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跟单
1、阅订单资料
服装接到订单资料后,仔细查看资料是否完整准确。订单资料是跟单员跟进订单的唯一依据,只有完整的资料才能确保跟单的跟进工作。
核对分析资料的具体内容:
a)资料是否完整
b)文字描述是否与款式图一
c)确认面、辅料
d)查看绣印花等其他设计要素
e)了解客户特殊要求
2、制作办单,查办,寄办。
跟单研究订单资料,制作出办单,列出所需的面辅料并配好,交给板房打纸样及做办,做好办后交洗水部洗水,洗回后交板房做后整及查验,技术部核查OK后寄给客户批核。
同时根据办房报用料,整理出用料成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给跟单员,一份留底用于成本核算及订购物料作准备。
a)初办:目的是让客户确认服装的款式造型是否准确、设计风格是否一致,缝制工艺是否达到要求等。生产办可以使用代用面料制作。生产办的数量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定。
b)大货办:是订单生产前客户最后一次确认的样衣,因此大货办制作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用订单中的面、辅料,要求制作的规格全色全码。大货办得到客户的确认后才能进入大货的生产。
c)样办检验细则:主要检验样衣的面辅料材质和颜色、核对款式。检验尺寸规格和包装等。
成品服装的各部分的规格范围必须符合客户的要求的公差范围,款式造型必须依照工艺文件中的款式图和款式描述来逐一核对,缝制工艺的检验。
3、定购大货面、辅料,报价、检验
跟单依照客的定单数量及客提供的资料,计算清楚各物料的用量,并跟进客户直接提供的面,及物料尽快上厂。
香港供料时,跟单向客户索取价格,输进XXXX系统;[没有使用系统的自己打单]
除客户供料外,其他物料原则上由采购部统一采购,跟单员将详细资料交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进行大货面辅料采购。
但某些物料由于货期紧等原因,将由跟单自己采购。
跟单自采购物料,选定、联系供应商,将价格输进系统,打出采购单,交给供应商,告知数量、交货期。
跟单将所有物料的价格输进系统,计算出总价,交组长及总经理批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生产。
大货布料及物料回厂后,大货布由仓库验布员验布,提供验布报告,并需给一份给客。跟单员根据验布报告进行跟进,同时剪疋头布和缩水布。要洗水的要交由洗水部根据客要求去洗水。回厂后由洗水部,分出LOT色办交客批核(有些客户是要求整个布封的疋头布,去批颜色的,并且要求洗前与洗后的,但有些是不用的,根据客人的要求来做,并且要留意布的正反面,中边色差,倒顺毛等等)然后根据做办的用料,初步计算该单的用布量,加裁或缩裁交客户确认,跟单员必须在大货生产前整理好制单资料和物料咭,在裁剪之前分发给相关部门。
物料管理控制:必须做一份物料跟进表,进行追踪。每单物料回厂后,清楚地做好明细登记,并核查物料的规格,数量是否正确,要有处理物料质量和数量分配及物料差异,有物控的能力。节约公司成本,并在大货物料发料前列出一份物料发放表,发给仓库及车间,以作为发料,用料参考,不足的物料,负责追补回,保证生产需要。
审批用料及通知开裁:核实大货物料是否跟报给客人的相同,计算用布量,是否够用.如在有多/少的情况下,问客人是否可缩裁/加裁.遇有绣/印花的,需整理好绣印花样办,核对正确后,才可外发.
二、中期跟单
客户批办OK后,接下来生产大货,首先跟生产部排期,标准办样办返厂后,根据客人的评语,要求和样办,制作大货生产单,交技术部审查。
召集工厂管理人员、QC以及客户QC开产前会议。核对工厂的生产工艺单是否与客户标准一致,核对的重点包括:
面、辅料的材质、颜色是否正确;
款式是否正确
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中,将资料交QC,由QC跟进生产质量监控跟进生产进度,及时做好客户要求与车间生产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遇有客更改资料,需在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关部门,并要保持资料的最新版本,做好签收记录。
发现在未能达到生产计划要求的情况,反映给上级部门,以督促解决,并了解和部门的生产实情,以求完成预定的任务,保证货期和质量.
