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能够和对方约见是业务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在约见后进行成功的谈判,进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1、铺垫 开场寒暄过后最好是以问询他们的业务作为你们展开话题的开端,比如他是做培训的、卖电脑的、做房产的、美容的等等等等~~,你可以先问一下他们的销售对象情况(要认真详细的,不要醉翁之意不在酒),然后告诉他你有很多的客户,有的可能需要,可以帮忙推荐一下他们的项目。同时索要资料,先要认真的看一下,再问一些相关的问题,然后把资料装进你的包里,告诉他如果有消息就马上通知他。这样做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很认真的听你讲你的产品。重点就是:抛线钓鱼,钩上一定要有饵! 2、运用幽默 在和对方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适宜的插入幽默话题,这样有助于创造沟通的融洽氛围,不要一直一本正经的谈,始终处于双方谈判的对立立场。比如,我上次和一个没见过面的客户通过电话第一次交流,我说你可以到北京我们总部来看看啊,他说我刚好前几天去了北京!我马上说,那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呢,我好请您吃饭!他说,那时我怎么知道你的电话啊?!我说,呵呵,对呀,那时我们还不认识呢!那下次来我就一定请您,把这顿饭补上,然后双方都哈哈大笑~~~ 重点就是:短时间迅速拉近距离,成为朋友! 3、听完再说 很多的销售人员往往是这样,客户刚提完个问题就马上接过话题尽力解释,但这样你会发现,你回答完了,他马上会有第二个问题出现,你再解释,如此延续~~~~,最后客户没问题了,基本就是这样结尾:“我再考虑考虑吧”,就会进入他觉得还应该有问题的,只是当时可能想不起来的状态。所以,在和客户沟通时记住,让客户把想问的问题全都讲完(哪怕他说的是错的或是对你公司误解的东西),在这过程中你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考虑回答方式。然后你说:“您还有问题吗?”好,您看您比较关心的是:1、+++2、++++3、+++,然后一一做回答。如果你是在电话沟通,就在听的过程中把客户的问题一一记在本子上。重点就是:把客户问题打包解决,而不是一条一条,疲于应付。 4、以退为进 很销售人员在给客户介绍产品或项目的时候,往往想方设法把东西讲的越完美越好,生怕有什么漏洞,这样反而更会让对方怀疑,因为对方了解你的产品不单单是想知道他的好处和优势,也抱着为发现你的产品不足的态度,以尽量减少风险。所以,你可以适当的说出你们无关紧要的不足方面,使客户觉得你很实在,也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但在介绍你们不足的同时一定潜移默化的把这个产品才是最适合他的意思表达出来、传递过去!重点就是:能抛出去,就要能收回来! 5、关注决策者,兼顾陪同者 很多人在沟通谈判时,往往只会盯住有决策权的人,只和他一人聊,常常忽视对方身边的陪同人员,这样做,会让对方身边的人感到无事可做,从而不会认真听你讲话,当结束后决策者征求他们意见的时候,他们却说不出所以然或是干脆不支持,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当你在和决策者谈话的时候一定时不时和他身边的人聊几句或是关心他们一下。这样做无形当中就把他们拉到你这一边了,之后可能会成为你的泛支持者。重点就是:争取群众支持!
1) 外贸谈判面谈前的准备工作:
a) 客户调查。主要是弄清对方的资信情况。即客户的信誉,资金等。
b) 商品调研。主要了解客户对商品的要求、价格、运费等。
c) 谈判方案。根据对方可能提出的和接受的条件,以及我方认定的最高可接受的交易条件和最低可让步的界限,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行情的发展趋势,制定几套谈判方案,并做好比价准备工作。
d) 谈判成员。主谈人必须是精通外贸和专业技术的人才。
2) 外贸谈判技巧:
a) 谈判主题要明确,在谈判中逐步推向预定的谈判目标。
b) 谈判开始以贯彻我方的草案为依据。
c) 搞清对方意图。
d) 分析对方的条件,那些可以同意,那些不可以同意。
3) 外商谈判风格种种:
a) 日本:日商很注重面对面地接触洽谈,不习惯电报、电传、电话式的联系。如果中间人有一定的地位,经其介绍与日商面对面地洽谈后,效果会更好。日商很重视人际关系。在结识之初,如果用点头或轻度鞠躬致意,在日本会收到比握手更好的效果。日本人经常说的“哈伊”,只表示他听明白了你说的话,不表示他同意你的意见。你不要误解为他答应你什么了。在商务谈判中,日商很注意对方的感情、语气、语调等细微变化和反应,很会避开正面争执或尴尬局面,会用间接语句来表示不同意你的观点。在没有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前,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同意签约。日本人对外贸易一般多以集体商定为准。他们习惯于搞长期可靠、面面俱到的合同条款商谈,一旦达成协议,习惯于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私下解决问题,不主张到公证机关去解决。
B) 美国:美国人喜欢边吃边谈,一般洽谈商务,最好在吃早餐时开始。同美国人谈生意,不必过多的礼节。美国人一般精力充沛、外向、热情、自信、果断,在贸易谈判中,以取得最大效益为目的。另外,美国人善于讨价还价,并能及其自然地把话题引到这个方面。美国人对包装极感兴趣。谈判时,他们很重视包装。因为在美国,包装对商品的销路十分重要。我的美国朋友就一个包装细小问题和我谈了一个半月。
c) 英国:英国人不像美国人那样,他们对准备工作做的不是很充分,但有自己的特点:讲礼仪,友好,善于交往,并使人感到愉快。同英国人谈生意有三忌:一是不要佩带有条纹的领带,二是不要以英国皇室的私事作为话题,三是不要直称他们是英国人,要说“大不列颠人”,这样会使他们非常高兴。
d) 法国:法国人不喜欢你提过多的个人问题,特别是私事。谈生意时,要尽量避免上面的话题。法国人喜欢用法语作为谈判语言,喜欢先就主要交易条件达成协议,然后才谈合同条文,并在谈判中反复多次地提及交易的全部条款内容。
e) 德国:德国人做事很严谨,很少和你讨价还价,一经出价,就不喜欢再还价了。他们比较缺乏灵活性,不会做出重大让步。德国人注重选择合适的谈判对象,很善于和你一起去解决问题。重视体面,注意形式。对有头衔的商人,一定要称呼他的头衔。另外,见面和告别时要和他们握手。
f) 北欧:(芬兰,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一些国家商人比美法商人都文静得多。谈判开始,常沉默不语,听你说完后,才提出他的问题,谈吐坦率,善于发现并抓住能达成生意的机会。看重老牌公司,如果你的公司是成立很久的,一定不要忘了告诉他们。
g) 加拿大:他们商人不喜欢做薄利多销的生意,不喜欢价格变来变去,喜欢长期合作。
h) 澳大利亚:商人喜欢有决策权的人来和他们谈判,不喜欢价格变来变去,价格一旦确定,就不再讨论价格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