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41000
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襄阳区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境跨东经111.44″-112.23″,北纬31.46-32.28″,东接枣阳,西接老河口、谷城、南连宜城、南漳,北与河南省的邓洲、新野、唐河接壤。全县南北长江79.6公里,东西宽余77.2公里,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
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历史上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现今,汉丹、焦枝、襄渝三条铁路在此交汇,襄阳刘集机场已开通飞往全国10多个城市的航班,316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越南北;襄阳区环抱襄樊市区,清澈的汉江水穿境而过,直达武汉长江;襄阳北靠晋豫大煤矿,上下有南阳和江汉两大油田,左右有丹江和葛州坝两大水电站,临近能源基地,处在最佳供电负荷范围之内;这种占尽地理、交通的种种优势,把襄阳同全国紧密联系起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襄阳区幅员辽阔,地貌多姿,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构成汉江夹道向宜城开口的不规则盆地。北部为波状土岗地,南部为低山后陵区,中部为汉江和唐、白、滚、清河冲积平原,全区岗地面积占65.8%,低山丘陵面积占有13%,沿江河冲积平原占据21.2%。襄阳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雨热同季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区境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时,年均气温15.1℃-16.9℃之间。
襄阳简介
襄阳,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襄樊的最大城区。总人口106万,版图面积2306平方公里,现辖13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风景名胜区。
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建制2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养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三国名士庞统,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张继、皮日休,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三国演义》120回故事中有30多回发生在襄阳。
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今天的襄阳,更是生机勃勃,商机无限,各种优势日益凸显,已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的热土。
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鄂、渝、川、陕、豫五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境而过,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焦柳、汉丹、襄渝三大铁路干线纵横交错,孝襄、襄十、许樊、襄荆四条高速公路在襄阳境内交汇,207、316国道绕城而过,境内的襄樊机场通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福州等城市,全国13个特大货运编组站——襄北车辆段、正在建设的襄樊火车东站和规划建设的襄樊汽车客运东站、3个内河港口均在襄阳城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使襄阳的经济融入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襄阳比照执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台账“空转”政策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减轻资金压力。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襄阳更是采取大力扶持的政策。在襄阳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被认定之日起将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将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襄阳对投资重大工业类项目和鼓励类项目用地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对特别重大项目和跨国大公司、大财团在襄阳兴办的生产性项目,由区0统筹协调,视具体情况给予最大的优惠。襄阳还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引进资金或项目做出实质性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重奖。
