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核销了,因此出口的报关单是不是有相应的外汇收入已没办法核对,也不需要每笔进行核对了,因此出口不管样品还是货物,只要有海关的报关单(黄联),就能够申报退税。
扩展资料:
样品,指免费(或向客户收取样品费)送给客户的、用于宣传本企业产品或供客户试用的货物。
样品的出口,有三种模式:
1、一般贸易报关出口;
2、货样广告品报关出口;
3、非报关快递出口。
1、一般贸易报关出口
该业务模式一般是针对向客户收取样品费时采用的,该模式把样品直接作为正常出口货物来操作,出口后可以申请退税。
财税处理:直接确认收入成本、申请出口退税。
采用该模式时需要注意的是,外贸企业如果没有取得样品的进货发票时,不建议采用该模式。因为没有进货发票没法申请退税或免税,直接按一般贸易出口后无法享受退税或免税,只能视同内销征税。
2、货样广告品报关出口
该模式原来叫货样广告A,“海关总署公告2016第37号”将该监管方式改为货样广告品,并取消了货样广告B这一监管方式,自2016年7月1日执行。
货样广告品,监管方式代码为“3010”,全称为“进出口的货样广告品”,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进出口货样广告品。
该模式只适用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不论是否收取外汇都可采用。
对于没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若要出口样品,则只能采用委托模式按一般贸易报关或者直接走非报关快递模式。
按货样广告品报关出口的样品,如果是向客户收取样品费的,可以确认出口收入并申请退税;也可以直接作销售费用,增值税享受免税;如果是免费提供给客户的,则直接确认销售费用,并申报免税。
确认销售费用的,需要注意在企业所得数汇算清缴时视同销售调整收入和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申报免税的,进项税需转出:免税货物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对应的进项需要做转出处理。
3、非报关快递出口
非报关快递出口,指由快递公司报关(集中申报)出口,即海关信息不显示出口企业。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16第19号,自2016年6月1日起,价值在5,000元人民币(不包括运、保、杂费等)及以下的货物(涉及许可证件管制的,需要办理出口退税、出口收汇或者进口付汇的除外)货物可直接走非报关快递。(实务中对此类模式还是沿用以前的货值600美元以下,重量60公斤以下)。
该模式的财税处理:视同内销征收增值税;确认销售费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视同销售调整收入和成本。
真货/正品,由国外的大品牌公司直接提供面料、款式等方面,然后到国内寻找厂家生产。(成本比在国外生产后运过来的要便宜得多,但是,有时候也会被打上MADE IN CHINA的字样,不要以为是外国牌子就不可以中国生产哦,呵呵~)
只要是质量达标了,那么就会变成我们专柜中看到的“正品货”了!!!
原单货,行内人会把这种货称为外贸货的“大儿子”。
“原单货”就是生产三家从不到3%的“计划报废物资”中抠出一点,偷偷加工的成衣。
它和“真货”的唯一区别,不过是“庶出”而已,数量很少,碰着了算你运气。质量还是算不错的,价格便宜,所以这类货通常最受欢迎!
因为色差、漏针、抽丝、脱线、掉纽扣等瑕疵被退货的,以及厂家从品牌提供的计划报废物资中“抠”出一点、偷偷加工的成衣,就是“原单货”。
还有一种“原单货”,是因为种种质量问题,被品牌商拒收的“外转内销”,有时数量颇多,大家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认准,如果是买这类原单货的话,vickiami个人觉得就没有什么必要了,也只能叫做是“准原单货”了!(个人见解)
跟单货,行内人会把这种货称为外贸货的“二儿子”。
原版的面料,搭配一批国内辅料,凑合出原来的款式,这就是“跟单货”。有点像混血儿了。呵呵~
虽然“跟单货”做工马虎点,细节差点,但毕竟与原单货有一样的版型和面料,关键是“血统”相同,这类YY穿上身,大体样子不会变。但是vickiami我觉得穿的人自己是可以感觉出来不同的。
追单货,行内人会把这种货称为外贸货的“小儿子”。
当厂家的原版面料全部用完,外贸货批发老大们又追着他要货,这时候厂家就会生产出这类货了!
谁叫他们手上还有版型,就在国内采购一批类似的面料充数,这就叫“追单货”。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是类货,呵呵,如果不知道的买家总会有种被*了的感觉!
仿单货,行内人会把这种货称为外贸货的“假儿子”。
假儿子“仿单货”也就是质量最差最差的那一种,可以说也是市面上最泛滥的一批。
小商家、小厂家看到各单货横行无敌,也想借此发发财。“仿单”大户只要瞄一眼巴黎时装发布会上的成衣照片,就能仿出来。
现在又瞄准了“韩日单”“杂志”,个人补充一点:特别是“瑞丽”杂志上的服装!
什么是外贸服装
人们喜欢外贸服装,但是不一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外贸服装,根据多位专业人士的说法,新新大致概括了一下外贸服装的特征。所谓外贸服装,是指国内服装生产厂家根据国外来料来样或国外来样、国内选料加工的同时,在完成订单后剩余的那部分产品,包括从面料、规格、花色上看不大出毛病的残次品、多余或节省下来布料私自加工的及国外退货的但无残次的“出口转内销”服装。
这类服装款式规格往往是按照欧美人或者日本、韩国人的喜好,其款式往往超前于国内消费者的眼光,规格也不一定符合国人的身材特点,但是因其独特的外观、良好的面料、精细的做工、相对低廉的价格还是受到了不少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真正的外贸服装一般来源于出口服装生产企业。”一位谙熟外贸服装生意的老板告诉新新,外贸服装款式设计大多由客户提供,面料则根据客户的要求在国内选购或从国外进口。厂家在生产时,往往会比客户要求的数量多出几件,防止因为服装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件额不足,但是这种多加工生产的服装数量不会太多。更多的外贸服装则来自于出口之前经过多道严格的检验淘汰下来的“残次品”,这些服装大多都流向了外贸服装店。
一般,每款都只有2到3件,甚至一件,没有超过5件的。很少发生撞衫的事情哦1呵呵……偶尔有超过5件的,那么肯定存在一些不影响穿着的小瑕疵。希望经营正宗外贸的卖家将这些瑕疵在和商品说明中指出来,告诉买家!这样买家也会更信任啊!
样品: 一批货,最好的衣服其实就是一件,是样品,所谓样
品就是老外来图纸,工厂专门负责打样的技术员选择适
合的最好面料,按照图纸仔细的做出一件样品,快件发给
国外确认,老外检验以后,觉得合格,认为和他们预期的产
品吻合,他们就来料,或者用中国的面料,就开工了
一批货里面样品只有一件,很少很少有两件的时候.样品
虽然用的是国内的面料,但绝对只会比老外后来给的料
子更好,
做工也绝对是一等一的,因为这关系到这批货能不能开
始做,能不能开始赚钱的大问题,所有工厂都不能也不敢
马虎. 当然样品是不走单的,归工厂了
余单孤品: 说白了就是有瑕疵的商品,这样的一批货里有
个4-5件了不得了,老外特别是小日本,检查非常严格,线头有一 点都不行,或者色差,衣服本身没有毛病,只是这一
件和这一批比较,颜色稍微有点深了或者浅了,几乎到了肉眼难以辨别的程度,但是日本的技术员就是专门干这
个的,这样被卡下来的衣服能有4-6件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