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么触网、要么死亡的互联网时代,海尔作为国内外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海尔公司 2000 年 3 月开始与 SAP 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 ERP 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 BBP 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通过 BBP 交易平台,每月接到 6000 多销售订单,定制产品品种逾 7000 个,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15 万种。新物流体系降低呆滞物资 73 . 8 %,库存占压资金减少 67 %。 通过与 SAP 公司的合作,海尔成为国内首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中心。
SAP 主要帮助海尔完善其物流体系,即利用 SAP 物流管理系统搭建一个面对供应商的 BBP 采购平台,它能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分供方,为海尔创造新的利润源泉。如今,海尔特色物流管理的 “ 一流三网 ” 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 “ 一流 ” 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 “ 三网 ” 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 三网 ” 同步运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在 CNNIC 最新的网站排名中 , 海尔网站名列中国工业网站第一名。以高科技、高质量产品而闻名的海尔集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与开发,不断推出高科技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要,海尔正以自己的实力与真诚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世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创造新的互联网神话。
五、案例评析:
海尔网络营销特色是 “ 一流三网 ” ,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 、 为订单而采购,消灭库存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 6000 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 7000 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15 万余种。新的物流体系将呆滞物资降低了 73 . 8 %,仓库面积减少了 50 %,库存资金减少了 67 %。
2 、双赢,赢得全球供应链网络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 2336 家优化至 978 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了 20 %,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 32 . 5 %
3 、实现三个 JIT ( just in time 即时),即 JIT 采购、 JIT 配送和 JIT 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
目前通过海尔的 BBP 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 JIT 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 ERP 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板管理 4 小时送料到工位,实现 JIT 配送;生产部门按照 B2B 、 B2C 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目前海尔在中心城市实现 8 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 24 小时配送到位,全国 4 天以内到位海尔物流每年的采购额达到数百亿元,所有的物资是按定单采购。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
2、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o
海尔物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先后引进了GE、爱默生、BASF、DOW等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海尔的供应商,实施并行工程,使一批国际化大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加快开发速度。另外建成开发区和胶州国际化工业园,爱默生等国际化供应商在此投资建厂,不但将最先进的技术带给海尔,也加快了定单的响应速度。
3、JIT速度实现同步流程。
%N/|D$H$R 由于先进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
4、计算机连接新经济。
2000年10月份,海尔ERP上线,B2B电子采购平台投入使用,在该平台上,供应商能够接收定单、查询库存与配额、招标竞价、网上支付、信息交流,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公平、互动与双赢。
怎样查询海尔物流的运单
中二是冰箱生产工厂,在黄岛海尔园!事业部与本部同属海尔,只是分工不同,本部负责企划、开发、销售等等终端流程。事业部负责生产!如果你喜欢行政和HR,最好方向是本部,也就是青岛海尔园,一旦入职,想调转机会并不是特别多!工厂的工作可分质量和订单,质量负责生产工艺,订单负责订单物料管理等!就个人而言,还是本部好,接触的都是大领导,机会肯定要比在工厂熬着强!
海尔是怎么打开国外市场的?