在襄阳投资还具有低成本优势。襄阳享受县级体制待遇,执行十一等工业地价——基准地价9.6万元/亩,远低于沿海城市和周边城区;工业用水每吨2.4元(含污水处理费0.8元),大工业用电不高于0.52元/度;工人平均工资为每月600-800元;各种行政规费全额减免,中介服务收费按标准下限的一半收取。
另外,这里职业技术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
各种优惠政策和低成本优势的叠加,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要素成本,扩大了企业利润空间。
投资最注重的是环境。一切为了招商、一切服从招商、一切服务招商的理念在襄阳深入人心。
襄阳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事项,压缩、简化审批程序,对项目资料实行一次性提交、“一表制”办理,竭诚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襄阳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291天,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襄阳的人居环境优美,接待服务设施齐全,荣华国际大酒店、红宝石大酒店、丽源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星级宾馆档次高、服务好;精品社区、城市景观等建设迅速,涌现出一批文明社区、文明行业。
襄阳正在全力打造和提升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襄阳经济开发区。襄阳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襄阳城区东北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格局。现有襄阳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襄樊食品工业园3个“区中园”。其中,占地3.34平方公里的襄阳工业园,主要摆放汽车配件类项目,现已入驻投资过3000万元的汽配企业40多家,形成了10里汽配走廊。
湖北深圳工业园是襄樊市和襄阳区两级0采取市区共建的形式,精心打造的高标准综合园区。园区规划面积8.59平方公里,将于两年内投资17亿元做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08年4月20日,原深圳市委-、现湖北省人民0省长李鸿忠同志亲自为深圳工业园开园剪彩、挥锹破土奠基;深圳市150多位政要和客商云集于襄阳经济开发区,亲自见证了这一刻,并且有36家深圳企业现场签约,拟入驻该园,协议投资额达152亿元。一-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正在襄阳经济开发区全面铺开。
深圳工业园的东侧是襄樊飞机场和汉十高速公路出口、南侧是汉丹铁路和襄樊火车站东站、西侧是新东风公司襄樊基地和襄阳城区、北侧是汉十高速,316国道从园区中心穿过,襄樊城市快速干道位于园区西端。从园区中心出发,到机场只需5分钟、到高速公路出口仅需8分钟,到襄樊火车站东站仅需9分钟、到汉江码头仅需12分钟,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为大型工业项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该园区分为四个功能区。一是综合服务区,位于园区中心地带,是园区的管理、办公、会展中心。二是汽配加工区,位于园区西部,直接接受新东风公司的辐射,净工业用地约129.08公顷,1936亩。三是电子电器产业区,位于园区东部,主要以承接沿海电子电器产业转移为主,净工业用地约130.29公顷,1954亩。四是机械加工区,位于园区南部,净工业用地约214.06公顷,3211亩。为这四个功能区配套的还有绿地、广场等,整个园区设计超前、布局合理、环境优美。2008年8月,深圳工业园主干路网将全部竣工,首批项目可正式入驻。
在湖北深圳工业园东10公里处,还有占地3平方公里的襄樊食品工业园。目前,投资2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在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各地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襄樊食品工业园尚有3750亩的建设预留地,适宜的项目可直接摆放。
东津工业园位于襄樊市正在建设的五个主城区之一襄阳东津,与襄樊市主城区隔江相望,已启动建设的襄樊市城市内环线将园区与市区连为一体,成为襄樊内环线上的四个支点之一。该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主。
依托良好的招商平台,襄阳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机电汽配产业。被襄阳城区环抱的新东风公司襄樊基地,已成为东风公司轻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等整车和发动机、车桥、电气、仪表等关键总成的主要生产基地,是武汉--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是亚洲最大的中重型车桥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生产基地,建有亚洲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汽车试验场,年产值在400亿元以上,配套其产业链条上的汽车零部件项目生产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入驻襄阳的知名汽配企业已有40多家,投资过5000万元的有21家。
