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自然主义
既是一种创作方法,又表现为文艺思潮。作为方法上的自然主义,强调以临摹的精确性来再现所描写的现象的一切细节,并显示人的生物性本能。自然主义美学观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哲学认为现实的存在就是权威,并把每一个权威拿来当作一种根据,这样,便否定了事物的代表意义,也否认了认识中的理性作用。在实证主义者看来,人类本性的真正状态是“自然状态”,否定人的社会本质, “只有动物的本能才是一种不可疑的东西”。除了实证主义哲学外,自然主义还受到丹纳的决定论和贝尔纳遗传学的影响。
自然主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和爱弥尔·左拉。他们认为美的事物不在于人的社会性,而在于人的生物性本能。这种从人的生理方面寻找美的根源的观点,在左拉那里表现的最为彻底,他说: “对于我,最主要的是作一个纯粹的自然主义者,纯粹的生理学家。”他这样从生理学、解剖学角度解剖人,但忽视人的社会性,根本不能从社会性上对人作出正确的反映。
自然主义这种美学观反映在文艺创作上,形成了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强调纯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再现客观事物的外在真实及表面现象,对于事物,重在外表,对于人则重在人的生物本能;反对描写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物,以描写非本质的个别现象,为主要目的;追求单纯、琐碎的细节描写,不是强调细节在作品中的美学意义,而且追求感官 *** 。自然主义不仅与现实主义相对立,而且反对浪漫主义强烈的主观色彩,反对文艺的倾向性,左拉说: “我看见什么,我说出来,我一句一句地记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我留给道德家去做。”
自然主义作为现实主义的一种变形和衍化,是对现实主义的反动。它不可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如普列汉诺夫所指出的: 自然主义“很不适宜于艺术地研究和描写伟大的社会运动。这种方法紧密地和这样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相联着,这种唯物主义马克思称之为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它不了解社会的人的行动、意向、爱好和思路,不能在生理学或病理学中得到充分的解决,因为它们是受社会关系所制约的。”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在文艺创作上不仅左拉,德国的霍普特曼、比利时的勒蒙尼耶、美国的德莱塞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自然主义倾向。应当指出:这些作家虽然有的在理论上宣扬自然主义,但在文艺创作实践中,现实主义成分还是较多的。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生于工程师家庭,7岁丧父,生活困顿。1857年和母亲随外祖父迁居巴黎,读完中学便当码头工人。1862年进阿谢特书局当打包工人,不久以其出众的诗歌才华升为广告部主任。这期间发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1864)和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马赛的秘密》(1867)。在前一部作品中,可看出浪漫主义的影响。第二部作品中,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已见端倪。60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从而成为“人和人的情欲的审问官”。这期间左拉写了中篇小说《黛莱丝·拉甘》(1867)和《玛德莱纳·菲拉》(1868),均受到社会的冷遇。1868年开始,他模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酝酿创作连续性大型作品《鲁贡——玛卡尔家族》的宏伟计划,按他的预想,这将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经过25年勤奋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巨著。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但在其中一些杰作里,却是现实主义倾向占主导地位。如《金钱》(1891)、《小酒店》(1877)。左拉继而又写了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揭穿宗教的虚妄,阐发通过科学改良社会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为受冤屈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招致反动当局的迫害。流亡美国时开始写作的《四福音书》只完成三部:《繁殖》(1899)、《劳动》(1901)、《真理》(1901)。该书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左拉的小说创作和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19世纪后数十年的法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