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客户,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或者说,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拜访客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不多说了,如资料准备、讲解词、对客户的背景、喜好、习惯、等的一定了解,这些以前也都说过了,就不老生常谈了。
第一次,
拜访客户的目的,我想主要是获得信息。当然,能够直接成交更好,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建立个联系。通过第一次的拜访,你可以了解到你客户的一些习惯和爱好、客户的素质、客户公司的实力等等情况,这样你就可以判断客户是关心质量还是价格。实力强的公司,可能对价格不太在意,而是要求质量要过关或是领先,而小公司可能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可能考虑价格的因素会更多一些。这些了解,你都可以通过和客户交谈时,观察她(他)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得到。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那我告诉你,在拜访客户前,列几项你要关注的项目,然后将他们记住,这样同客户交谈时或交谈后,你就可以在心里或是将他们填在你列的项目条里了。如客户的性别、关注的焦点、是否需要回扣佣金、是否可约吃饭唱歌等等。这些都做好了,也就知道了你第二次拜访或以后拜访你的工作着重点了。一般情况下,我觉得拜访客户时,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搭配要好。因为有时同性确实相排斥,也容易遭到拒绝,所以,两个不同性别的人去拜访客户,通过交谈,就知道客户喜欢和谁打交道,这样那个人就可以为主,多说一点,表现出为主和负责人的角色,另一个就少说不说,或是在关键处补充一下就可以了。而在第二次拜访时,就客户愿意打交道的那个人自己去就可以了。用异性打交道,是可以防止客户立刻拒绝你的一个好方法。还有一点,就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异性总是相吸的,如果客户是已经成家的中老年女士的话,那可能要找一个同样成家的人去拜访客户,可能效果更好,因为她们有共同的语言,什么孩子、老公、等等话题了。所以,第一次拜访时一定要明确。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完善的,不要一味的照搬。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第二次,
拜访客户时的理由很关键。上面说过了,第一次拜访,你的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明确你第二次或是第三次要工作的重点。那知道了客户的关注点和需求,你就可以同他联系了。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这个客户有可能签单的情况下,第二次拜访要有小策略。就是一定要找一个让客户无法拒绝你的理由。我在别的日志里,也讲过了。这里再细说一下了。一种是,你公司又出了新产品,你要将最新的样品或是宣传品给客户送过去,这是一个普通的理由。再一个就是你要给客户送你们公司的礼品或是礼品卷,或是公司发的非常紧俏、外面很难买到的热门**或是音乐会的演出门票。这样,就达到了第二次直接拜访的目的了。当然了,你也可以通过邮寄给他,然后再大电话,同时呢约定第二次拜访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客户有时也会给你打电话,表示感谢之意了。如果没有,你就可以在她收到之后的当天或是第二天,打电话问询一下收到没有,这样也就完成了第二次间接的拜访或是沟通。作为说服客户,公关的方法有很多。不要只关注在客户身上,通过交谈或别人了解,是否成家,她是否有孩子。男孩女孩,多大年级了等等。你也可以送给她一些她的家人可能需要的东西。这样,她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在感情上也会容易些。当然,你要是送给她或是她家人的东西,一定是外面很少见的或是没有的,当然了,贵重品如果可以的话,也是有一定杀伤力的。如一条领带,几百元是一种效果,上千元会是另外一种效果。而对儿童的礼品,一定要讲究新颖、独特、唯一了。这样才显得珍贵,儿童也会特别的喜欢。一般大众类的礼品就不要送了。当然,实在买不到别的话,那就只好送一般的了。有总比没有要来的好一些了。
第三次,
如果,第二次还是没有成交的话,那你就可以考虑约定的地点了。特别是要向客户表达回扣等敏感问题时,最好是在吃饭,或是约在茶室里谈就比较好了。一方面气氛比较轻松,另一方面,也不是在公司里,大家也都不需要有什么顾忌。不知道南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北方的情况一般是,只要客户能出来同你吃饭,那就证明了可能有戏。如果约不出来,那可能就完蛋了,证明有礼都送不出去了。但这也要注意,听说,这种情况,在海南就很麻烦,经常是饭也吃了,玩也玩了,
就是不给你办事。所以,你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社交情况来判断。还是上面那句老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了吃喝外,如果你公司组织答谢活动或是宴会等,都可以邀请要成交的客户参加,就像对待已经成交的客户那样,最后让客户都觉得自己应该签单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好多新人会在拜访时犯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就是不会察言观色,当客户表现不耐烦时,还在那不停的夸夸其谈,背诵产品的优点和好处。你要知道,客户可能对此类产品已经用了很多年,或是很熟悉了,一般的特点她可能比你都要熟悉了。你不必要把你背的都背诵完。要观察客户的言行,这当然需要一点《管理沟通》课程的知识了。你通过她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找到她感兴趣的点,然后主要说这些点就可以了。