二是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业一直是襄阳的传统支柱产业,有着丰富的技术底蕴、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现有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企业达50多家。此外,襄阳所处的中国纺织名城襄樊,有纺织企业370多家,棉纺锭140万枚,织布机3.2万台,化纤抽丝能力7.5万吨,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三是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襄阳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大区,油料产量多年居全国第3位,粮食产量占全国第45位,肉类产量稳居湖北第一、占全国第77位,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襄阳还有40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同时,襄阳所在的襄樊是我国二十大商品粮基地和三大芝麻产区之一,湖北最大粮仓。丰富的农业资源已吸引泰国正大、山东鲁花、美国丰年、中粮集团、成都希望等大集团的入驻,自我培育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万宝集团。在襄阳投资农副产品加工业,原料供应丰富,市场前景广阔。
襄阳区行政区划
襄阳区版土面积2306平方公里,建国后,襄阳区行政区划曾多次变更,自2001年起襄阳区设13个乡镇,分别为:张湾、龙王、石桥、黄集、伙牌、古驿、朱集、程河、双沟、张家集、黄龙、 峪山、东津。总人口为103万人。民族主要是汉族、回、满、瑶、黎、苗和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
本区方言以襄樊话(襄、樊两城土著居民的语言)为代表。襄樊话属于语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西南边受秦巴方言的影响,语言“清轻略带秦”,东北边语言浊得近豫音。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来看,襄樊话与普通话均有差异,而以语音差异较大。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襄州区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5月,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名单出炉,襄州区榜上有名。
2020年5月,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出炉,襄州区榜上有名。
2019年3月,襄州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西片区)。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襄州区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5年3月,襄州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05年,襄州区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78名。
2005年,襄州区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26名。
2004年,襄州区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45名。
邮编:454100
拼音:Mengzhou Shi
邮编:454750
代码:410883
区号:0391
车牌号:豫H
地理位置: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总面积:541平方千米。
总人口:37万人(2006年)。
基本概况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在焦作市的西南隅。北和沁阳市、济源市毗邻而遥望太行山,东以猪龙河为基本分界与温县隔河相望,西跟济源市、洛阳市吉利区并靠接壤,南以黄河为界,同孟津县、偃师市、巩义市隔河凝眸眺望。地理坐标东经112°33’— 112°55’,北纬34°50’— 35°02’,东西最长处33公里,南北最宽处25.75公里,全市总面积541.61平方公里。2000年底,市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辖6镇1乡4个办事处,273个行政村,人口37万。古称孟涂国,秦置河雍县,汉称河阳县,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升河阳为孟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为县,始称孟县,1996年撤县设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
