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亏损的做账方法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如企业发生盈利,则做如下相反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公司亏损,应当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及“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核算。企业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该科目借方表示历年累计的亏损,贷方表示企业历年积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润。如果企业年初利润分配科目在借方,说明以前年度亏损,需用本年度结转的利润弥补,弥补后余额仍在借方的说明还有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
库存商品亏损了该怎样结转?若我们购进了3100吨,但其间亏损100吨,销售3000吨,亏损那部分怎么做账?
月末亏损做账方法:
1、月末结转损益,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再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营业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3、还要结转投资收益?
净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的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外账就是用来应付税务局的假账,再高水平的人做的假账都会有问题,都能稽查出来,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是没有多少时间去了解这些的,而专业代账公司,就会与税务搞好关系,想方设法了解税务局工作时划的界限,比如说,某行业某规模的企业,税务局定所得税税负率为1%,那么代账公司在做这种外账时,就会将所得税按收入的1%计算好,再用所得税率倒推利润,这样做出一套外账。
当没有计算好就做账时,会发生入账后出现亏损,企业老亏损是很容易招来税务检查,引来风险,于是就要做调整,他们讨论的就是这种调整,将工资或者招待费减少一些,把净利润控制好,使计算出的所得税,除以收入额得到的税负符合税务局最低控制的税负率,这样这个账就不会引来税务的重点稽查,就能安全过关。
按会计准则是要分不同情况来处理的:
1,如果是采购环节合理损失要视情况而定。
A,采购运输环节合理损耗,成本还是那么多钱,但是单位成本要上升。
B,如果有责任人,应入其他应收款。
C,属于非正常损失(自然灾害等)计入营业外支出
D,原因不明时可以通过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后再作相应处理。
2,如果是入库环节亏损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应计入存货的入账价值。
B,入库以后发生的挑选整理费用、保管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中。
3,如果是期末存货出现盘点亏损也要视情况而定。
A,一般有责任人的,当然要赔偿。
B,没有责任人,属于管理不善的计入管理费用
C,属于非正常损失的(自然灾害等)计入营业外支出
D,如果是生产过程合理损耗,计入生产成本
4,如果是期末存货有减值,也需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