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4743亿美元
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5097.7亿美元
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6207.85亿美元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8512.1亿美元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4200亿美元
2006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额高达17606.9亿美元
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大约1.8万亿美元!
08年的还没过完,所以还没统计出
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有多大?
查询途径:
中国海关信息网
相关数据查询网站:
1、国家统计局网站和海关信息网站(官方)
2、国际统计局查询宏观对外贸易数据。
3、海关信息网站查询进出口数据、口岸、进出口量、进出口总额等数据。
4、工信部网站也有相关数据。
5、对外经贸网
登陆网站,可百度搜索统计局、海关信息、工信部,然后点击进入,在最上面导航栏点击统计数据,在年度数据中找到对外经济贸易就可以了查询了。可利用网站的搜索框搜索相关数据。海关信息网则需要输入海关HS编码来查询。页面提供的搜索框搜索。
扩展资料中国对外经贸关系
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全方位发展的对外贸易。中国坚持不分大小、贫富,与所有贸易伙伴发展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了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
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十分重视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目前与中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或经济合作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50个。“大图们倡议”等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合作。
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深入参与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中国强调谈判要有利于贯彻落实多边贸易体制的公平、公正原则,体现多哈回合作为发展回合的目标。
中国在解决与贸易伙伴的争议时兼顾各方利益,求同存异。在协商不能解决争端的情况下,中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与贸易伙伴的贸易争端,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
-中国的对外贸易
吴念鲁 所谓外贸依存度即一国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该比例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约为500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1000亿美元的45%,也就是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其中出口约为260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排世界第七位。从上述数字看,的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当大,同时也说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成绩斐然,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依存关系加深。 但是,我们切不可以被上述数据产生迷惑和误导。因为中国决不是一个外向的国家,更谈不上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如果按该比例来判断分析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由此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和对外经济对策的话,那么必然会引向失误并有可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中国对进出口贸易额的统计以及GDP的统计方法与国外的计算方法存在差异。比如来料加工,在统计上进口方面也算,出口方面也算,有不少属于重复计算,实际上出口就只有一个附加值,此外还有香港转口的问题。又如中国的GDP在计算第三产业时,有许多没有计算上去。另外是否存在一定的汇率因素。 目前,美国的进出口额度占GDP的比例12%,比例虽然不高,但它的进出口总额基本上在世界上都排第一位,它称得上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表明美国经济实力的雄厚。同时也表明,美国经济的重心在国内,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消费,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 那么中国的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究竟是多少?究竟什么比例能真正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这对中国制定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中国的主要市场在国内。为什么跨国公司青睐中国12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他人对中国投资也好,扩大商品贸易也好,加大技术人员交流也好,其目的都想从这个市场中获取利益和回报。因此,我们决不能被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一半的数字所迷惑误导,从而过分强调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过分着重外贸出口对拉动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我们仍然应该立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内的广大市场。当前应加强扩大内需的力度,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的机会,加快电子信息高新科技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有些国际组织按着他们的统计方法,认为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也就只有11%—12%,认为中国实际对外开放程度比目前的数字要低得多。我认为,这个比例大体是符合中国现实状况的。当然,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值得认真研究。总之我们应该重视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研究,得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比例。至少我们应该了解当前中国的数据与发达国家的统计存在哪些差异,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出的,要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