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属于长沙市下辖县,不属于其他区。
长沙县,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岸,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东邻浏阳市,南接长沙市雨花区,西毗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望城区,北靠岳阳市。地处东经112°58′23″—113°30′09″,北纬28°02′04″—28°39′51″之间。2020年,全县总面积1756平方千米。
2020年9月,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疫情防控联合指挥部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2020年12月,社科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长沙县排名第10。
长沙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长沙黄花综保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于此,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60.91%的实施区域在长沙县。
境内有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京广高铁、沪昆高铁,以及京港澳、长株、长永等多条高速,中低速磁悬浮、地铁均已通达,县域内形成以“九纵十二横”为骨干的道路交通网络,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000多公里,县城距黄花机场、长沙火车站、湘江码头均约8公里。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邮编是什么
梅溪湖位于湖南省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西二环至三环之间。 梅溪湖本属于岳麓山的桃花岭景区。虎形山就像一个趴在岳麓峰下的一只老虎,梅溪湖街道工委的新办公楼就在虎鼻尖上。龙王港河与一条支流在前面流过。
梅溪湖地理的优势,真可谓在当代城市圈内难得的山水环境。从市中心五一广场到葡萄园最快一刻钟车程。二环线在西站向南行两分钟即到。
如果没有长沙西二环的拉通,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梅溪湖这个地名。单从字面解读,梅溪湖显然是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地方,虽然无梅无溪无 梅溪湖[1]湖,因为在岳麓山的西面,似乎也就沾了不少灵气与仙气,青山如黛,绿树成荫,空气里自有一种清爽的味道,无怪乎这一带的休闲垂钓中心一个挨着一个,城里人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或许更要被这里满眼的绿色所陶醉吧。
2007年长沙投资600亿启动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是集防洪、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和高档住宅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型项目。规划范围北起龙王港路,南接桃花岭景区界线、东起二环线、西至岳麓区与望城县界线,总规划面积18.0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协调区桃花岭景区面积为5.56平方公里。
该项目涉及联络、学湖、中塘三个村及天顶乡、望城坡街道一部分,总人口约8千余人,该地主要为耕地、园地及山林地,场地整体地形呈南北高、中间低的态势。
梅溪湖国际新城是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开发的重点片区,总规划面积约32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区,长沙未来城市中心”,主体功能定位为“国际服务和科技创新城”,包括国际文化艺术、国际商务、科技创新研发、国际会议会展、专家院士村、高端住宅等几大功能区。
片区规划面向国际招标,由国际一流建筑事务所进行规划设计。自2009年启动拆迁建设以来,已完成一级土地开发总投资超过180亿元,形成片区骨干交通路网,正在推进以地铁、环保公交、环保电瓶车、公共自行车为代表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以退田还湖形成3000亩梅溪湖湖泊、建设4360亩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桃花岭景区为标志,全面建成总面积超过8300亩的六大生态公园;加快引进优质教育配套,建设了长郡梅溪湖中学、岳麓区实验小学等7所高品质学校;不断推进引领性项目建设,启动了国际研发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广场、三甲医院、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不断举行重大活动,开展了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周、长沙国际灯光节暨元宵灯会、梅溪湖花卉艺术展等系列活动,截至2013年底已引进方兴、金茂、中建、中铁建、万科、佳兆业、中冶长天、振业集团等一批实力企业进驻。梅溪湖国际新城先后获批首批“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城区”等国家级荣誉。
未来三年,梅溪湖国际新城将全面完善一期城市元素配套建设;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做两型社会标杆,建高端品质新城”的要求,全力推进二期拆迁建设。
到2016年,将初步把片区建设成为长沙城市新中心,打造成为一座代表长沙21世纪水平的国际新城。
三大引擎,启动梅溪湖国际新城
2011年,梅溪湖创新科技研发中心、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以及梅溪湖国际CBD三大引擎全面启动。梅溪湖创新科技研发中心作为省部合作重点项目,将打造零碳展示中心、科学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研发中心样板区,建设集高端研发人才、一流仪器设备、优良创新氛围于一体的国际高端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联手国际顶尖建筑设计大师,将城市建筑与文化艺术完美结合,打造集大型歌剧、舞剧、交响乐等世界经典艺术表演、国际大师艺术展览、国际顶尖艺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文化艺术中心。梅溪湖国际CBD是长沙未来最高端、最先进的城市综合体,包括超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国际酒店公寓等世界顶级物业配置,其300米超高层城市建筑群将成为城市未来最具价值的综合性地标。
邮编:414000
岳阳市云溪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南部与岳阳县和岳阳楼区毗邻。地处东经113°08′48″--113°25′30″,北纬29°23′56″--29°38′22″之间。1984年4月建区。1996年6月由北区更名为云溪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辖4个镇、2个乡及1个农场、8个居委会、64个村、分场。境内驻有长岭炼油化工总厂、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华能岳阳电厂等三家中央大型企业。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穿境而过,23.4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伴区而行。1998年全区总人口15.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5万人。