2006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站在新起点、描绘新蓝图、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化名市、和谐安市、环境立市”六大战略,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工作重点,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工作创新,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孟州。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8亿元,出口创汇完成1.4亿美元,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序中位居第14位,先后荣获了“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文化先进市”、“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市”、“河南省园林城市”、“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60多项。
风土人情
孟州市系太行山前丘陵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区,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由305.9米降到108.5米,境内由西向东有明显的低山—丘陵—平原的过渡特征,是华北平原的西部边陲。
全市土壤由褐土、潮土两大部分组成,褐土下分立黄土、垆土、红土等8个土种,分布在西部丘岭地区;潮土下分两合土、砂土等6个土种,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黄河滩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水频,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矿藏资源缺乏,仅有上水石、石灰石、青石、油页石、河砂、粘土和少量烟煤,而河砂、粘土尤其品质纯净,是周围县市范围内建筑用材最好的资源。
市境内地表水有黄河、蟒河、改道蟒河、猪龙河4条河流和引沁济蟒渠,多年来地面径流量平均0.712亿立方米,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37.5%。其中黄河从市境南流过,长26公里,这里是中下游的结合处,黄河水面放宽,大量泥沙觉积,开始成为“悬河”,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左岸)就从孟境东曹大王庙筑起,自古就有“千里黄河大堤始于孟县”之说。90年代由于小浪底水库建设,黄河水势得到有效控制,“害河”已经变成“利河”。1995年后从新安到迁来的移民全部安置于黄河滩区,生活稳定。
市内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刺猬、狐狸、黄鼠狼、松鼠等,野生植物有野生地、地骨皮、大蓟、节节草、米蒿、马齿菜、艾蒿、牵牛花、狗尾草、狗牙根、蒲公英、猪毛菜、柴胡、酸枣等160多种。
旅游资源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总面积541平方公里,辖6镇1乡4个办事处,273个行政村,37万人,毗邻黄河小浪底旅游区,洛常路、新孟路、207国道穿境而过,洛阳黄河大桥、焦作黄河大桥分布东西两侧,与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相连。
孟州历史悠久,秦为河雍,汉置河阳,唐为孟州,明称孟县,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孟州市。境内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还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的故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史名人都曾到此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党和国家***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李长春、乔石、吴阶平、孙孚凌、李铁映等先后视察和拜竭韩愈陵园,江泽民主席亲自为韩愈陵园题写了园名。
支柱产业
孟州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手工业,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原始积累和九十年代的规模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尤其是机械加工业、皮毛加工业、粮食加工业和电力化工业四大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大幅提高,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对该市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该市四大支柱产业共有企业239家,2005年,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增加值30.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1.1%,其中:机械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9.8%;粮食加工业完成增加值9.