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汇率与外贸是相互影响的.
汇率影响外贸:
如果一国货币升值,对于出口者,同样得到的外汇兑换的本币减少,在国内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企业生产积极性受锉或停止生产,不利于出口,相反,对进口者来说,同样的外国商品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本币购买,减少了进口成本,使进口额增加.
外贸影响汇率:如果一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即别到该国购买大于该国到别购买,国际市场上对该国的货币需求量相对较大,使该国货币升值.
你表达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到美国,美国可以到其他国家去进口.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商品出口竞争能力减弱,国际市场份额会下降,导致国内出口企业利润下降或者倒闭,会引起失业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对人民币升值非常慎重进行考虑.
外贸结汇是按银行的什么汇率价格计算?
一般的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当然,汇率变化可能给予进出口的影响,必须有一个伴随的条件,即进出口需求有价格弹性? 进出口品价格的变动对进出口品的需求会有所影响。如果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下降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数量;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则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减少进口数量。通常认为,如果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汇率下降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所制约。
在实际生活中,汇率对进出口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现的。以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汇率下降为例,由于该国出口商可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而额外利润提供了调低出口品在外国市场上价格的可能空间,这就增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从而有可能扩大自己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增加出口。但这也要以竞争对手未采取或尚未来得及采取应对措施为条件。当竞争对手通过贬低本币汇率等措施加以反击时,竞争力的优势即不复存在。
结汇的时候是按现汇买入价折算的,即相当于银行用人民币买入外币,所以执行现汇买入价。
所谓买入价或者卖出价,都是从银行角度看的,银行收入外汇付出人民币,就是买入外汇,执行买入价,银行收到人民币付出外汇,就是卖出外汇,执行卖出价。如果结汇的时候不是现汇而是外汇现金,就执行现钞买入价。中间价只是标志性价格,用于企业记帐等情况使用,实际结汇的时候没有使用这个价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