大货因客观问题需要延期,必需写出廷期原因及廷期后的交货期,与客户商讨,要求尽快回复,需客人出邮件/书面签回。
成品洗水时,必须要车间尽快做几件去洗水,以了解尺寸及洗水效果,同时给客人批核洗水颜色是否OK,确定接受后,方可洗大货。
当成品在总查后发现有太多次品需每件查看,如有轻微的次品挑出可给走货,严重的属于哪个部门的责任去追查该部门的当事人,通知生产厂长。
三、后期跟单
核查包装办:大货包装前,核查包装的第一件包装办,确保物料齐备及包装方法正确后,方可进行包装,如有客要求要批核后再进行大货包装,就需提前包装一件样办给客去批办。
积极准备及配合客户初查,中查,尾查的查货,并且将客户查货信息反馈到各部门。
生产成品后按客要求挑船头办或收货办给客户,目的是让客户预先了解大货的生产情况和订单质量,样办的数量根据客人的要求而定。
并需走货前一星期做好商检资料交报关员做商检,商检需要什么资料,要问明报关员后提供。
客验货合格后,核实走货数量,整理装箱单及出货通知书,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可以安排出货。
资料整理及保存:出货后,整理并保存好有关的生产资料及标准样办,遇有次布及不合格的物料,整理好数据资料报客,以安排退回给客户,修正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以免翻单时不清楚。
注:很多问题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订单都有不同的做法,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及客人要求来.
谁能告诉我服装外贸的详细流程阿?谢谢!!
一、服装企业产品出口的方式
企业在国内加工生产,通过对外贸易向国外出口产品,是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基本方式。产品出口又可以分为间接出口(通过代理人)、直接出口(在国内直接与外商签订合同)和在国外设立经销点或分支机构3种方式。直接出口是贸易的基本方式,也是其他出口方式的基矗(一)间接出口在我国,出口代理人一般是专业外贸公司。就国际上一般经销方式而言,出口代理人也可以是境外的代理人。企业采用间接出口方式的原因有:
(1)不具备进出口经营资格。
(2)刚开始出口产品时,客户资源不足。
(3)对国际市场行情不太了解。
(4)缺少外贸专业人才。间接出口的主要缺点是可能对代理人形成依赖性,不过这种依赖性本身也有专业化分工的含义。
(二)直接出口
当企业具备了直接出口的条件,可以采用与外商签订出口合同的方式出口产品。直接出口的优点是能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出口成本低;缺点是信用风险较大。
(三)在国外设立经销点、分支机构
当企业出口形成相当规模,为了开拓出口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可以采用在国外设立经销点或分支机构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获得较多利润;缺点是投资较大,有较大的风险。
二、进出口经营权具有进出口经营权是企业直接与外商签订进出口合同的必要条件。企业的进出口经营资格按经营范围分成两类:外贸流通经营权和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一)外贸流通经营权
具有外贸流通经营权的企业可以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具有外贸流通经营权可以代理其他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二)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可以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随着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对进出口经营权的授与,逐步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为了加快外贸经营体制改革,促进和规范各类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2001年7月,对外经贸部制定和颁布了《关于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该规定明确了进出口经营资格实行登记和核准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进出口经营资格实行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对申请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资格条件、办理登记核准的程序等都作了规定。
操作实务生产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的资格和程序《关于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对生产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的资格和程序的有关规定如下:(一)、生产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的资格条件(1)企业应具备企业**资格或为依法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榷企业**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
1,找工厂做.找一个大型的,具有自出出口能力的,开发更新能力强的工厂,这样就省去了外贸公司的中间环节,价格更有竞争力.
2,OEM很多工厂都在做.稍微大型的工厂实力很强,只要你提供设计图纸,他们就能给你做出来.
3,流程你别管了.只要你和工厂谈好,在韩国港口提货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