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以公路运输为主。多年内战使交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据安哥拉政府估计,修复和重建约需100亿美元。 总里程2800公里,有本格拉、纳米贝和罗安达-马兰热三条主干线。本格拉铁路全长1350公里,与刚果(金)的铁路连接,曾是南部非洲铁路运输干线之一。因多年战乱,截至2013年只有部分路段维持运转。安政府正在修复全国铁路网,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修复总长约2700公里铁路。本格拉铁路部分路段已修复通车,预计年运送旅客400万人次,货物2000万吨。2010年铁路运送旅客325.3万人次,货物4.1万吨。
本格拉铁路竣工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继上个世纪70年代在非援建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新世纪承建的海外最长铁路--横贯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铁路于昨日(2014年8月13日)全线竣工,并将于年内(2014年)正式通车运营。
据了解,本格拉铁路由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方式建设,全长1344公里,西起大西洋港口城市洛比托,向东途经本格拉、万博、奎托、卢埃纳等重要城市,直抵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卢奥。全线共设车站67座,设计时速9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8.3亿美元。 全国实行免费医疗。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337家,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5名,护士23.9名。艾滋病患者约22万人,年新增感染者约2000人。2010年以来安哥拉艾滋病流行趋于稳定,感染率约为5%,是非洲国家中艾滋病传染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全国疟疾发病率约为10%,农村地区疟疾发病率较城镇高14倍。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为44%。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人文发展指数报告》,安哥拉2011年人文发展指数为0.486,居全球第148位。人均预期寿命为51.1岁,平均就学4.4年。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为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1‰。2010年安贫困率降至36.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7.4%人口营养不良。
推行“全民饮水”计划,向百姓提供质量可靠且数量充足的饮用水。通过建立小型供水系统,向城镇和农村地区供水,截止2014年已覆盖50%的城市居民和44%的农村居民。安哥拉人均用水量由2008年的67升/日增至2011年的101升/日。
由于长达27年的内战,安哥拉数十万难民逃往刚果(金)、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刚果(布)等周边国家。联合国难民署正在积极帮助安难民回国。 《安哥拉日报》(Jornal de Angola)为葡文官方日报,1923年创刊,发行量5万余份,开设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社会等版面,信息主要来自安哥拉通讯社、葡通社(LUSA)、法新社、路透社、西班牙埃菲社等,在全国18个省有记者站。《共和国公报》为安哥拉政府官方不定期刊物,葡文。《安哥拉北方》、《支部》由安人运主办,《劳动者之声》由工人联合会主办。《对外贸易》、《能源》为专业性杂志、季刊。
安哥拉通讯社(ANGOP):国家通讯社,1975年7月在罗安达成立,现有编辑记者数百人,驻外有7个分社。全天24小时播发国内和国际新闻,对内每天发布约300条新闻。对外使用葡萄牙语、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发布新闻,每天约30~35条。
安哥拉国家电台(RNA):国营,总部在罗安达,在18个省设有分支机构,使用调频、中波和短波播出,信号覆盖全国。拥有6个地级电台,18个省级电台,7个地区电台,30个转播中心,每天播出时间分别为24小时、18小时和12小时。对内使用葡萄牙语和数十种民族语言播出节目,对外使用葡萄牙语、英语、法语播出节目。
安哥拉电视台(TPA):国营,总部在罗安达,1975年10月18日在罗安达首播。现有TPA-1(综合),TPA-2(娱乐和青年)和TPA国际等频道,对内使用葡语和多种民族语言播出,对外用葡、西、英、法等语言播出。通过卫星和有线电视网播出,与葡萄牙电视台(RTP)建有伙伴关系。 国旗
安哥拉国旗启用于1975年11月11日。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柴刀。在弧形齿轮和柴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根据安哥拉宪法说明,红色代表了“安哥拉人民在殖民压迫下所流的鲜血、民族自由斗争与国防。”黑色表达了对“非洲大陆”的颂扬;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而国旗中的齿轮、星与柴刀的**比喻为国家的财富,齿轮有“工人与工业生产”之意,星代表了团结和进步,而柴刀就象征着“农业生产与武装抗争”。
国徽
安哥拉国徽仿佛是今日安哥拉的指南:圆形徽面上鲜红的太阳跃出海平面,新生的共和国通体发光,照亮了前程与未来;国徽左侧有玉米、咖啡和棉花枝叶组成的半弧形,它们是国家农业生产的缩影;右侧是象征工人和工业生产的半圈齿轮,工农结合,民族团结。太阳下方,在枝叶与齿轮交叉处,有一本打开的书,暗示着文化教育事业是未来发展与兴旺之本。国徽底部的**饰带上有葡萄牙文书写的“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字样。 卡宾达树皮是指在安哥拉卡宾达地区的一种叫Pausinystalia macroceras树的树皮,葡萄牙语叫Pau De Cabinda,这种树皮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提高性功能的效果,俗称壮阳药。
卡宾达树皮无需任何加工或添加任何混合剂,是100%纯天然的“春药”,男人和妇女都适用。 剑麻生产仅次于咖啡,单产水平较高。1986年产量曾达2万吨,剑麻无论产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第二位。
问题一:“杨树”英语怎么翻译? poplar
问题二:杨树英语怎么写杨树英语或大白杨 poplar
杨树,白杨
问题三:非洲安哥拉 安哥拉
①国名:安哥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ngola)
独立日:11月11日(1975年)
国庆日:11月11日(197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砍刀。在弧形齿轮和砍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对非洲大陆的颂扬;红色表示同殖民者进行斗争的先烈的鲜血。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浅蓝色,圆周由齿轮和安哥拉的主要农产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绿枝图案组成。下方齿轮和绿枝连接处是一本打开的书,象征教育和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之上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这个年轻的国家;太阳光芒中交叉着锄头和砍刀,象征国际主义和人民永远向前;之上为一颗**五角星,寓意同国旗。底端的**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安哥拉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Jose Eduardo Dos Santos),1979年9月起任总统。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刚果(金),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面积124.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50公里。供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比那高原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构成全境主要分水岭。高原西侧陡落北宽南窄(240―48公里)的沿海平原,局部形成高达1,000米的悬崖。海岸线平直。河流众多,呈辐射状水系,多数是刚果河(扎伊尔河)与赞比西河的上游支流,富水力。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750―1,500毫米。 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南部草原广阔。
人口:1310万(2001年估计)。主要有奥温本杜族、姆本杜族等。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居民多数讲班图语。4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拜物教。
首都:罗安达(Luanda)
简史:中世纪时期,安哥拉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队首次抵达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东戈王国,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向南部和内地扩张。在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称葡属西非洲。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先后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运”开始进行武装斗争。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 *** 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1月31日安三个组织同葡当局组成过渡 *** 。不久,“安人运”、“安解阵”、“安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8月过渡 *** 解体。葡当局于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权力交给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1976年“安人运”击溃“安解阵”部队,并将“安盟”部队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975年11月11日颁布,1978年1月、1......>>
问题四:一仆二主里树苗教杨树的那句英语怎么说 Your eyes closed,i dead;your eyes open,i e back.your eyes closed and open again and again,i dead and e back time after time.
问题五:我喜欢杨树英文网名应该叫 poplar 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