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合作的互利
对台湾而言,通过两岸经贸合作可以得到以下好处:
一、扩大对外贸易市场:
目前,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年约为230余亿美元,其出口约为195亿美元,进口约为40亿美元,每年约有160亿美元的顺差。大陆已成为第一大贸易顺差地区,且台湾总体的顺差额小於对大陆贸易的顺差额;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大陆的巨额贸易顺差,台湾的对外贸易将由顺差变为逆差,因此若是未来两岸经贸合作能继续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加入WTO后,势必将会扩大台湾对外贸易市场。
二、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1998年,台湾的GDP约为2600亿美元,而向大陆的出口为180亿美元,向大陆的出口值为其GDP的7%。因此,向大陆的出口对台湾的经济发展起著重要的支持作用。
将台湾建设为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制造中心,是台湾建立「亚太地区营运中心」的重要内涵之一,而大陆对高科技及其产品均有较大的需求,若能与大陆发展进一步的经贸关系,无疑对台湾建设亚太地区制造中心有促进作用。
对大陆而言,发两岸经贸关系亦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一、引进资金、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方法,并促进就业:
大陆的经济发展,需要从境外引进必要的资金、技术、巿场开拓及现代化管理方法,而这些方面均可以从对台湾的经贸合作中得到一定的补益。
台商在大陆投资,既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
二、有利於科技成果产业化:
大陆虽然在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研究上有著较强的实力与水平,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但在科研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则不甚理想,台湾则在适应巿场需要发展产业方面,有较多的经验与成就,双方经贸合作将有利於促进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
两岸产业分工
一、在工业方面:
大陆与台湾在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的某些领域各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台湾在信息与通讯技术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大陆则在核子技术、生物工程与航太科技方面有较大优势,各自可以发展自己的优势部门,相互补充。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
台湾由於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在台湾发展的条件日益不利,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向大陆转移,特别是向正在扩大开发步伐的西部地区转移。两岸在产业的横向与纵向分工协调均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三、农业方面:
加入WTO对两岸农业冲击都会造成影响,大陆农业进口限制比台湾要松,大陆农产品关税要从31%降至15%,冲击比台湾(农产品的进口关税要从现在的21%,分年调降为14%与12%)大很多;其实两岸农业有很多地方可以互补,因为大陆有资源和市场,而台湾有技术和资金,如果利用双方的优势进行合作,将会互蒙其利,不过有些问题要先解决,譬如畜产检疫极为重要,否则会损失惨重。
四、人力资源运用及合作:
过去20年,人员交往与互访已有一定的发展,但由於种种原因,从人力资源的合作与交流的角度来看,还很不理想,从客观需求看,大陆需要通晓现代经营管理、现代金融服务、巿场中介等业务的专业人才;台湾则需要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科技人才,这些方面也正好是两岸可以互补的短处与长处,而且两岸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两岸人力资源的交流、合作,远较同西方国家的交流更为合理。
五、积极转型,抢占优势战略地位:
与中国大陆相较,台湾有较好的经营、行销能力,有较强的技术、设计能力与较丰富的资金。我们应该把自己转型为一个投资者、经营者、技术创新者与市场行销者。在两岸的分工中,台湾要占据一个较好的战略位置,可以掌握市场通路、技术来源,能对资金调度与配置做更有效而安全的运用。
偶的个人见解。。呵呵、、
这个问题看你怎么定义金融和贸易中心
贸易数据上,台湾的四大港口(高雄港,台中港,台北港和基隆港)分别实现货物吞吐量为4.58亿吨、1.29、0.75、0.62亿吨,总计7.41亿吨。
新加坡仅新加坡港,货物吞吐量为6.3亿吨。
台湾VS新加坡=7.4/6.3=1.17倍
金融方面,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不含兴柜,上柜,创柜和台湾存托凭证)为48万亿台币,约折合1.6万亿美元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2019年底为7900亿美元
台湾VS新加坡=16000/7900=2.07倍
所以新加坡是根本无法在体量上与台湾相提并论的
另外台湾证券交易所日均成交额近百亿美元,新加坡交易所成交量只有台湾证券交易所的1/5左右
只不过所谓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是一个定义问题
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上述中心,因为它是前英殖民地,在法律,制度,行政,语言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所以西方主要的跨国公司多以新加坡作为在东南亚或亚太地区营运的总部
新加坡也是仗着成为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这个优势拿到了物流和金融中心头衔
但这么个中心其实是很虚无的东西
你可以去看看新加坡本土的金融业利润,资产是无法跟台湾本土金融业相比的
但新加坡的优势在于它汇聚了花旗,汇丰,ING等外援的力量
又比如航运方面,新加坡本土的航运公司新加坡航运公司太平船务(PIL)无法进入全球前10
而台湾的长荣航运排名全球第7,阳明航运排名全球第9
整体运输能力台湾=长荣(127.6万TEU)+阳明(61.2万TEU)=188.8万TEU
新加坡PIL=31.5万TEU
台湾VS新加坡=188.8/31.5=6倍
但是新加坡汇聚了Maersk,HMM,ONE NETWORK等西方航运龙头的亚洲总部
还是外援的能力
这就像足球比赛一样,某队本土球员虽然不行,但是依赖外援可以快速提升排名
但是这些西方公司为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
所以这个所谓的航运和金融中心只能给新加坡带来点经济和税务上的好处
对于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来说,其实是没太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