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计算公式如下:
(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
(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
出口退税的定义:
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也就是我们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出口货物退(免)税。
出口退税基本概念:
1、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类型的退税不一样,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其他退税,退的是应纳税额。所以在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进项转出一样为可抵扣税额的负数,原因就是,该笔进项已经退还给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应该从可抵扣税额中减除。
出口退税相关账务处理
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涉及的会计分录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劳务(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是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FOB)。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二、外贸公司出口退税涉及的会计分录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是指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免征。
1.购进出口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确认外销货物的销售收入,根据外币金额和选定汇率确定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将不可退的进项税计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5.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法律依据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
第八条 出口商应在规定期限内,收齐出口货物退(免)税所需的有关单证,使用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申报系统生成电子申报数据,如实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务机关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该补税的应按有关规定补征税款。
第九条 出口商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税务机关应及时予以接受并进行初审。经初步审核,出口商报送的申报资料、电子申报数据及纸质凭证齐全的,税务机关受理该笔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出口商报送的申报资料或纸质凭证不齐全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务机关不予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并要当即向出口商提出改正、补充资料、凭证的要求。税务机关受理出口商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后,应为出口商出具回执,并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情况进行登记。
第十条 出口商报送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资料及纸质凭证齐全的,除另有规定者外,在规定申报期限结束前,税务机关不得以无相关电子信息或电子信息核对不符等原因,拒不受理出口商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及申报
外贸企业免退税是指在出口商品时不再按照原来的方式退还部分或全部税款,而是直接对外贸企业减免相应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具体计算方法为:免退税金额=出口销售额×(进口环节增值税税额 ÷ 进口环节价值)。
外贸企业免退税是为了鼓励企业开展出口业务、增强企业竞争力而设立的一项政策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退税管理条例》规定,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规定的计算方法,将原本应退还的出口退税金额转化为免退税金额,从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免退税金额取决于出口销售额以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税额和进口环节价值的比值。其中,进口环节增值税税额和进口环节价值可以通过报关单、缴税凭证等资料获得。这种计算方法相较于原来的退税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了退税流程的繁琐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外贸企业仍需要遵守相关的退税管理规定,如申报、备案等手续,以及遵守出口退税的限制规定,不能超过退税率和退税额度。同时,在免退税的计算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合规性等方面的要求。
什么情况下,外贸企业可以享受免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只有在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退税管理条例》规定的出口退税资格,并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享受到免退税政策。
作为一种激励企业开展出口业务的重要政策措施,外贸企业免退税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免退税政策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以使外贸企业更加灵活地运用政策优惠,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同时,在享受免退税政策过程中,企业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确保政策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退税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享受出口退税优惠的出口货物,出口企业不再按照原来的方式退还部分或全部税款,而是直接对出口企业减免相应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一、出口退税的计算