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1.4%;皮毛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31.2%;电力化工业完成增加值3.8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8.8 %;这些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而且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力强,可带动众多关联产业的蓬勃兴起,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
花生加工业:该市现有花生加工户100余家,其中:以化工镇海头村,东西孟港村,西虢镇为主年生产花生米将近7万余吨。2006年以来各个加工户通过中国花生商务网信息手段查看花生价格行情通过花生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亿人民币,花生米远销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广东,山东,东北,广西以及山西运城最大的存宝花生米公司。目前该市已经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花生加工基地和集散地以及国际关注的价格行情中心。
机械加工业:该市现有机械加工企业42家,以中原内配公司为龙头,包括嘉陵嘉鹏摩托、活塞公司、起重控制电器厂等19家限额以上企业和23家限额以下企业。2006年实现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38.9%,完成增加值5.35亿元,同比增长35.4%。从业人员达7099人,具备年产1500万只气缸套、20万辆嘉陵嘉鹏摩托、15000台采暖炉的生产能力。主导产品有内燃机配件、三轮摩托、制动器、防爆开关、阀门、皮毛机械、暖通设备、钢球、铸件等。其中中原内配公司的主导产品“河阳牌”气缸套产销量连续18年蝉联中国市场产销量第一,连续10年蝉联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河阳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电力化工业:该市现有电力化工企业27家,以金山公司为龙头,包括电力股份公司、电力公司等7家限额以上企业和20家限额以下企业。从业人员达3489人。主要产品有纯碱、氯化铵、三聚氰氨、电石等,2006年完成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产值16.45亿元,同比增长22.4%。
粮食加工业:该市现有粮食加工企业91家,以金玉米公司、河阳酒精公司为龙头,包括华兴公司、粮食局面粉厂等26家限额以上企业和65家限额以下企业。从业人员达10931人,具有年产5万吨植物油、20万吨食用酒精、8万吨精制麦芽糊精、9万吨优质面粉、10万吨饲料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酒精、麦芽糊精、麦精粉、淀粉、高麦芽糖浆、异麦芽低聚糖、精饲料、非油炸营养方便面、面粉等,其中酒精、麦芽糊精等主要产品的销售区域遍布全国各地。按照设计生产能力,全市年可加工转化玉米100万吨,加工小麦25万吨。2006年,完成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29.1%。
皮毛加工业:该市现有皮毛加工企业79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0家,从业人员达23522人。2006年,实现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53.3%,完成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53.3%。具有年加工皮毛2000万张的能力,皮毛加工以生产羊剪绒系列产品为主,生产出口的高档汽车坐垫、沙发坐垫、床毯、拖鞋、服装、毛革两用皮手套、刷子等30多种裘皮系列产品畅销亚欧等国。目前,该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基地和集散地以及世界关注的销售中心。
行政区划
孟州市辖4个街道、6个镇、1个乡:大定街道、会昌街道、河阳街道、河雍街道、化工镇、南庄镇、城伯镇、谷旦镇、西虢镇、赵和镇、槐树乡。市人民政府驻大定南路280号。
大定街道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2万余人代码:410883001
地处孟州市区。2006年,辖4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花封居委会、迎秀居委会、鼓楼居委会、平山园居委会、北街村、南街村、东关村、东街村、马桥村、柳湾村、韩东村、韩西村、宋村、陈湾村、北开仪村、段西村、段东村、上作村、东韩村、庙底村、新城村、胡庄村、水运村。
会昌街道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59862人邮编:代码:410883002
2006年,辖8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梅花园居委会、双桥居委会、商贸城居委会、明珠居委会、龙湾居委会、坛西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处坛东居委会、廉桥村、西街村、红星村、许村、北韩庄村、西何庄村、将台街村、小坡掌村、堤北头村、斗鸡台村、南贺庄村、冯园村、三道沟村、中曹村、东曹村、侯庄村、南关村、竹园村、寺村、大宋庄村、张厚村。办事处驻会昌路中段路西。