1:进入对应的官方网站,输入单号查询。如ems单号查询可以使用 ems /
2:快递100查询, kuaidi100 /输入单号即可。
3:百度搜索“快递查询”,在结果页中选择合适的查询工具。
注意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尽量使用官方网站。
海尔物流(Haier's Logistic) 成立于1999年,依托海尔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及海尔集团的强大资源网络构建海尔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综合物流集成服务,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海尔物流JIT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推行VMI模式,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目前,JIT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
海尔物流JIT配送管理体系:提高原材料配送的效率,“革传统仓库管理的命”,通过建立了两个现代智能化的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及利用ERP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对库存进行控制,实现JIT配送模式。从物流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料搬运机械化,到车间物料配送的“看板”管理系统、定置管理系统、物耗监测和补充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管理目标。
目前,JIT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先进的JIT采购及配送管理体系、丰富的实践运作经验、强大的信息系统,海尔JIT采购配送中心将打造出新时代的采购配送流程。
海尔集团在发展海尔物流时有哪些举措
海尔不依靠政府补贴,不低价出口,而是坚持出口创牌,他们每到一个国家,会认真调研市场,与当地融合。比如在巴基斯坦,海尔就开发了一次能洗15件长袍的洗衣机,以及能够应对当地电压不稳状况的产品,甚至海尔的标准还成为当地的标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加入WTO,很多企业响应中央号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后非常困难,又退回来继续做订牌。海尔认为走出去不只为创汇,更重要的是创中国自己的品牌。因此海尔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以“先难后易”的思路,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
这一阶段,海尔推行“市场链”管理,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这一管理创新加速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激励员工使其价值取向与用户需求相一致。
美国海尔大厦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街,这幢建筑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了海尔在美国的总部。
扩展资料
海尔集团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踏准时代的节拍,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型企业 ,连续两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 。201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达2661亿元,同比增长10%;全球利税总额突破331亿元,同比增长10%;生态收入达151亿元,同比增长75%? 。
海尔拥有上市公司4家,孵化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23家? ,在全球设立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 ,108个营销中心和14万+销售网络? ,拥有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Candy、卡奥斯COSMOPlat? ?、日日顺、盈康一生、海尔生物医疗? 、海纳云? ?、海创汇? 、海尔兄弟等众多生态品牌和新物种 。
海尔连续十一年稳居欧睿国际世界家电第一品牌 ,子公司海尔智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 和《财富》最受赞赏公司 ,旗下新物种卡奥斯COSMOPlat,在工信部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排名榜首,被ISO、IEEE、IEC三大国际标准组织指定牵头制定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国际标准。物联网时代,海尔生态品牌和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正在实现全球引领。
未来,海尔集团将继续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建设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物联网生态圈,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智慧生活。
海尔
也同样会遇到如何降低成本的问题。以彩电为例,海尔虽然没有参与价格战,但
是,并不等于海尔没有成本问题、没有价格方面的问题。因此,从基本层面上,
和其他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一样,海尔发展物流首先是为了降低成本。从更高层面
上,海尔物流更重要的是海尔国际化的需要、是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是实现电子
