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是对外国际经济,外贸是对外贸易金融。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的区别
1、概念不同
国际经济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的均衡化,国家之间的商品、资本、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所形成的经济联系。
贸易金融是银行在贸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它包括贸易结算、贸易融资等基础服务,以及信用担保、保值避险、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
2、课程不同
国际经济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等等,总的来说,这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分支学科,是它的一个下级课程,用经济学来解决某一专业领域里的问题。
金融学主要是研究资金融通的有关问题。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是研究国际间、地域之间的经济贸易的往来。它主要学习以下课程: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与信贷、国际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等。
3、操作和工作内容不同
贸易是有钱有货,是对钱货交易的操作。金融主要是管理钱财,是对金钱的操作管理。国际贸易主要是实践从事经营性的商务活动,是传统意义上的买卖、交易过程。金融主要是幕后操作,对金钱的观察、操作,更加倾向于理论。
保税区外资外贸企业要做加工贸易如何操作
法律分析:外贸企业:专门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或者有专业的外贸团队负责外贸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可以称之为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可以是国有,民营或者外资企业。外贸企业其实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定义。
外资企业: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有国外资本(包括XX)注入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从事注册时所允许的在公司经营范围内的业务。
外贸企业与外资企业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外贸企业说的是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而外资企业则是在企业注册资本中含有国外资本的企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第一条 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外资企业,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保税区内的加工企业是可以办理委外加工的。加工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期6个月。但外贸型的就没有办法在区内用手册办理了。
部分保税区内企业应该可以以自身的名义在区外代理加工贸易的,但加工厂必须到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然后办签一个代理或委托的协议即可。这得询问当地保税区海关,你是否具备这个资格或当地海关是否允许这种做法。
找区外的公司代理也是可以的,但前提还是需要对加工企业进行注册登记。可以将进口货物从保税区走。签的合同应该是你作为外商的合同,如果仅收取工缴费,那还是来料加工合同比较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