因唐会昌三年升河阳县为孟州,而取名“会昌”。办事处成立于1998年4月,位于孟州城区西部,东与大定办事处接壤,西至小铁路与东小仇镇相联,北与谷旦镇相联,南与城关镇毗邻。总面积11.5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0140人,市民21335人。辖北韩庄、西街、红星、廉桥、将台、西何、许村、关唐、钱唐、赵唐10个行政村和明珠、华鑫、祥和苑等8个居委会。2005年行政区域发生变化。
河雍街道面积:18.4平方千米人口:16623人代码:410883003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华鑫居委会、关耿村、赵唐村、钱唐村、富村、钱庄村、东田丈村、西田丈村、陈庄村、马窑村、兰窑村、小宋庄村、王庄村、王庙村、太子村。办事处驻韩愈大街中段。
成立于2005年11月23日。辖关耿唐村、钱唐村、赵唐村、太子村、王庙村、东田丈村、西田丈村、陈庄村、马窑村、小宋庄村、兰窑村、东王庄村、富村、钱庄、华鑫居委会、育新居委会,共14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
河阳街道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27317人邮编:454762代码:410883004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怡园居委会、缑村、函丈村、前龙村、中龙村、后龙村、梁村、上段村、东各村、西各村、刘庄村、四联村、大和村、北何村、梧桐村、中录村、后录村、长店村。
附:原城关镇位于孟州市效区,南濒黄河,北与会昌、大定两办事处为邻,西同西虢镇接壤,东与化工、缑村镇相连。金、元为孟州治所,明初因之,洪武十年(1377)改县,清属还初里,中华民国时置第一区,区公所驻县城,1947年7月解放后,为第一区,区人民政府驻县城,1954年建城关乡,1958年为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乡,1990年改城关镇。总面积45平方千米,总户数6622户,25076人。辖柳湾、韩东、韩西、宋村、南关、三道沟、东曹、中曹、侯庄、冯园、南贺庄、斗鸡台、堤北头、小坡掌、富村、钱庄、陈湾、竹园、寺村19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
附:原缑村镇位于孟州东北部,南与化工镇为邻,北同城伯镇接壤,东与南庄镇相接,西和大定办事处、谷旦镇毗邻。清分属太平立义里,中华民国分属一、二区;1947年7月解放后仍之;1950年2月19日属六区;区人民政府驻缑村;1958年建人民公社,驻缑村;1983年底社改乡;驻缑村;1991年8月3日乡改镇,驻缑村。总面积20.7平方千米,3万余人。辖缑村、四联、函丈、大伙、前龙、中龙、后龙、上段、段东、段西、上作、东韩、新城、庙底、胡庄、水运、梁村、西葛、东葛、北刘庄等20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
2005年,撤销城关镇、缑村镇,成立河雍街道办事处、河阳街道办事处。
化工镇面积:48.25平方千米人口:37077人邮编:454781代码:410883100
位于市区东南8千米处,南濒黄河,西邻城关,东北与南庄、缑村二镇接壤。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刘庄村、中化村、高庄村、谢庄村、杜庄村、后街村、高桥村、贺庄村、段庄村、东光村、海头村、东孟港村、西孟港村、南开仪村、新北村、晁庄村、横山村、云水村、石井村、许庄村。镇政府驻刘庄村。
据传,宋时有一对青年夫妇居于此,夫背弓打猎不务正业.后听妻劝,挂弓种田;日后子孙繁衍,形成村庄,取名挂弓;年深日久,感到挂弓无用,取而烧之,故改化弓;后因“弓”、“工”同音,书作“化工”;1919年,行政区划时,把化工诸村分为东、中、西化工。清属立义、立仁里;中华民国分属一、二区;1947年7月解放后,为二、六区;1958年建立化工人民公社,驻西化工;1981年改为化工公社管委会,1983年12月改为化工乡,1996年10月乡改镇。原辖高庄、段庄、南刘庄、中化工、贺庄、杜庄、后街、谢庄、高桥、东光、海头、东孟港、西孟港、南开仪、北开仪、横山、云水、庄、石井等19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
南庄镇面积:44.75平方千米人口:38934人邮编:454771代码:410883101
位于城东10千米处,东与温县招贤乡相连,西和西南与缑村镇、化工镇连接,南濒黄河,北与城伯镇接壤。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南庄一村、南庄二村、南庄三村、谢庄村、桑坡村、南社村、南扣村、司庄村、北庄村、殷家洼村、驸马庄村、杜村、里村、田寺村、上官村、下官村、上口村、下口一村、下口二村、_河村、黄庄村、张庄村、盐西村、塔地村、王家沟村、蒿子沟村、小村,(1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南庄村。
据传:宋初陈桥兵变,柴王大败,两员大将护卫小王逃此一带,一将居南,一将居北,日久成庄,故名南将庄,省称南庄。清朝时期分属立礼里、立义里、立信里、太平里。民国时置第二区,区公所设南庄;1947年至1949年仍为第二区。1951年孟县由5个区变为6个区时,将本区的水运,海头等8个自然村划归第六区。1954年成立乡,分化出蟒河南的东化乡、西化乡。1956年并乡时成立南庄中心乡,辖4个高级社。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建立南庄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南庄乡,1992年9月撤乡建立南庄镇。
