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稳定,多刷新几次就好了
浙江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是旨在帮助外向型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信息平台、交流平台、资源平台、引流平台和服务对接平台。浙江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秉承“让外贸服务更便捷!”的服务理念,以“互联网+”和“+互联网”创新外贸服务,借助“移动APP(微信)和PC端平台”,为外向型企业开展外贸预警、外贸管理、外贸促进和数据服务等服务内容。浙江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资源共享、服务集成、抱团营销、平台引流等方式创新外贸出口新手段,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力争提升浙货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提升外向型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浙江省进口贸易的优势 问题及特点
杭州海关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2月,浙江省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0.7亿美元,同比增长51%,外贸增速高出全国外贸平均增速19.4个百分点,居沿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位。其中,出口194.4亿美元,增长56.9%;进口66.3亿美元,同比增长36%,进、出口增速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4个百分点,继续“领跑”全国。
海关统计专家表示:由于全国进、出口增速存在差异(前两个月,全国出口平均增速为41.5%,进口平均增速为20.6%),浙江省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虽同为15.4个百分点,所代表的经济意义却不可等量齐观:仔细算来,前两月浙江省出口增速比全国出口平均增速快37%,而进口增速却比全国进口平均增速快了75%,这说明浙江省进口发展的“步子”迈得比出口大,外贸格局正朝着收支平衡的良性方向发展。
浙江外贸发展的“好”还表现在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上。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月浙江省初级产品进口增速大幅下滑、工业制成品进口快速增长。1-2月,浙江省进口铁矿砂、煤、原油等初级产品11.3亿美元,增长14.5%,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3.5个百分点;同期,浙江省进口工业制成品55亿美元,增长41.4%,高出全省进口增速5.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集成电路4.5亿美元,增长90.4%。
专家表示,进口的快速增长对于浙江省外贸“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浙江省是市场大省、资源小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供应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进口省内、国内短缺的原材料、能源,是解决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而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零部件,则有助于提高浙江省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有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进口的强势拉动,使得浙江省外贸顺差占全国的比重大幅下降。今年头两月,浙江省实现外贸顺差12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62.1%降到了目前32.3%,降幅达到48%。其中,2月份浙江省外贸顺差65.7亿美元,在全国外贸顺差总额中的占比进一步下降到27.6%。
一般贸易成为浙江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
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民营企业出口跃居对外贸易主力。
传统出口市场进一步巩固,新兴市场逐步开拓。
出口增长实现了以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