云溪区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西北襟带长江23.4公里,沿江有大小湖泊10个,纳10余条溪港,均为滨江水系,水面超过万亩的有芭蕉湖、白泥湖。现有耕地8.5万亩、山地27.4万亩、养殖水域5.1万亩。
云溪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无霜期长,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盛产粮、棉、油、茶、菜、竹、木、果等农副产品,生猪、鲜鱼、禽蛋的油产量连年递增,名贵水产和湘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已探明矿产有钨、铜、石灰石、白云石等10余种。古镇陆城系公元994年建成的原临湘县治,历经千年。区内存有培风塔、寡妇矶、擂鼓台、五爪松、尚书墓、贞节牌坊等8处古建筑遗址。
建区以来,全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1998年与1984年比:社会总产值由4.33万元上升到50亿元,增长125倍;其中工业产值由696万元上升到10.8亿元,增长154倍;农业产值由2294万元上升到1072亿元,增长6倍;财政收入由18.1万元上升到1.8亿元,增长6倍。云溪、路口两镇跨入省经济百强镇行列。全区小康验收达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989年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标志着云溪区实现第一次转变,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云溪区经济的特色。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递增速度突破了50%,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纤化工、食品加工和环保为主的支柱产业。全区6742家乡镇企业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24家,500万元以上的10家,200万元以上的16家。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产值44.2亿元,在全市综合评估中位居第一。区办企业从零起步,形成了创造5228万元产值的规模,整体扭亏为盈。部门企业100余家,道仁矶、松杨湖农场为主的万亩蔬菜基地,以路口、云溪镇、文桥乡为主的万亩瓜果基地,以云溪乡、文桥乡为主的万亩楠竹基础,以松杨湖、道仁矶、云溪乡为主的万亩养殖基地。养殖业发展尤为迅速,1998年全区发展生猪25.6万头,山羊1.2万头,水产品总量达1.05万吨,家禽214万羽,养殖业总产值达879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5%。特种养殖正在形成产业雏形,以正大一条龙为主体的家禽饲养以及以河蟹、河鳗、甲鱼、牛蛙为主体的特种水产养殖已基本形成规模。第三产业以水陆运输、集贸市场、仓储、房地产、邮电通讯、劳务输出、金融保险及石油为主,各类商业、运输、服务网点不断完善。1998年完成产值4.9亿元。民营企业发展较快。1998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家,个体私营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17家。随着商品生产的日益丰富,市场体系个体工商户由建区初的300户上升到4722户,从业人员由300名增加到8173名。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1998年年货物周转量510万吨公里,客运量达152.1万人次。
交通优势进一步拓展。京广铁路两个车站均已扩容,107国道扩建了一条汽车专用干线,新建和改造了3个千吨级专用码头、6个简易泊位、道仁矶、儒溪两座长沙汽车轮渡。电力枢纽得到改善。目前全区拥有11万伏变电站2个,3.5万伏变电站2个,总装机容量5.68万千瓦,年均用电量2901万千瓦/时。通讯条件实现新的跨越。到1998年底,全区已开通程控电话1.4万门,大哥大、BP机用户分别为2768户、4900户,数据用户16户,村村实现通电话。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全区按久安工程标准加固一线长江大堤24公里。目前,共有小(I)型水库4座,小(II)型水库42座,山塘2690口,长沙大堤23.4公里,撇洪渠49.7公里,机埠286处。全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荣获湖南省人民政府“绿化三湘贡献奖”。公用事业日趋完臻。区政府及各乡镇、场驻地均已开通自来水工程,其中投资440万元的双花引水工程使云溪区水质大力改善。新建液化汽站5座。文教设施基本配套。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了具有全省一流设施的市九中,基本消灭了中小学危房,实验教学达到省标。7个乡镇、场均开通了有线电视,农村广播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2%,有线电视用户达5100户。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新建了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一批卫生设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已经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1998年全区职工人平工资475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80元。各类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安居乐业。
自然地理
云溪区地处岳阳市城区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西濒东洞庭湖,东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洪湖市隔江相望,南部与岳阳楼区和岳阳县毗邻。总面积388.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52平方公里。
云溪区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最高海拔点为云溪乡上清溪村之小木岭,海拔497.6米;最低海拔点为永济乡之臣子湖,海拔21.4米。一般海拔在40—60米之间。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其余为沙质岩,土壤组成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和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为主。第四纪红色粘土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南边,适合林、果、茶等作物开发。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北长江沿线,适合水稻、瓜菜等作物种植。
全区水域宽广,有河、有湖,水运优势十分突出,除道仁矶汽车轮渡码头、沙窝(石油)和铜鼓山(矿石)两个3000吨级专用码头外,另有擂鼓台、象骨港、滨江、新巷、儒溪等8个简易码头有待开发升级。区境内西南角还有国家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城陵矶港。
云溪区位于东经113°08′48″至113°23′30″、北纬29°23′56″至29°38′22″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年日照1722—181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3.7千卡/cm2;一月平均气温约4.3℃,七月平均气温约29.2℃;年平均气温16.6—16.8℃,无霜期258—278天;年降雨日141—157天,降水量1469mm。