第二个错误,就是不了解同类主要竞争产品。新人容易犯这个毛病。而且也只记住了自己的优点,不谈缺点。这点,我也早已说过了,要了解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优缺点,这样讲解起来,让客户觉得你很专业。同时,通过比较,来表明你产品的优势。不能总说别人的短处,也要适当说优点。但在着重点上要把握比例,一定要委婉、适当的表达自己的优点和优势,要不着痕迹。
第三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注意说话的分寸。如邀请客户吃饭,或是给客户礼品时,一定要私下,即使要打电话,也要在下班后或是休息时间,以防止客户说话不方便或是有顾忌。所以拜访客户时,看客户同你交谈时的地点,是在接待室,还是在她个人的办公室,还是在公共办公区。这都决定了你说话的声音大小、语气强弱、你的坐姿等举止、等等等等。千万不要当着她(他)同事的面约她吃饭、送她礼品等,这样的傻事情千万不要去干。一定要注意说话的环境。
成功拜访的第一步就是拜访准备。拜访准备一般包括拜访目的确认、拜访资料准备、人际关系准备三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客户拜访的流程和方法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客户拜访的流程和方法一、拜访目的确认
拜访目的确认是指在拜访客户之前,与客户确认这次拜访的目标、过程和收益分别是什么。无论是我们去约见客户,还是客户主动要见我们,都需要将这三个要素与客户确认清楚,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拜访准备,提高客户的效率。
前面提到的雯雯经过我的提醒之后,她就去问客户为什么要约见自己和自己的领导。客户说,想知道他们的软件和现有的软件如何对接,硬件有什么要求,另外想要个报价。雯雯听了,觉得多亏问了一下客户,自己可以提前准备,要不然这么复杂的问题,自己的领导也不见得能立即回答,到时候,自己的领导会下不来台,客户也会觉得销售很不专业。
如果是客户约销售见面交流,销售人员应当首先问一下客户,这次主要交流什么内容。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会面?,这就是目标。
接下来,应当问问客户希望以什么形式进行交流,是单独交流、会议交流还是大家讨论?客户方都有哪些人参加?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将如何进行?,这就是过程。
最后,要问问对于这次交流,客户希望有哪些成果,或者希望有哪些收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一起花了这些时间,对彼此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收益。关于收益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说明客户的收益,是希望能够理顺自己的需求,还是希望能够形成合作意向,或者是希望了解我们的产品?
如果是我们约见客户,也需要将这些信息与客户说清楚。比如:?赵总,明天我想去拜访您一下,跟您交流一下项目时间进度问题(目标)。我想跟您展示一下我们根据其他部门的意见制定的时间规划,请您提提意见(过程)。最后形成符合您的时间要求的项目进度表,以便于项目的推进与开展(收益)。?这样客户会意识到你的拜访很重要,才会愿意抽出时间来见你。同时说明这三个要素,也可以让客户对你交流的话题有所准备和思考,提高交流的效率。
二、人际关系准备
人际关系准备也是客户拜访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这主要是指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的时候,是否需要他人的引荐和陪同。一般来说,在初次拜访某位客户的时候,有其他人的引荐会比较妥帖。他人的引荐可以比较容易打破人际关系的信任壁垒,使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这个引荐人,可以是客户方比较熟悉的人员,可以是销售方和客户熟悉的同事,也可以是第三方的人员。
在确定了交流的目标、过程和参与者之后,销售人员就需要评估自己是否能够独自去进行这次交流。一般来说,交流会采用?角色对等原则?,也就是说我们这边出席的人员角色,要与客户方的角色保持对等和一致。如果对方有领导出席,我们这边也需要有领导出席才比较合适;如果对方想要交流技术细节,我们这边也安排技术人员参与会比较妥当。当然,并不是说销售人员不能独自与领导或者技术人员交流,因为在人际关系准备之后还需要进行资料准备。
三、拜访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看似是个很简单的过程,其实这中间也很有学问。一般的销售人员,总是拿着自己的产品彩页和公司画册就去见客户,最终这些资料总是躺在客户桌子上睡觉,然后流落到保洁阿姨的垃圾袋里。
资料准备要紧紧围绕前面与客户确认的拜访三个要素展开,应当包括实物资料(文件、彩页、样品等)、电子资料(PPT、Demo等)、话题资料(问题清单、共同话题等)。同时,资料准备也需要遵照角色对等原则,如果拜访领导,就要准备一些关于企业发展战略之类的宏观的资料;如果拜访执行层,就准备一些与日常工作相关的资料。
比如,有一次我去拜访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我就准备了两年内《哈佛商业评论》里关于企业战略发展和企业组织变革的文章,并借着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话题与对方展开了讨论,很快就打开了交流的局面,了解到对方关于企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对于我们这个项目的一些想法。但是,当我去拜访财务总监的时候,我就准备了其他同类企业财务部门使用我们产品的成功案例,然后跟她讨论如何提升部门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并提升部门效率的问题。
另外,在准备资料的时候,还需要问一下客户交流现场的情况。比如,是否有投影仪,是多人参与还是单独交流。如果是多人交流,提前准备一份交流日程或者交流的问题清单,会有助于大家都积极地参与交流。如果没有投影仪,需要将交流展示的内容打印出来,供客户浏览。事实上,就算是有投影仪,我也建议将内容打印出来发给客户,便于客户现场做笔记使用。 拜访现场
