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有关定义
超级BOM依托于工程数据管理中心EDMC(Engineering Data Management Center)系统,通过面向销售端OC系统的订单配置与面向设计端PLM系统的技术数据以及ERP系统之间建立对应的逻辑关系,以实现客户提出完整的配置需求后,ERP自动生成BOM方便生产配发物料、流水线工序管理作业以及财务核算,如图1所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超级BOM的构成与原理,引入几个特定名词:产品族、模块、模块值、配置项、配置值、相关性。
1)产品族:一组具有相似外形和基本构造特征(包含发动机、变速器、后桥、悬架、骨架等有机组合)的产品。例如,将某12m客车K40D所有公告车型划归为一个产品族:K40D0。
2)模块:构成产品的可配置单元,由一个或多个模块值或者图组按其结构、功能、装配关系组成,代表一个或一组实体,产品族由若干个功能各异的模块组成。
3)模块值:超级BOM结构中的最小可配置单元,模块值中包含设计属性(图纸)、物料(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零部件)。例如,在K40D0中创建了发动机模块,发动机模块下共有11个发动机物料号。而每一个发动机物料号便组成一个模块值。
4)配置项:一组能实现产品族可配置的、相对确定的基本属性。
5)配置值:是向外界展示产品能够具体选择的功能项目,是组成配置项的基本单元。例如,“发动机”便是配置项,“潍柴WP10.336N”为“发动机”下的一个配置值,供销售端选用:
6)相关性:实现配置值与配置值间、配置值与模块值之间相互约束关系的逻辑语句。
1.2 应用原理
超级BOM在EDMC系统**分为销售端与技术端两大部分,如图2所示。
1)面向销售端OC系统的订单配置器,对现有的历史订单中的客户需求进行统计并结合技术人员的归纳总结,整理出一套具有较强通用性的配置清单供客户点选。配置清单分两层:一层为配置项,每个产品族均由约80多个客车功能产品组成;二层为配置值,由一个或者多个具体产品型号提供给客户来选配。配置值与配置值之间,配置值与模块值之间均可能存在约束关系。
2)面向设计端的模块部分是超级BOM的核心。该部分从PLM系统中的数据库中调取相关信息,将汽车零部件按照其功能和装配结构关系进行组合分类,形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由独立的若干模块值组成,每个模块值下有且只有一组能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物料。每一个模块值对应一个选择性逻辑语句,当订单的配置信息传递过来时,系统根据这些逻辑语句,从每个模块下分别选择一个模块值,并将这些模块值下的物料组合成当前订单的订单BOM。
2
超级BOM在EMDC中的功能实现
与普通的BOM相比,超级BOM实现了从订单到BOM的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订单的标准化、设计的模块化、通用化。通过理论及实践,我们在工程数据管理中心EDMC系统中搭建了超级BOM,实现了超级BOM理论的应用。
2.1 EDMC系统中超级BOM的管理
超级BOM的管理是数据库在EDMC中搭建交互的一个过程,主要有零件及零件结构管理、超级BOM结构树管理、配置清单管理、配置值间约束规则管理、模块值选择规则管理等。
零件及零件结构管理、设计BOM管理集中体现了对设计人员的历史设计数据进行总结后将产品族由上而下的模块化后的处理结果。一个产品族的名称可以定义为此产品超级BOM结构树的根节点,结合企业标准建立虚拟分组,并在各分组下悬挂各个模块;一个模块下有一个或多个模块值,每个模块值关联一条选择性逻辑语句;一个模块值下包含一件或多件物料,多件物料为共同实现某一功能而组合在一起;模块值下可以有虚拟层分枝,但树叶层必须为物料。
配置项清单管理是对配置项和配置值的属性进行维护。不同产品族的配置项代码及名称一致,配置项的属性却因产品族的不同而有差异,配置值属性亦有所区别。例如配置项属性有“主要”、“次要”之分,配置值属性有“推荐”、“可选”、“淘汰”等之分。
配置值间约束规则、模块值选择规则为超级BOM的两大逻辑关系组成部分。配置值间约束规则逻辑语句为前提语句,是一种特定的约束关系,指的是配置项和配置值按组合好的分组和先后顺序排列后,靠前的配置值可以对靠后配置值进行约束。
模块值选择规则是指配置值与模块值间的对应关系,称为选择条件语句。在单车订单BOM中,每个模块下应该有且只能有一个模块值,因此同一模块下的模块值间的选择条件是互相独立的,不能包含重复语句,否则出错将出多余物料。若有模块值作为后期储备,则不需要编写选择条件语句,模块值也就不会出现在订单中;同样,有些模块值默认是必选的,跟配置需求无关,相应的选择条件语句会被设定为“必选”,南一系列符合订单配置需求模块值带出技术结构和物料,从而组成了订单BOM。
2.2 系统数据模拟及同步
完成配置部分及模块部分的所有搭建检查无误后,则通过系统接口发布超级BOM到ERP系统及销售端OC系统。
为了进一步验证超级BOM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在EDMC中通过模拟器模拟客户选单,经系统运算生成相应的订单BOM,这与实际生产时所产生的订单BOM一致。通过对比检查历史人T BOM订单与系统生成BOM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来不断完善超级BOM的准确性。订单传递到ERP系统中自动生成订单BOM,此订单BOM即可以转化为生产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计划、成本计划等,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及常规的人丁BOM的过程,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订单周期,提高了订单的标准化、设计的模块化及通用化程度。
