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顾名思义,就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将事前出口货物买卖所缴纳的税费按照法定流程又退换给缴纳人的程序。那么,究竟出口税率是怎么算呢?接下来就由为您介绍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一、出口税率是怎么算
出口退税的计算标准如下:
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
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出口退税计算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和退税率。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由于加工后的货物是分次出口的,核销期很长,很难具体确定哪一次出口货物该抵减多少退税额。因此,一般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在开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后,从企业应退税款中扣除。
有关说明:
1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2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的两种办法确定,即国家公布的当日牌价或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计算方法一旦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更改。
3企业实际销售收入与出口货物报送但、外汇核销单上记载的金额不一致时,税务机关按金额大的征税,按出口货物报关单上记载的金额退税。
4应纳税额小于零的,结转下期抵减应交税额。
二、外贸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怎样进行
1、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时,按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原材料/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出口货物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当期应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当期免抵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4、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三、一般退免税货物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2、必须报关离境,对出口到出口加工区货物也视同报关离境;
3、必须在财务上做销售;
4、必须收汇并已核销。
关于出口退税的计算,不同的贸易方式有不同的计算标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纳税人外贸企业的所得税率是多少
1,外贸企业经营内销,和正常销售一样,计算销项税和进项税,如果经营的应税消费品,还需要缴纳消费税。
2,外贸企业出口免税产品,不计算销项税,同时,实行“免、抵、退”,要计算应退税额,可以抵扣进项税。缴纳关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一般纳税人外贸企业所得税的适用税率与应纳税额有关联,规定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33%
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内的适用税率为18%
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至1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7%
外贸企业由于实施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后因汇率并轨、汇率变动发生汇兑损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按照直线法在5年内转入应纳税所得额。
为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通知如下: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一般纳税人外贸企业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