(一)计税依据和退税率
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正确地确定计税依据和适用退税率。
1.计税依据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指按照出口货物适用退税率计算应退税额的计税金额或计税数量。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产品购进金额。如果出口货物一次购进一票出口,可以直接从专用发票上取得;如果一次购进多票出口或多次购进、多票出口,不能具体到哪一票业务时,可以用同一产品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实际出口数量计算得出。如果出口货物是委托加工产品,其退税计税依据为用于委托加工的原材料购进金额和支付的加工费金额。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消费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消费税应税货物的购进金额或实际出口数量。可根据出口情况,从消费税缴款书中直接取得或计算得出。
2.退税率
出口退税的退税率是,根据出口货物退税计税依据计算应退税款的比例。包括增值税退税率、消费税退税率或单位产品退税额。由于消费税退税率或单位产品退税额与征税完全相同,这里主要介绍增值税退税率。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率与征税税率是一致的,但在执行中发现存在少征多退、退税额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征税增长速度,退税规模超出财政负担能力等问题。为了既支持外贸事业发展,又兼顾财政紧张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先后两次调低了;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自1996年1月1日起(含1月1日),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按照下列税率计退增值税。
(2)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和除煤炭、农产品以外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如小农具、农药、化肥等),以及从小规模纳税人收购的符合退税条件的货物(农产品除外),出口退税率为6%;
(3)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的一般工业品,出口退税率为9%;
(4)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其支付的'工缴费部分的退税率为14%。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出口退税的?从低退税?原则,考虑到征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出口的农产品,如果专用发票注明的税率是17%,也只按3%的退税率计算退税;对出口的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和一般工业品,如果专用发票注明的税率是13%,则分别按3%和6%的退税率计算退税。
(二)计算方法
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等于计税依据乘以退税率,当期(次)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次)各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总和。但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由于进口料件给予了免税,因此应计算抵减部分退税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
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
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
销售进口料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
出口退税计算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和退税率。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由于加工后的货物是分次出口的,核销期很长,很难具体确定哪一次出口货物该抵减多少退税额。因此,一般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在开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后,从企业应退税款中扣除。>
(三)具体计算实例
某化工进出口公司1997年1月购进及出口货物的有关资料如下(年初无库存):
1.购进柠檬酸40000公斤,金额273504.27元,税额46495.73元,已出口20000公斤;
2.购进盐36000公斤,金额9230.77元,税额1569.23元,尚未出口;
3.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烟胶250吨,其中200吨转售给某轮胎厂加工轮胎,销售金额1440000元,税额244800元,已开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另50吨以委托加工方式加工轮胎。购进轮胎300条,金额965897.40元,增值税额164202.56元,消费税额96589.74元;委托加工收回轮胎100条,支付工缴费金额120000元,增值税额20400元,工厂按同类产品价格代收代缴消费税32196.60元。购进和委托加工收回的轮胎已全部出口;
4.购进蒽醌3000公斤,金额175641.03元,税额29858.98元,已出口1000公斤;
5.购进林可霉素1250公斤,金额487179.50元,税额82820.52元,已全部出口;
6.购进汽油200000升,金额360000元,增值税额61200元,消费税额40000元,已出口100000升(72000公斤);
7.购进薄荷油20吨,金额3000000元,税额510000元,已出口10吨;
8.购进扑热息痛10000公斤,金额211965.81元,税额、36034.19元,已全部出口;
9.购进乳胶手套240000双,金额866640元,税额147328.80元,已出口100000双;
10.购进分散蓝1500公斤,金额43589.75元,税额7410.26元,已出口。
在出口退税凭证、手续齐全,出口货物货源真实的前提下,应退税额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计税依据
根据本月购进和出口货物的情况,各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分别为:
①柠檬酸273504.27/40000?20000=136752.14(元)
