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
为了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各国都会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一、出口退税方式详解1、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计算免、抵、退税的基本公式为: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2、增值税的核算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用扣税法,即将当期销项税客抵扣进项税客后的余客为应纳税额,故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这就是说,增值税的核算是一种负债核算,具有代收代缴性质,并且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是由增值税的特点、政策和计算方法决定的。3、核算企业需要预计应交税金的各种税金,在提取或预先收取税金时,计入该科目的贷方,缴纳时计入该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就交而末交的税金,若期末余额在借方,则表示本期企业多交了税金,或者,反映其他规定,如上期末抵扣完的进项项税额等。4、出口退税公式(1)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一致时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2)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时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不与退税的税额。二、出口退税的条件(1)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之所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出口货物退(免)税只能对已经征收过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已纳税额和应纳税额。未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能退税,以充分体现"未征不退"的原则。(2)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所谓出口,即输出关口,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形式。区别货物是否报关离境出口,是确定货物是否属于退(免)税范围的主要标准之一。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对在境内销售收取外汇的货物,如宾馆、饭店等收取外汇的货物等等,因其不符合离境出口条件,均不能给予退(免)税。(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的货物。出口货物只有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后,才能办理退(免)税。也就是说,出口退(免)税的规定只适用于贸易性的出口货物,而对非贸易性的出口货物,如捐赠的礼品、在国内个人购买并自带出境的货物(另有规定者除外)、样品、展品、邮寄品等等,因其一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处理,故按照现行规定不能退(免)税。(4)必须是已收汇并经核销的货物。按照现行规定,出口企业申请办理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必须是已收外汇并经外汇管理部门核销的货物。国家规定外贸企业出口的货物必须要同时具备以上4个条件。生产企业(包括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下同)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必须增加一个条件,即申请退(免)税的货物必须是生产企业的自产货物或视同自产货物才能办理退(免)税。三、出口退税的一般程序1、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出口产品业务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应于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企业领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即按登记表及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后,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资料一起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即受理登记。3、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核发给企业"出口退税登记";4、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某些退税政策发生变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法律客观:《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主管海关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期限内出具确认意见的,应当向减免税申请人说明理由:
(二)需要对货物进行化验、鉴定等,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有关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
有本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主管海关应当自情形消除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出具进出口货物征税、减税或者免税的确认意见,并制发《征免税确认通知书》。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率是多少呀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方法是免退税,因为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适用的是免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没有固定的税率,需要分情况确定,退税方式主要分为税率和单位税额两种。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方法是免退税,因为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适用的是免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没有固定的税率,需要分情况确定,退税方式主要分为税率和单位税额两种。一、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方法是免抵退还是免退税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方法是免退税,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退(免)税办法。根据出口企业的不同,生产型企业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政策,外贸企业适用增值税免退税政策。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率是多少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没有固定的税率。出口的消费税应退税货物完全实行零税率,即征多少退多少。退税方式主要分为税率和单位税额两种方式,特殊商品存在同时采用两种方式计征、两种方式计算退税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是10个工作日特殊情况可能会延长至一个月。线上使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退税的,如果显示退税已完成表示已完成退税的申报,此时如果申报记录提示是税务审核中则表示需要等待税务审核,税务审核通过后,等待退款即可。 提示,报税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强制性的,并且还要及时申报,不然会产生罚款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流程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流程如下: 1.外贸企业需先自行申请出口退税业务,选择“兔退税”项目,待审批完成后,下载出口退税申报软件,用于出口退税申请的电子信息录入; 2.外贸企业采购的货物用于出口时,对于采购的货物,做以下账务处理:借方是存货,应交税费_增值税_进项(退税抵扣),贷方是应付账款; 3.外贸企业需要取得有效的增值税专用采购发票,才能对采购发票上的进项税额申请退税; 4.外贸企业进行货物出口,由于申请了免退税业务,因此免征销项税。在出口报关成功之后,做以下账务处理:借方是应收账款;贷方是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出口货物的成本:借方是:主营业务成本,贷方是存货; 5.企业根据报关单、采购发票等信息,按照出口退税申请步骤申请退税,申请审批根据之后,做以下账务处理:借方是应收账款_出口退税(进项税额中经审批可以退税的部分)、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额中不可退税的部分)贷方是应交税费_增值税_进项(退税抵扣)。退增值税:
退税金额=出口金额*增值税退税率
1、外贸企业采购货物,获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
2、销售: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转成本的不能退税的进项税额=原抵扣进项税额-退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扩展资料:
应纳税额公式:
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上述货物计算应纳税额公式:
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由于该货物的进项不需进项转出,所以可以直接进行进项抵扣。应计提销项税额的出口货物,如果生产企业已按规定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已转入成本科目的,可从成本科目转入进项税额科目。
外贸企业如已按规定计算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并已转入成本科目的,可将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及转入应收出口退税的金额转入进项税额科目。
百度百科-退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