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进货台账怎么做 进货台账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进货时间、进货品名、进货规格、进货数量、进货单价、供应商、供应商电话、验收情况、收货人签名、备注栏等海
进货台账制作要点得包含进货产品相关明细。
附注:相关进货台账参考
问题二:食品进货台帐内容怎么填写 食品进货台账应该包含“验收”和“入库”两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由验收记录和入库台梗两本记录构成,有的地方会把出库台账和入库台账合并为出入库台账。具体格式与填写方法如下:
验收记录
应该包含进货日期、品名、生产批号、保质期、规格与数量、供货商及****、验收的项目、验收的结论、验收人等等信息。可以参考下图制作记录表单。
出入库台账
应包含出、入库日期、品名、规格、生产批号、保质期、单位、出入库数量、结存数量、供应商、收(发)货人、验收人等等信息。可以参考下图制作记录表单。
注意事项
1)食品添加剂的验收记录与出入库台账应该单独制作。
2)合格证明文件应该是:生产商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经销商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第三方检验报告,当批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如果是进口原料,应该有卫生证书;如果是生鲜肉类,应该有检验检疫报告;如果是大卖场或者超市自己购买的,应该有发票或者小票。
问题三:食品进货台账怎么填 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
1、各种食品及其原料必须有专人负责采购,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采购食品时必须索证、进货验收并建立台帐。
2、实施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的食品包括:
(1)食品(食用油及食品原料);
(2)食用农产品;
(3)食品添加剂;
(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索证项目。
3、在采购以上食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索证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并留存备查。购物凭证包括发票、收据、供货清单、信誉卡等。
4、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应查验食品是否有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得采购。
5、采购生猪肉应查验是否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并查验检疫合格证明;采购其他肉类也应查验检疫合格证明。不得采购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
6、从固定供货商或供货基地采购食品的,应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供货商或供货基地应签订采购供货合同并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7、餐饮业经营者应实施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在食品入库或使用前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进行台账记录。
台账应如实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等内容。
8、妥善保管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验收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使用完毕后6个月。
卫生质量和来源证明资料粘贴处可以张贴的资料如:销售方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企业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检验合格报告或检验合格证).所有资料请从10月08日开始填写.
问题四:食品进货验收台账怎么填 100g/袋 以此类推,详见产品包装
问题五:进货台账的查验或检验信息怎么写 根据食品法相关标准,再根据你实际进货种类可以量身定做进货检验台账表单。
文具店有卖相关台账报表,但是不一定适合你,最好自己定做的,相符合的表单最好
问题六:食品进货台账中执照许可证件怎么填 食品进货台账中“执照许可证件”一般是填上游供应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号码。
问题七:请问下食品进货台账的工商营业执照一栏怎么填 个体户台账本是工商给的,去当地工商所(就是你办营业执照那个所要一本台账去)按照那个填就行(一般工商的人会教你怎么填的) 他们要求每次进货都填,没有必要那么认真 隔三差五的填点就搐,不要隔太久一般2-3天一次;实在没有的话去书店看看能不能买到
问题八:怎样做采购台帐 采购台账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做采购,建议你做下,采购资源台账,原材料价格台账,产品价格成本分析台账,供应商设备能力台账,对标台账,三情分析,成本项目台账等等
问题九:幼儿园食堂进货台账怎么填 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建议你去当地食品与药品卫生局拿他们统一规定的表格,并问询具体填写办法。我们当时自己做的台账和他们要求的不一样,最后要求我们重新抄一遍……还是给钱了的事。
问题十:什么是进货台账? 工商要求提供的,要办理营业执照那些需要的,这个要体现金额吗啊?回答:进货台帐一般是只计数量不计金额的,但你是工商要的那就要去问一下他们了,要你就加上去。如果加上金额,那么你今后货物发出时计算的价格一般要采用加权平均法的。追问:你那边有台账的格式吗,能发一份给我吗?回答:
外贸交货条款怎么填
1、辅导期的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应该填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待抵扣一栏的24、25行,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额也是在此填写(包括正式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进项税额)。辅导期的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内销部分等待稽核比对结果回来后可以放到到附表二的第3行抵扣,而出口部分进项税不能列入第3行,等税务部门退税时直接从帐上划转,但是这样回造成账目与申报表不相符。这是现阶段税务部门的填表要求,主要是为了区分出口货物和内销货物进项税额,以便在出口货物发生外销退回转为内销时,界定应转入内销时抵扣的进项税。
2、申报表附表二24、25行填写后,会在下期跳到23行,就是你所说的“本期认证单未取得稽核相符结果而未申报抵扣”这栏,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填写“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这栏,因为如果填写了,会造成多缴税款。税务部门这样要求自然造成你的申报表和账目是不平的,他们只是要求你在帐上做处理,不要求你在申报表上做处理,这就是税务征收所、出口退税科的工作脱节所制。
在做凭证的时候: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金-进项税待抵扣
17
贷:银行存款
117
在购进货物时,应直接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以前在清理三角债时,有一条税法规定:未付款不得抵扣进项税。那时是先将进项税放入待抵扣科目,不过已经早就取消了这项规定,所以在帐上早就没有了“待抵扣进项税”这个科目。由于现在申报填写的要求,在申报表上起用了这个栏目(附表二待抵扣栏)。最初只适用于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的填写,现在延伸到所有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都在此填列。
确认收入和结转库存成本凭证略
借:其他应收款
13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
(增值税是多栏式日记账,在贷方设有出口退税,在出口退税科确认应退税额时,作此相应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4
后面的两个分录只能在帐上反映,在申报表上反映不出来,应交税金帐目余额和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是不相符的,这就是让你困惑的原因。上面说过了,不填写“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这栏,因为这行是会在申报表主表的第14行反映的,你所有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都没在申报表主表的第12行进项税额一栏反映出来,何谈转出呢?如果填写会造成多缴税款。
3、在申报表上填写出口收入时,工业企业填写在申报表主表的第7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外贸企业填写在第8行免税货物销售额(税务部门要求)。我个人认为不论工业、商业的出口收入都应该填写在第7行,因为工业企业享受的是“免、抵、退”税的办法,外贸企业享受的“先征后退”即“免、退”税的办法,都是出口收入只是享受政策不一样,在填写申报表时填写在第7行,很容易区分工业和商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外贸企业填写在主表第8行就不一样了,因为第8行反映的是“免税货物销售额”,这里所指的是享受政策免税的货物和劳务,是政策减免而不是出口减免,免税货物销售额在申报时是需要征前审核的,出口销售额只需要出口后到出口退税部门备案即可。
我是北京的,在增值税纳税申报上,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有可能在征前审核和备案制度上是有出入的。
国际贸易合同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对象;2、价格;3、品质;4、供货期;5、标记;6、支付;7、保证和索赔;8、发货通知;9、冲裁;10、不可抗力条款;11、其他条件;12、双方法定地址;13、运输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十一条国家可以对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实行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只能由经授权的企业经营;但是,国家允许部分数量的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由非授权企业经营的除外。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的货物和经授权经营企业的目录,由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确定、调整并公布。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擅自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的货物的,海关不予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