商务的需要,等等,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海尔自己发展物流,还是购买第三方物
流。海尔选择了首先自己发展物流的道路。
那么,海尔为什么自己发展物流呢?
由于海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物流界十分关注着海尔物流的发展,对海尔发
展物流也是众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像海尔、TCL、美的、科龙,都号称要拿出几个亿出来自己
做物流,把自己的分销网络改造一下就变成物流网络,物流分销相互支持,它们
的想法很简单,或者有些天真。理由是,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比如海尔在
制造上做得最好,必须要达到10 分;那么物流不是海尔的核心能力,在知识和
资源方面都不是最好,因此,能达到8分就不错了。如果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
做,情况就不一样了。它有知识和经验,而且能100%地专注,100%地投入。
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国内的第三方物流尚未成熟,无论是第三方物流,还
是第四方物流,在中国发展尚需时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
造业企业发展物流也是一种必然,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或者说出于无奈,
大型制造业企业自己发展物流,海尔自己发展物流也是出于无奈。
首先,物流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供应链条件下的物流,
不能认为物流无所不包,物流总有能够做的部分和不能够做的部分。
如果物流无限延伸就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比如,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
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等。海尔的物流是从源头做起、
从采购做起,因此,出于商业考虑,海尔开始自己做__________物流无可厚非。
尽管在海尔“三个转移”的思路中提出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产
业方向,但是,海尔目前仍然是一个制造企业,因此,海尔不能象有些国外的跨
国公司那样,把生产和分销全部外包出去,当然,如果全部外包出去就不需要更
多的物流。如果海尔也将自己的生产部分外包出去,那么,起码可以省去物流中
的采购部分,但是,目前国内的工业基础,不允许海尔全面外包。海尔从制造业
向服务业转移还需要一个过程,海尔还需要生产,只要海尔需要生产就需要采购、
运输、库存管理等物流。
企业外部物流可以外包,但是企业内部的物流也外包吗?显然,在目前条件
下是不现实的,首先是没有哪个企业有能力为海尔做物流。以用于国际市场的国
际采购为例,由于外贸和外汇制度,中间环节必然产生关税,这样,就会占用更
多的资金,就会加大成本,即便不是,国内的供应商能够独立完成国际采购的商
流和物流并且可以在网上交易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国内一些物流企业希望为海
尔做物流,供应链下游的可以做,在供应链上游,比如,在国际采购方面,短期
内,海尔自身采购的优势是无法取代的,海尔就必须自己发展物流,至少内部的
物流必须自己实现。
中国的大型企业和在中国本地化的外国知名企业不同,来自发达国家的企业
拥有物流方面的人才和经验,事实上,一些国内的物流企业正是在国外大型跨国
公司的教授下发展起来的。而国内的企业没有,海尔也不例外,在发展物流之前,
海尔也没有物流人才和经验,如果海尔自己不搞物流,那么,海尔的物流就会和
许多中国企业一样停留在概念上,就不会培养人才,就不会积累经验,不论内部
和外部的物流都谈不上,购买物流作为一种产品、服务或者解决方案和其他事物
没有什么不同,企业作为购买者或者用户首先必须真正了解物流,如果海尔的物
流只秓?苚?V誳停留在企业领导的口头上、书面上,那么,就是社会上的其他企业可以为其
提供物流服务了,海尔也没有能力购买和享用。
从道理上讲,海尔物流应当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是,事实上很可能是没
有哪个企业能够或者愿意承担海尔所要求的物流。为什么这样说呢?看一看海尔
已经建设的物流设施,大家就一目了然了,想必国内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按照海尔
的水准为其做物流。
四,物流是海尔的竞争力
在初级竞争的条件下,商品竞争的要素主要是价格和质量,企业通过价格可
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通过质量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建立品牌。在这个时期,除
了特殊商品外,对于一般商品,用户对时间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是,目前的
市场竞争进入了更高的阶段,除了价格质量之外,还涉及到服务,送货、维修等
上门服务是否及时,这就涉及到物流。
在目前的条件下,信息经济也好、新经济也罢,首先是品牌,既要保证用户
获得物美价廉或物有所值的商品,同时,又要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甚
至不能早也不能晚)内送到用户指定的地点以及后期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也有
时间的问题),也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吸引用户,企业才能提高竞争力。
在中国市场上,汇集了众多的家用电器品牌,有本土的,有国外的,在众多
的企业和产品中,海尔的技术是不是最先进的?海尔产品的质量是不是最好的?
海尔产品的价格是不是最低的?不是,或者不全是,然而,海尔却能够鹤立鸡群。
为什么?这就涉及到什么是竞争力?
100%的出厂合格率,不能保证100%的出售合格率,不能保证100%的使用合
格率。任何一个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商品出现问题是很正
常,问题的关键是用户遇到了问题怎么办?
