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x(1-所得税率)或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一、净利润概念: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二、利润的会计处理
1、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2、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3、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搜键模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4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世缓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亮枝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如何计算净利润?
净利润率怎么算: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净利润率
1、净利润率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净利润在销售净额中所占的比例,该指标用百分比的形式来反映一家企业的经营效率,通常来说越大越好。这其中净利润由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率决定,而主营业务收入是由公司的销售业绩决定的。
2、净利润率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
二、净利润率的意义
1、可以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变化,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利润增长就业人数和收入也会增加,而净利润下降就业人数和收入会随之减少,利润鼓励人们将储蓄投入有利可图的企业或行业,同时,净利润为经济增长提供最大资金来源。
2、净利润率是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利润在各个时期、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之间都有所不同。
三、怎么看净利润率这个指标
1、一般较低的净利润率,通常是面临激烈价格竞争或者做大宗商品的公司。而较高的净利润率,可以去找出有市场主导地位和较高壁垒的公司。
2、如果没有特别的、有竞争优势的、有差异化的产品,很难维持高净利润率,如果维持高净利润率,会引发行业内竞争对手的扩充产能,造成未来的产能过剩导致整体的净利润率下滑,最终经理一个长周期的去产能的供给侧改革最终达到新的净利润率平衡点如果你发现净利润率无法持续,就需要重新考虑估值。
净利润率怎么算?
进价2元,卖出10元,赚8元,利润率即8/2=400%。
这个即是一般所谓毛利。净利润与毛利润的区别看你怎么算了,有中间成本,隐形成本等,做生意不是简单加减法,如进价2元,卖出10元,这中间可能有仓存,仓存就有成本,另外人工、运输、维护甚至公关等等都是成本。
除开这些所有成本,剩下的即净利润。
中间成本是一个经济术语。
中间成本是指在财政支出项目成为最终产品之前,由于其他经济活动的加入所产生的一切成本。
如建设一项水库工程,也相应地进行了旅游设施的建设,那么,建设、管理和维护旅游设施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是中间成本。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
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如管理层决策失误带来的巨额成本增加、领导的权威失灵造成的上下不一致、信息和指令失真、效率低下等。
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
隐性成本指公司损失使用自身资源(不包括现金)机会的成本。
相对于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而言,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例如,为了进行生产,一个厂商除了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和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之外(这些均属于显成本支出),还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
隐性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企业要取得成本优势,对于隐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更为重要。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扩展资料:
净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这种百分比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利润在各个时期、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之间都有所不同。
在利润较高的企业中,职工可以得到较高的工资和奖金。从利润水平的高低情况,可以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利润增长,就业人数和收入一般也会增加,而利润下降,就业人数和收入也会随之减少。利润鼓励人们将储蓄投入有利可图的企业或行业。
—净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