②轮胎及加工费965897.40元和120000(元)
③蒽醌 175641.03/3000?1000=58547(元)
④林可霉素487179.50元
⑤汽油360000/200000?100000=180000(元)
⑥薄荷油3000000/20?10=1500000元
⑦扑热息痛211965.81(元)
⑧乳胶手套866640/240000?100000=361100(元)
⑨分散蓝43589.75元
本月应退消费税的出口货物有轮胎和汽油,其计税依据为1287864元和100000升。
(2)确定退税率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可从《出口退税工作手册》的《出口货物征税与退税税率对照表》中取得,该公司本月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除薄荷油为6%、轮胎工缴费为14%外,其余均为9%,轮胎消费税退税率为10%,汽油消费税单位退税额为0.2元/升。
(3)计算应退税额本月出口货物应退税额为:
①柠檬酸
应退增值税额=136752.14?9%=12307.69(元)
②轮胎
应退增值税额=965897.40?9%+120000?14%=103730.77(元)
应退消费税额=1287864.00?10%=128786.40(元)
③蒽醌
应退增值税额=58547.00?9%=5269.23(元)
④林可霉素
应退增值税额=487179.50?9%=43846.16(元)
⑤汽油
应退增值税额=180000.00?9%=16200(元)
应退消费税额=100000?0.2=20000(元
⑥薄荷油
应退增值税额=1500000.00?6%=90000(元)
⑦扑热息痛
应退增值税额=211965.81?9%=19076.92(元)
⑧乳胶手套
应退增值税额=361100.00?9%=32499(元)
⑨分散蓝
应退增值税额=43589.75?9%=3923.08(元)
⑩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1440000.00?9%=129600(元)
该公司1997年1月按出口货物名称、数量计算应退增值税额326852.85元,扣除销售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烟胶应抵减退税额129600元,实际应退增值税197252.85元;应退消费税148786.40元,合计应退税额346039.25元。
二、出口退税的申报
出口退税申报,指已办理出口退税登记的出口企业,在产品实际出口以后,向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申请退还其出口产品税款的过程。
(一)出口退税申报的程序和要求
1.出口退税申报程序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申请退税,应用计算机生成(实行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的企业)或手工填报《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出口货物退税进货凭证申报明细表》、《出口货物退税汇总申报表》等表格,并提供办理出口退税所需的凭证资料,先报外经贸主管部门稽核签章,然后再报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申请退税。
2.申请出口退税的凭证
外贸企业办理出口货物退税,一般必须提供以下凭证:
(1)购进出口货物的专用发票(税款抵扣联)或普通发票;
(2)购进出口货物对应的、经银行签章的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
(3)出口货物销售明细帐;
(5)盖有外汇管理机关核销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
(6)出口销售发票;
(7)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还需提供主管受托企业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开具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和代理出口协议副本。
3.出口退税申报的要求
(1)出口企业只有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后方可申报退税;
(2)出口企业必须在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规定的时间申报退税。上一出口退税年度(再上年12月至上年11月)出口的货物应在下一年3月底之前申报完毕,过期退税国税机关不予受理;
(3)出口企业应将申报出口退税的有关凭证按照《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和《出口货物退税进货凭证申报明细表》的顺序配套装订成册,以便于审核;
(4)实行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的外贸企业,还应报送出口退税申报软盘。
(二)计算机申报退税操作方法
1.采集退税所需的增值税进货凭证和申报明细数据
(1)增值税进货凭证的录入:以增值税专用税票为准(13位码),不录入专用发票数据,录入时按类似报关单号码规则填列。
进货凭证号为?11位码+01?
税票右上角 扩展码(第一笔商品01、第二笔商品02?)
(2)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录入:号码为9位码,即核销单右上角33加后面7位码,录入时左对齐填列。
(3)报关单号的录入:
报关单号为?报关单编号+空号+条数码?
| | |
9位 1位 2位
| |
0 第一笔01、第二笔02?
(4)商品码的录入
①出口退税申报中使用的商品码必须为基本商品码,标志为:?*?。
②允许追加标准商品码下的名称、单位(非标准计量单位),为该公司的自加商品码,且必须用10位码(其前8或9位须为标准商品码)。若企业开始用标准商品码申报,年中对此商品又按自加商品码申报,则可能造成前后数据不符,故在商品码管理中不允许如此追加商品码,同一企业同一商品码下的单位应在1个核算年内保持一致。
③原商品码库中的商品码(即对应的信息)为标准商品码,标志为:?T?。商品码库中有些商品计量单位设置为标准计量单位,不允许修改。消费税从量定额征税商品的计量单位,不论是否标准计量单位,均不允许修改。
(5)代理证明的录入:只录入《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编号,不录入报关单号。
(6)特殊填报数据录入:调拨增值的出口货物,其完税分割单正常录入,增值部分缴款书只录金额,不录数量;委托加工主要材料应填报加工后成品数量,其余材料、加工费等应填报数量为0,金额、税款按专用税票填列。
2.汇总并查询申报数据首先汇总申报数据,再查询汇总数据。《出口退税货物进货凭证申报表》各栏次汇总合计数必须与《出口货物申报明细表》各栏次汇总合计数相吻合,方可直接生成申报数据。若有错误,请选择错误数据查询及调整,用外加功能?X?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修改。用?L?键比较数据出错所在。
3.打印退税报表,生成退税申报软盘采集录入的出口退税数据经汇总修改后,即可打印《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出口货物退税进货凭证申报明细表》等表格,并生成出口退税申报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