城伯镇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32315人邮编:454763代码:410883102
位于市区东北8千米处,东濒猪龙河与温县交界,西与谷旦镇相接,南与南庄、缑村二镇接壤,北与沁阳市崇义镇毗邻。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城伯村、张庄村、宋庄村、西武村、东武村、相逢村、西后津村、东后津村、中村、武桥村、子昌村、岳师村、岑村、赵庄村、南董村、北董村、罗状村、罗状堡村、吴寨村、前姚村、后姚村、西姚村、立义村,(3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城伯村。
古名“成白村”,有住民苏宋王三姓人,商议认为有成无土不为城,有城无人是空城,非吉象,将“成”、“白”二字分别加上“土”、“人”旁,即今名。1954年本地区分别没乡,1955年冬成立集体农庄,1956年春又变为高级社,1957年高级社下放,每个村为一个分社,1958年初成立,城伯乡,1996年改为城伯镇。
谷旦镇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28000人邮编:代码:410883103
位于城北7.5千米处,东与城伯镇为邻,南与会昌办事处接壤,西与赵和乡毗邻,北与沁阳市崇义镇相接。2006年,辖29个村委会:谷旦村、曲村、洪道村、赵改村、前进村、后进村、米庄村、马庄村、董村、李村、杨村、古城村、赵村、薛村、吴村、堰底村、卢村、张村、南那村、北那村、呈庄村、柿园村、新屯村、王大义村、禹寺村、康大义村、西大义村、张营村、张连村。镇政府驻谷旦村。
据传,唐武德三年,武帝官级为谷,在此建城,今有遗址,后称谷旦县,谷旦延名至今。清分属太顺里、太宁里、永康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解放后,仍属第三区,后并入第一区的太子、王庙、前逯村、中逯村、后逯5个村。1954年置谷旦乡、逯太乡、曲洪乡、禹寺乡等,1956年并为禹寺和谷旦中心乡,1983年12月改为谷旦乡,1992年撤乡建镇。原辖谷旦、曲村、洪道、赵改、米庄、长店、后逯、中逯、太子、王庙、堰底、吴村、卢村、马庄、李村、董村、前进、后进、张村、杨村、赵村、薛村、西大义、王大义、康大义、古城、柿园、程庄、南那、北那、禹寺、张营、张连、新屯等34个行政村,221个村民小组。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将太子、王庙、中逯村、后逯村、长店5个村划出。
赵和镇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36039人邮编:454795代码:410883104
2005年11月24日,撤销赵和乡、东小仇镇,新设置赵和镇,辖原赵和乡、东小仇镇的行政区域,赵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赵和村。2006年,辖38个村委会:西赵和村、东赵和村、行庄村、冯庄村、范庄村、苏庄村、冶墙村、还封村、白墙村、田旺村、西冶村、坡掌村、北冶墙村、青龙沟村、南临泉村、中临泉村、北临泉村、西庄村、璩沟村、大马沟村、小马沟村、秦沟村、柴河村、石沟村、上坡村、下坡村、东小仇村、胡庄村、水运村、孙村、司家沟村、西小仇村、大仇村、上寨村、雷疙瘩村、廉庄村、车村、仇庄村。
附:原东小仇镇位于城西北部的半岭区。东邻会昌办事处和谷旦镇,西接槐树乡,南与西虢镇为邻,北与赵和乡接壤,面积32.3平方千米,4765户,17650人。辖东小仇、东田丈、西田丈、陈庄、胡村、东王庄、兰窑、西水运、孙村、司家沟、仇庄、西小仇、大仇、上寨、雷圪塔、廉庄、车村、小宋庄、大宋庄、马窑等20个行政村。
附:原赵和乡位于孟州市西北部,东与谷旦镇相连,南与东小分镇、槐树乡毗邻,西和济源轵城、梨林镇接壤,北隔蟒河与沁阳柏香镇相望。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为河南府河阳太平乡。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为怀孟路孟州河阳县第六部。清乾隆元年(1736年)为孟县西北路。清未民国初属永安里;民国16年(1927年)属第四区,区公所驻清凉寺;1947年7月解放后,为第四区,区人民政府驻西赵和;1956年为赵和乡;1958年成立赵和人民公社;1983年底社改乡。总面积52.4平方千米。辖东赵和、西赵和、苏庄、行庄、冯庄、范庄、冶墙、田旺、白墙、还封、坡掌、北治墙、青龙沟、西冶、南临泉、中临泉、北临泉、西庄、璩沟、上坡、下坡、秦沟、石沟、大马沟、小马沟、柴河等26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村和2个片村。
西虢镇面积:83.87平方千米人口:32568人邮编:454791代码:410883105
位于城西8千米处,东邻城关镇,西连洛阳市吉利区,南濒黄河,北与槐树乡、东小仇镇接壤。2006年,辖21个村委会:西虢村、义井村、戍楼村、落驾头村、韩庄村、东窑村、西窑村、赵坡村、路家庄村、西逯村、干沟桥村、姚庄村、莫沟村、顺涧村、湾村、店上村、全义村、西沃村、寺上村、高崖村、梁庄村。镇政府驻。
原辖西虢、张厚、义井、戌楼、落驾头、韩庄、东窑、西窑、赵坡、路家庄、西逯、干沟桥、姚庄、莫沟、顺涧、湾村、店上、全义、高崖、寺上、梁庄、西沃等22个行政村,169个村民小组。
据传曾称太平庄,因虢王葬此,又因村位城西,故名。1958年成立西虢公社,1983年冬社改乡,1996年乡改为镇。
槐树乡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口:23000人邮编:454794代码:410883201
