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不同、货币不同、付款方式不同、具体签订的条款不同。
1、主体不同
外销合同是外贸公司与国外客户之间签订的,外贸公司是卖方,国外客户是买方。
内销合同是外贸公司与国内供应商之间签订的,外贸公司是买方,供应商是卖方。
2、货币不同
外销合同是外币结算,如美元,欧元,澳币等
内销合同可以是外币结算(如美元)也可以是人币结算
3、付款方式
外销合同,常用的国际结算一般有三种:付汇,托收,信用证
内销合同,最常用的一般是付汇中的电汇,手续简便,费用少
4、具体签订的条款不同
合同订立的的步骤是:
1、一方当事人发出希望订立合同的要约;
2、受要约人作出同意订立合同的承诺;
3、当事人之间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
4、自各当事人签字盖章后合同成立。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请问做外贸的兄弟,内贸也顺便做做的吗?
进货时(外贸型无内销的公司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一批货物一样按增值税17%交税。
报表如何做:
增值税报表一:填开具的其他普通发票的发票份数和不含税金额。
其他报表跟平时的一样。
问题补充:
很感谢两位,我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但是不能开局增值税票 只能开局商业普通发票,那税率还是17吗?我总是觉得应该是4吧?
销售货物按增值税17%交税。
如何从以前的外贸转成内贸啊?
分类: 商业/理财 >> 贸易
问题描述:
做外贸的兄弟们如果碰到了国内客户(国内经销商、进出口商等),也可以顺便做做,还是碰到了国内客户就得介绍给公司里专门做内贸的人做?我在一个外贸网站上看到了好货(外贸网站上的东西比内销的恐怕要高档些,毕竟出口的不能太差),我想采购他的货,他卖给我会不会比卖给老外便宜?据说外贸员的提成都是内贸员的两倍,不会把我当老外一样宰吧?
解析:
1.呵呵,这个可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卖的价格,主要不是说你是不是外贸,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买多少货,一个字,量!!数量才是他们关心的,你买的多,人家自然可以卖你低价格,如果买的少,就算是外贸,人家也不会卖他便宜的。
2.至于你说的做外贸的内销做不做的问题,恩,这怎么说,在我们义乌的市场上的话,应该都会做,只是一般以做外贸为主,但内销的去买一般也会卖的,在我们义乌的市场上,价格比较混乱,有的时候外贸价格比内销的更贵,甚至老外买的很多很多,呵呵,当然,这个也是另外回事,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杀猪”,遇上肥羊了。总体来说,我们义乌的市场是外贸价跟内销价基本已经是一致了。当然,也有些人只做外贸,不做内销,因为他们怕内销麻烦,拿几件货,而且内销存在退货的问题,货不好卖或者货有瑕疵什么的,老拿回来换。
3.还有,业务员的提成问题,我也是做外贸的,我们的提成,不是公司给的,是自己拿的,我们的提成多少,主要在于客人买货的量。说真的,像义乌市场发展到如今,同样东西想有价格上相差很大也难。
4.外贸的货可不一定就好!!!这得看出哪里了,我们如今的中国在世界上并不算落后,比中国落后的国家还有很多。对货要求比较好的,只有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像我们义乌市场上,欧美,日本,韩国,台湾这块,都货的质量要求都比较严。而像中东,印度,马来西亚,印尼这样的国家,就比较无所谓的,他们一般只要便宜些就好,货差些无所谓的。
最后教你一招,你就说你是卖给国外的客户,你先说量很大,就说一个柜,先让那边报个价,这样的情况下,他报的价格一定很低,你如果想买的话,后面就说老外怕货不好,先买少点回去试试看,货没问题再追加很大的量。这样,你就可以用很低的价买少量的货。当然,人家未必吃这套,主要看你自己说的像不像了,呵呵。
从“贴牌”代工到自有品牌全流程的服务
做内贸必须有自己的品牌,这既需要专业支持,又需要资金投入,外贸企业往往心中无底,之前都是给国外企业做“贴牌”代工。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渠道和品牌,建立国内营销队伍、打造自己的品牌并非易事。
2.产品设计和知识产权问题
许多外贸企业虽然在产品上有一定的优势,但设计、技术、款式、甚至原材料都是国外厂家的,直接投入市场有知识产权问题。
3.销售渠道的差异
对外贸企业来讲,国内市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既没有销售网络,也不熟悉国内消费者需求。中国外贸企业转做内销,不能再沿用外贸的订单制贸易销售体系,必须主动做品牌、做渠道,从产品提供商向价值提供商转变。内贸市场渠道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外贸企业既缺乏经验,又没有投入的心理准备。
4.销售方式的不同
由于外贸的特点是大批量、少批次,内贸少批量、多批次的特点让外贸企业很不适应。外贸和内贸是完全不同的生意模式,外贸团队做内贸,水土不服。
5.非美元结算问题
不再用美元议价和结算是企业规避汇率损失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改用其他货币计价,尤其是人民币直接结算,涉及买卖双方交易习惯调整的问题。
6.付款方式的风险差异
对外贸易中普遍运用预付款制度、出口信用保险手段,但在国内贸易中,由于存在高额进场费、各种名目的杂费以及动辄几个月的账期,风险很大,增加了外贸企业的担忧。融资和资金回流,内贸比外贸困难得多,慢得多,风险也大得多。
外贸转内贸的市场营销将是重大变革:
首先,客户市场不同,诉求不同,核心产品的定位不同。
国际市场客户更看重质量,国内市场客户更看重价格。这样,在两个市场的产品设计、材质选择,定价,性价比上面都会有所不同。这样的话,在国内外两个不同的市场进行Google AdWords这样的搜索引擎营销广告投放时,关键字的选择就会完全不同。
关键字的选择需要紧扣产品的核心定位和当地客户的喜好和诉求。关键字出价方面也是和产品的定价和覆盖的人群息息相关的。所以这些细节上会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其次,国内和国外不同国家的客户工作时间不同,导致营销广告投放的时间段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