3
结束语
超级BOM在技术领域,实现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在供应链领域,支持高效、并行、可预测的供应链体系;在财务/管控领域,细化了成本颗粒度;在销售领域,实现按配置销售、定价的前端销售模式。超级BOM 自引入以来,公司在摸索中创建了l0多个产品族,覆盖了营运车系列的大部分主要车型;在近一年的营运车订单统计中,标准化订单率则达6%。目前超级BOM尚有不足之处,城市客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类等由于配置较为复杂,订制化程度相对较高,一直未能覆盖,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请问ERP和BOM分别是什么
po (purchase order,订购单号)
pr (Purchase Request Form 采购申请单,)
外贸中的PO是订单的意思。英文全称是“PURCHASE ORDER”。 就是客户给你下订单时候给卖方发的一张订单,格式各个公司不同,但是基本上要包含买方和卖方公司名称、地址、电话、购买产品具体型号、说明、数量、付款方式等信息。
PR单是购物申请单,一般现在大公司各部门需要买东西,就要填写PR单(购物申请单)。送采购部门去采购
扩展资料:
采购申请单就是ERP系统中,第一步采购物品时提交的单据,采购申请单包括采购申请单基本信息与采购物品基本信息,填写好后需要通过审批才能进一步采购。
采购申请单英文名称(Purchase requisitions)采购申请单是为了采购物品而提出支钱的申请凭证。在此所讲的采购申请单是指在ERP系统中填写的单据,是一种无纸化的采购申请单。
一般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申请到采购部-采购部进行核实-核实通过-采购部向上级通报-相关领导签字-财务付款-采购成功。采购物品后由品质部门验收,验收合作入库。
配置ERP系统模块包括: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应收应付管理)
一般采购申请单由MRP模块产生,由物控部门根据订单的材料分析产生的物料申请单做为依据需求产生,采购单上的材料也因此而有详细的所属订单信息,并且记录所采购之材料用到哪个订单与产品上。
材料申请:
1、有BOM:依BOM做生产需求分析单,查库存,分析材料用量,制订“采购申请单”。
2、无BOM(样品及未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析用量,查库存,制订“采购申表单”。
3、交采购部下采购单。采购单的转入(来源)单据号为采购申请单。
产品申请:
1、有BOM:依BOM分析用量,查库存,制订“采购申请单”。
2、无BOM:直接申请需要的产品,交上级审核批准,交采购部采购产品。
参考资料:
ERP是一个企业的信息汇总!!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信息都在上面!! BOM只是物料清单!!用来查询物料的!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
换言之,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企业资源规划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合理运用已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business practice以及集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
同时,企业处在日新月异的市场机遇、价格和服务水平等的挑战环境中,必须不断改变、改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往仅仅关注于企业内部的流程改善,产品开发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已经不足以面对现时的市场环境。事实说明,处在现代竞争环境的企业要保持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与商业合作伙伴充分协调一以建立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ERP软件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企业内部业务操作合理化,同时运用功能丰富的协作/合作技术collaborative technologies可以帮助企业在跨合作企业群体和贸易伙伴之间提高管理水平,扩展企业竞争空间和提高综合能力。
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丰富的企业竞争手段和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ERP将广阔的网络商机和传统信息系统中的企业资源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企业、客户、供应商、交易商和企业员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透过网站结合在一起。
ERP应用成功的标志是:一、系统运行集成化,软件的运作跨越多个部门;二、业务流程合理化,各级业务部门根据完全优化后的流程重新构建;三、绩效监控动态化,绩效系统能即时反馈以便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管理改善持续化,企业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评价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