2005年,撤销石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槐树乡管辖,槐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006年,辖44个村委会:汤庙村、杨洼村、龙台村、毛庄村、燕沟村、西孟庄村、东孟庄村、张洼村、史家沟村、涧西村、南嘴村、上汤沟村、刘庄村、崔沟村、涧东村、杨庄村、桑洼村、张嘴村、石庄村、雷山村、油坊头村、元圪套村、沟北头村、关沟村、下汤沟村、岩山村、祝庄村、贾庄村、后尖庄村、前尖庄村、王庄村、元沟村、北杨村、焦庄村、钱沟村、后刘庄村、上河村、小石庄村、寨上庄村、耿沟村、卫山村、芹菜沟村、西坡村、马吉岭村。镇政府驻。
附:原槐树乡位于孟州市西北岭区,东、南、西三面分别与东小仇、西虢、石庄相邻,北与赵和乡和济源市轵城乡接壤。过去是个路口叫槐树口,有集市于此,1954年始以槐树命名槐树乡,辖汤庙、刘庄东西孟庄,1958年并成槐树乡。总面积34.4平方千米,3200户,11950人。辖汤庙、史农沟、杨洼、刘庄、西孟庄、东孟庄、张洼、张咀、涧东、涧西、崔沟、燕沟、桑洼、龙台、杨庄、毛庄、南嘴和汤沟18个行政村。
附:原石庄乡位于孟州市西部的北邙山腹地,西北与济源市的坡头乡、轵城乡为邻,南与洛阳市吉利区接壤,东与槐树乡隔沟相望。总面积36平方千米,2700户,10500人。辖石庄、雷山、油坊头、袁圪套、沟北头、关沟、下汤沟、岩山、祝庄、贾庄、前尖庄、后尖庄、西王庄、源沟、北杨村、焦庄、钱沟、后刘庄、上河、小石庄、寨上庄、卫山、耿沟、芹菜沟、西坡、马吉岭等26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孟州古称孟涂国,《河南通志》记载:“唐古为孟涂国”,虞舜分卫水为并州,此属并。禹王导河积石又东至于孟津,即此。武王伐纣会诸侯歃血于孟津,故后有盟津之称。
春秋属晋,为河阳。战国属魏,为河雍。秦置河雍县。汉武置河阳县,属河内郡。新改河亭。东汉复治,三国魏、晋因之。元魏为河阳县,属河内郡,后为北中府。高齐废县为为河阳关。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河阳县,属河内郡。唐初为大基层,寻复河阳,属孟州。五代因之。宋,孟州置河阳三城节度使。政和二年(1112年),属济源郡。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孟州因河患,北向十五里筑今城为上孟州,原城为下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元宪宗八年(1254年),迁上孟州,属怀庆路。
明洪武十年(1377)改州为县,始称孟县,属怀庆府。清因之。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属河南省河北道,后改豫北道。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河南省,后改属河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7月8日解放后,建立孟县人民政府,属太岳行署四专区。1949年8月15日平原省成立,属平原省新乡专署。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54年为孟县人民委员会。仍属新乡专区。1967年12月30日为孟县革命委员会,属新乡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复孟县人民政府,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18日,划属焦作市。
1996年6月撤县设市(4月2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6]30号文件批复)。
2000年,孟州市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会昌街道、大定街道、城关镇、西虢镇、东小仇镇、缑村镇、南庄镇、化工镇、城伯镇、谷旦镇、槐树乡、赵和乡、石庄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354302人,其中:大定街道 21976人、会昌街道 30265人、城关镇 26620人、化工镇 35522人、南庄镇 38853人、缑村镇 31082人、城伯镇 32535人、谷旦镇 36624人、东小仇镇 18900人、西虢镇 35257人、赵和乡 23985人、槐树乡 12146人、石庄乡 10537人。
孟州市原辖13个乡镇办事处,273个行政村。2005年,孟州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石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槐树乡管辖,槐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辖区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撤销赵和乡、东小仇镇,新设置赵和镇,辖原赵和乡、东小仇镇的行政区域,赵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赵和村;撤销城关镇、缑村镇,成立河雍街道办事处、河阳街道办事处。11月22日,孟州市乡镇机构改革结束,原有的13个乡镇办事处被合并为11个。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孟州市辖4个街道、6个镇、1个乡:河阳街道(新增)、河雍街道(新增)、大定街道、会昌街道;谷旦镇、南庄镇、城伯镇、西虢镇、化工镇、赵和镇;槐树乡。
2021年1月15日,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名单出炉,孟州市上榜。
2020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