贯西南,东有漂河,少陵河,西有泥河,“一江四河”形成呼兰肥沃的堆积和冲积平原。各类地貌相对比差在20-30米之间,为波状平原。海拔最低点为113米,最高点团山子189.5米,平均在115-150米。境内砂矿资源,水资源丰富。
行政区划
呼兰区辖4个街道、10个镇、3个乡:腰堡街道、兰河街道、利民街道、呼兰街道、康金镇、沈家镇、方台镇、白奎镇、石人镇、二八镇、莲花镇、大用镇、双井镇、长岭镇、许堡乡、杨林乡、孟家乡。
历史沿革
呼兰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式建呼兰城,距今已有271年的建城历史。建国后隶属松江省,1954年属黑龙江省,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2004年撤县建区,现为哈尔滨市八区之一。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10号),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以原呼兰县的行政区域(不含乐业、对青山2个镇)为呼兰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0驻呼兰镇南京路。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年以前,古代人类就在呼兰地区活动,他们集体从事狩猎和采集,其社会发展已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一、建置前隶属
商、周属秽貊
汉、晋属夫余
南北朝属豆莫娄
隋朝属__
唐朝属黑水都督府东
辽朝属京道女真铁骊部
金朝属上京路会宁府
元朝属蒲峪路屯路屯田万户府。
明朝属奴儿干都司兀者卫
清初属黑龙江将军
二、建置后沿革
清雍正十二年建呼兰城(1734年)
光绪五年设呼兰副都统(1878年)
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呼兰府
1913年设呼兰县
1932年东北沦陷时期属伪滨江省
1945年10月(解放战争时期)属松江省
1954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属黑龙江省直辖
1956年呼兰由绥化专区领导
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1965年划规松花江地区领导
1983年划规哈尔滨市管辖
2004年2月撤县设区并入哈尔滨市。
特色食品:
杀猪菜(相当的好吃)
2020年4月,呼兰区上榜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呼兰区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8月,呼兰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05年,呼兰区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33名。
2004年,呼兰区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