云溪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盛产粮、棉、油、茶、菜、竹、木、果等农副产品,生猪、鲜鱼、禽蛋的油产量连年递增,名贵水产和湘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云溪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据初步勘探,有大理石2亿立方米,白云石3.5亿立方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石英石、石棉等。
历史沿革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在陆城镇设立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场升为王朝县,宋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自宋代起至1930年一直为临湘县治。
1984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从临湘县析出路口镇、路口乡、文桥乡、陆城镇、云溪乡、云溪镇等乡镇设立岳阳市北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6月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
云溪区历史悠久。唐虞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朝时属长沙郡管辖,汉代为下隽县地,晋朝为巴陵县地,明代正式建立云溪驿站。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在陆城镇设立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场升为王朝县,宋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自宋代起至1930年一直为临湘县治。
1984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岳阳市北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6月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现辖7个乡镇(云溪乡、云溪镇、路口镇、文桥镇、陆城镇、道仁矶镇、永济乡)、1个街道办事处(长岭街道办事处)、1个社区管理中心(巴陵石化云溪社区管理中心),共有65个村和13个居委会,725个村民小组。
经济概况
2004年综合实力情况
2004年,云溪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81亿元(不含驻区大厂),比上年增长13%,超年计划2.8个百分点;人均占有GDP突破1.2万元,居湖南省县(市)区第二位;一、二、三产业比例数为22.4: 42: 35.6;完成财政总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300万元,增长10.9%。
2004年工业经济状况
200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65亿元;特别是规模工业发展迅速,规模企业增至41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增幅居全市第一。工业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至年底已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00多万元,平整土地近500亩,拉通道路近2000米,并配套了供水、供电、通讯和有线电视等设施,特别是成功引进15个项目入园,协议投资8.05亿元,其中已有华新水泥、中远化工、尤特尔生物化工、长科实业、岳阳博大、金茂泰科技6个项目按协议投资到位,总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2亿元。工业园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厂地协作。2004年,引进外资960万美元,新上50个企业项目,还有浩润科技、兴岳公司等一批大厂改制、剥离企业来区注册落户,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增至4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15亿元。同时民营化步伐加快,积极组织企业与信贷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有15家企业签约,签约资金达1.193亿元,到位资金1.037亿元,并完成了3家企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投入3200万元,对泰亨源实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了技改或扩建,引进技术或攻克技术难题10多项,还确定了湘诚碳素等16家区级重点扶持企业,推荐了洞庭水泥等3家企业为全市百强企业和泰亨源等12家企业为全市重点扶持企业。全区共完成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增加值分别为48亿元、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17.6%。
2004年农业发展状况
云溪区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降低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总投资327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正式启动,总面积5000亩的土地整理有序推进,沼气能源建设完成建池407个。种植业得到较快发展,水稻、蔬菜、油菜、湘莲、瓜果等产品在扩展规模的同时向优质化、高效化发展,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7500亩和产品认证9个,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创近几年之最,面积突破10万亩,总产达到4230万公斤。
养殖业规模特色更趋明晰,生猪规模养殖呈快速发展之势,共有规模养猪户500户,出栏生猪22万头;肉鸡养殖在较快时间内走出了“禽流感”的影响,发展大户300户,出笼肉鸡380万羽;河蟹、肉兔、黑山羊等特种养殖方兴未艾,“白泥湖蟹”、“云昌鸡”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市场品牌。
完成新造林2万亩,退耕还林通过上级验收,兑现农民年度补助资金125万元。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务工收入有较大提高。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700万元,比上年增6.6%;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960元,实际增长340元。
行政区划
Yunxi Qu
430603
414003
区人民政府驻云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云溪区辖1个街道、5个镇、2个乡。
云溪镇
辖:上街、下街、洗马、南街4个居委会;镇龙、云丰2个村委会。
陆城镇
辖:陆城、新港2个居委会;新设、陆城、新港、香铺、钢铁、泾港6个村委会。
路口镇
辖:长岭、路口2个居委会;新合、新建、长岭、路口、南山、枧冲、牌楼、南太、新华、江湖、南岳、省塘12个村委会。
道仁矶镇
辖:道仁矶居委会;大田、基隆、泗泷、滨江、丁山、柳田、沙湾7个村委会。
文桥镇
辖:文桥居委会;文桥、小桥、荆竹、和平、望城、臣山、东风、黄皋、华新、姜畈、分水、金星、白荆13个村委会。
云溪乡
辖:坪田、桃李、建军、友好、青石、团结、荷花、建设、上清、下清、双花、八一、胜利、东风、新铺、滨湖16个村委会;杨旗湖、芭蕉湖、黄泥沟3个渔场。
永济乡
辖:永济乡居委会;擂鼓台、凌泊湖、杨树港、樟树、茅岭头5个村委会。
长炼街道
辖:向阳、洞庭、四化、南山、集贸、厂6个社区。
岳化社区
辖:汪家岭、安居园、胜利沟、金盆、青坡5个社区
2016年2月,云溪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