许多消费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知道找
谁?知道找谁了,打不通电话,打通电话没有人接,找不到人,找到人,迟迟不
能解决,互相推脱,以上现象比比皆是。但是,消费者购买海尔的产品,感觉就
完全不一样(是完全不是绝对)。只要用户购买了海尔的商品,就会及时收到商
品,及时获得服务,用户不久就听到海尔的声音,询问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更
重要的是用户遇到了问题,可以很容易打通海尔服务热线(呼叫中心,CALL
CENTER)的电话,用户就得到答复。这就是海尔的优势,就是海尔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是物流能力的竞争,是速度的竞争。
1997年,在北京市场海尔空调热销,当空调一天销售超过1000台时,安装
人员不足,海尔就空运人员过来安装。一位外商要订购7个集装箱的海尔产品,
要求两天之内发出货物,当时正是周五下午,这意味着给海尔人的时间只有3
小时。订单就是命令,海尔人最后用3个小时办完了通常需要7天才能办完的所
有事情,当晚9点钟,货物全部装上船。一位中东经销商要求一个世界著名的老
牌公司改包装箱,得到的答复是要用6个月。情急之下他找到了海尔,得到的答
复是15 天。15 天后看着如期拿到的新包装箱。2000 年,海尔集团仅仅花了2
个月的时间(国际上的最好纪录是3个月)就开发出海尔“美高美”彩电,创造
了彩电开发的一个奇迹。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海尔的物流,物流已经成为海尔的
一种核心竞争力,物流也决定了速度和成败。
在中国的家用电器市场,价格大战风烟四起,一轮接着一轮的价格站成了“没
完没了”,价格无疑是吸引用户购买的主要因素,但是,单纯通过价格手段,或
者,盲目追求价格而影响质量,那么,企业的发展就进入了怪圈,可能导致恶性
循环。大多数国内企业都不知不觉地进入这个价格误区,但是,海尔却没有“凑
热闹”。
相反,海尔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着自己的分销系统,海尔在
全国建立数十个电话服务中心,向用户提供全天候服务、全方位服务和全免费服
务。这也许是为什么海尔希望在分销系统之上建立物流网络的一个原因。
六,海尔物流规划
物流之所以被称之为“第三利润源泉”是因为这种利润不直观、不容易挖掘。
不仅如此,现代物流是一个高度集成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专业或行业,因此,必
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发展物流,海尔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1,海尔物流调查
在海尔国际化过程中,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海尔不断地认真分析和研究国际
著名跨国公司,特别是《FORTUNE》500 强,通过研究上述企业,海尔认识到,
这些企业都拥有世界一流的物流能力,这些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物流系统向顾客
提供优质服务并获得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海尔对照国际先进企业的物流的管理、
结合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总体战略分析自身的物流现状,找出海尔物流存在的差
距。
通过分析和研究,海尔得出这样的结论:物流是作为一种能力在企业内部定
位的,它对创造顾客价值的一般过程作出贡献。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流作
业被高度集成化,并定位一种核心能力时,就能够对战略优势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事实上,在海尔自身发展历程中,也验证了这个道理。在海尔的经营理念中,
无论是市场观念、名牌战略,还是质量观念、服务理念,所有这些无不贯穿着物
流,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物流都贯穿于各个点,贯穿于海尔供应链的全过
程。
2,海尔物流咨询
海尔聘请物流专家对海尔的物流现状进行诊断;海尔邀请专业物流公司协助
确定海尔物流系统设计方案;海尔成立了物流专家委员会作为物流智囊团,向海
尔介绍最新的物流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
__________3,海尔物流的定位
在分析世界制造业先进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海尔集团将
物流重组提到日程上来,海尔突破了单纯降低成本的概念,将物流重组定位在增
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上来,希望通过物流重组有力地推动海尔的发展。综
合物流能力作为海尔竞争力的一部分应当成为海尔的竞争优势,物流应当成为海
尔的核心竞争力。
4,海尔物流总目标
通过上述工作,海尔确立了物流的发展战略,即在海尔国际化战略指导下,
实施物流重组,使物流能力成为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
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附加价值服务的战略目标。
3,海尔物流机构
组织机构和职能管理是改革的有力保证。海尔成立物流推进本部,统一协调
管理整个海尔集团的物流工作,科学地推进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各事业部
也成立了相关的接口部门,由制造部长牵头,具体实施物流推进本部部署的工作。
开始阶段物流事业推进本部由见习总裁负责,后来又由副总裁负责。
4,海尔物流计划
按照海尔物流的总体战略,制定了详细的中长期实施计划,以确保达到预定
目标和实施效果。
提到物流如何如何?大家就一哄而上都搞物流。事实上,物流并不是想象的
那么容易。
中国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整个物流界如此,每个企业也
不例外,多数企业在发展物流时,或者赶鸭子上架,或者闭门造车,或者矬子里
拔大个儿,或者找几个明白人、找个地方开几天会拿出一个物流规划等等。这样
做会有结果吗?至少不会有理想的或满意的结果。任何一个准备发展物流事业的
企业应当象海尔集团一样首先按照现代的规划思想科学地规划企业的物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