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届广交会是在2018年10月15日。
2018年10月15日,第124届广交会开幕。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1957年创办的广交会,打开了新中国对外交往的大门,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览面积达到118.5万平米,展位总数60645个,境内外参展企业超过25000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品牌展位进一步增加,较上一次品牌展位评审增长了3.2%,企业达到2297家;结构继续优化,既保留了一批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的老品牌企业,又吸纳了一批新兴企业,品牌企业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2、展区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扩大了家电、餐厨、家居等展区,设置多功能的展览现场活动区域,在各展区深入推进展品的专业化分区。
3、继续提升多功能综合平台作用。通过智慧广交会的建设,打造智慧服务、预展平台、供采对接、广交会认证、企业推广、智慧商旅六大核心业务模式,全面提升全渠道、一站式、线上线下同步服务的水平。为展客商提供涵盖展前、展中、展后的智能化、全天候的外贸促进平台。
4、论坛的功能进一步加强。本届广交会将举办20场高品质会议论坛,比如将在第一期举办广交会国际贸易发展论坛,第三期举办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年秋季)解读发布会等等,为展客商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平台。
2018年11月4日,第124届广交会闭幕,本届广交会共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89812名采购商到会,累计出口成交2064.94亿元,均同比下降1%左右。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成交96.3亿美元,增长2.7%,占总成交额的32.3%。
扩展资料:
广交会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在美国提议下,一个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在巴黎秘密成立;1951年,美国又操控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提案。
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对此坚定不移。因此,在近临港澳、有着悠久对外贸易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广州创办广交会,成为不二选择。
1957年4月在广州创办的广交会最早称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周恩来总理提议简称为广交会。
广交会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
广交会历经61年改革创新发展,经受各种严峻考验从未中断,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展示了中国形象和发展成就,是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质平台,是贯彻实施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引导示范基地。
已成为中国外贸第一促进平台,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截至第123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约13237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42万人次。
目前,每届广交会展览规模达118.5万平方米,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5万家,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万名境外采购商与会。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