拜访现场的控制要根据具体的交流形式来确定,很难用一个模式开展,这些问题我会在今后的专题中分别阐述。今天,重点向大家介绍几个通用的基本原则。
客户拜访的基本原则一、不要急于展示和表达
很多年轻的销售,都是经过了严格的产品培训之后才去拜访客户的,这些年轻人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热情,见到客户就打开产品手册喋喋不休地介绍开了。但是,客户是不是想听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袁总的公司近期要采购一套安全加密系统,标书发出去之后有5家公司带着厚厚的应标文件来参加,每一个厂商都说自己是最大的、最全的、最好的,最有资历的。结果,袁总最终谁家的都没有买,这个采购项目就暂时搁置了。
我问袁总为什么采购没有成功,袁总说:?我觉得每个厂商讲得都挺好,但是好像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我并不需要一个功能最全的产品,我只想要个最适用的,而且,每个人都让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想,怎么能把我的钱交给这些根本就不关心我的人呢?
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在我们没有搞清楚客户想要什么之前,不要轻易地去展示自己的产品,因为你眼中的优点很可能会成为客户心中的缺点。
二、学会聆听客户的心声
那么,如何避免盲目地向客户进行不恰当的展示呢?
判断一次和客户的交流是否成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就是看看你和客户谁说的话比较多。如果一次交流中,客户说话的时间比销售少,那就说明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拜访。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喜欢和那些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讲述我们喜欢的话题的人在一起。所以,鼓励客户表达,是销售赢得客户好感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因为在人们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很可能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我们经常看到销售人员说得眉飞色舞,但是客户昏昏欲睡的情况,这就说明客户根本没有参与到交流当中。但是,当人们在表达的时候,他一定是在思考这个话题,并且参与到交流当中的。所以,通过提问和鼓励客户表达,是让客户参与交流的最佳手段。销售人员要在客户的语言中仔细分辨客户的喜好、需求和愿望,并及时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反馈,让客户愿意继续说下去。
三、获得客户的行动承诺
周处长是一家央企的信息部门主管,他曾经跟我抱怨说,有一个销售人员经常跑来跟他聊天,聊得确实比较开心,但是聊完了他就走了,不知道他到底干什么来了。
很多销售与客户交流的很顺畅,双方聊得很开心,高山流水之后说了一声?再见?,拜访就结束了,这就是很多拜访最终无效的原因。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要求我们在交流结束后,和客户确认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比如,这一次和客户交流了他的需求,那么就可以约定下次见面可以交流一下方案;或者这次与这位客户交流得很好,但是你觉得还不够完善,那么可以请求客户帮助你引荐其他人进行交流。总之,就是在拜访进入尾声的时候,要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安排。
客户拜访的总结拜访总结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因为销售人员一般都很忙,所以经常就将这个环节省略掉了。其实,这个部分是非常重要,不能够被省略的。
拜访总结分为两个部分:
一、撰写拜访总结邮件
因为在跟客户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谈话一般比较发散,客户可能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些什么,所以撰写一份总结邮件,便于客户重新整理思路,同时也可以对这次交流的内容进行备案。
有一次,我拜访结束后撰写了一份详细的总结邮件给客户,客户看了之后打电话给我说:?咱们交流的时候我忽略了一个问题,看到你这份邮件我又想起来了,要不你明天过来一趟,我们再谈谈吧。?原来是客户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在看了我的邮件之后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才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份邮件,可能客户要到方案已经提出了才能想起来,这就意味着会浪费很多时间来返工。
另外,在总结邮件中也可以敲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提醒客户准备下一次会面。
二、对自己这次拜访进行评估
这个部分,是销售人员自我反思和成长的部分。
在拜访结束之后,我们要评估这次拜访是否成功,还应当如何改进。评估成功的标准前面曾经提出?看看我们和客户谁讲话讲得比较多,另外我们还要看看这次拜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在拜访中有无我们遗漏的信息,是否加深了和客户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等。
此外,根据本次客户给我们的反馈,我们还需要修正和调整下一次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和节奏。比如,这一次我们发现这个客户比较感性,那么下一次我们跟他交流的时候,就可以着重描述项目的愿景和其他用户的感受;如果客户比较理性严谨,那么下一次交流就可以重点进行数据和案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