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合同日期就是签定和合同的日期,信用证的日期一般在合同日期之后,装船日期之前,(在装船前方便受益人提出修改等)一般和其他日期没什么大的联系,其他的各种票类之间的联系是:
1.汇票:等于或晚于发票日期;
2.商业发票:一般可以先于或等于提单日期,也可以迟于提单日期,但是不能超过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日期或合理的交单日期。
3.海关发票:不应迟于提单日期。
4.形式发票:先于装运日期。
5.领事发票:不应迟于汇票和提单日期。
6.提单:不得超过信用证规定装运期,不能早于最早装运期。
7.保险单:投保日期除信用证有特殊规定外,应先于或等于提单日期,如果日期在提单日期后,则要有信用证特别许可,并写名保险责任及何时生效。
8.装箱单、重量单:与发票日期相同或略迟于发票日期,不应早于发票日期。
9.一般产地证书:可以迟于发票日期,但不能迟于提单日期。
10.普惠制产地证书:普惠制产地证书发票上的号码和日期必须按照正式商业发票填写,签证当局签署日期和出口商签署日期不得早于发票日期。
11.检验检疫证书:不能迟于提单日期,但某些鲜活产品不能过分早于提单日期。
12.出口许可证:先于或早于提单日期。
13.受益人证明:晚于或等于提单日期。
14.电报、电传或传真抄本:等于或晚于提单日期3天内。但信用证规定早的,要按信用证。
15.船长收据或证明:等于或晚于提单日期。
16.船公司船证明:早于或等于提单日期。
17.运费收据:早于或等于提单日期。
外贸问题,知情人士麻烦帮忙回答下,急
1- 首先仔细阅读客户的邮件, 最好是打印成纸质的, 把客户的要求一一看清楚, 把客户提到的还有你自己能想要的关于产品的一切问题都考虑一下, 挑选客户最适合的, 公司比较有优势的产品。2- 做一份公司统一的制式的报价单,一般报价包含几个要素, 公司抬头(包括公司名称, 电话传真, 地址, 网址等), 产品详细规格资料, 产品包装, 数量, 产品报价, 报价术语(FOB, CFR, CIF等), 起运港和目的港, 付款条件, 生产周期, 报价的有效期等,专业的报价需要把客户需要知道的信息都包含在内, 至于报价单的格式可以按照公司的要求自行制作。3- 报价的计算, 这是报价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的价格是怎么算出来的,报价多少才能留住客户, 又可以保证自己的利润:FOB = 进货成本 + 国内费用 + 净利润
CFR = 进货成本 + 国内费用 + 国外运费 + 净利润
CIF = 进货成本 + 国内费用 + 国外运费 + 国外保险费 + 净利润
CIF = FOB + INSURANCE + FREIGHT CIF = CFR + INSURANCECIF = (FOB + FREIGHT) / (1-保险加成 X 保险费率)
FOB = CIF X (1-保险加成 X 保险费率) - FREIGHT 4-价格虽然不是谈判的全部,但毫无疑问,有关价格的讨论依然是谈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任何一次商务谈判中价格的协商通常会占据70%以上的时间,很多没有结局的谈判也是因为双方价格上的分歧而最终导致不欢而散。 简单说,作为卖方希望以较高的价格成交,而作为买方则期盼以较低的价格合作,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它存在于任何领域的谈判中。虽然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的谈判中做到双方都满意,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这需要你的谈判技巧和胆略,尤其在第一次报价时由为关键。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你第一次向客户报价时的确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进行全盘思考。开价高可能导致一场不成功的交易,开价低对方也不会因此停止价格还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你的价格底线,也猜不出你的谈判策略,所以依然会认定你是在漫天要价,一定会在价格上于你针锋相对,直到接近或者低于你的价格底线为止,这当然是一次不折不扣失败的谈判,很遗憾,此类谈判还再不断地发生。 那么究竟要如何掌握好第一次开价呢?一条黄金法则是:开价一定要高于实际想要的价格。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试图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谈判空间,报价越高意味着你的谈判空间越大,也会有更多的回报。谈判是一项妥协的艺术,成功的谈判是在你让步的过程中得到你所需要的。一个较高的报价会使你在价格让步中保持较大的回旋余地。 报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或渠道采取不同的报价。能够以较高的报价成交并不是没有可能,你并不是了解每一位客户的接受能力。在我得知一家国际性的销售终端向每一个供货商收取销售额的20%作为交易条件,我毫不犹豫的在我原有报价基础上提高了25%,对方在谈判前也调查了我的价格体系,当然对报价提出了异议,经过了艰难的协商,我做出了5%的让步,并且提供了一套大型促销方案支持我的报价,最终成交。对方收取的和我提高的比例相同,我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至于那套大型促销方案,假如我不提高报价也一样会做。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在每一次购物中商品的价格都会左右你的购买意愿。以冰箱为例,国产电冰箱中“海尔”品牌在售价方面是最高的,而且很少进行特价销售,但其销量一直是名列前茅,消费者口碑也是最佳的,为什么价格高反而会销售如此之好呢?道理其实也很简单,高价一定会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每个人在选择商品时都希望其质量上佳,如果是耐用品则要求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名牌产品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在价位上会高于非名牌商品,如果两者的价差不是很大,我想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名牌产品,因为在人的潜意识中高价格一定等同于高价值。 低价格一定是低价值吗?肯定不是。商品的定价是由生产成本、人力成本、企业战略、销售渠道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价格低的商品同样可以成为名牌,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不会逊色。当你选购商品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该企业的生产成本、人力成本吗?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判断产品价值的第一指标恐怕还是售价。高价会给人一种产品更好的第一感觉,人们会相信高价一定会有高价的理由,正所谓国人崇尚的“一分钱一分货。” 无论以何种条件成交,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感觉自己赢得了谈判。很多谈判者习惯于在第一次报价时给客户最优惠的价格,希望能够尽早成交,由于价格已接近最低底线,在价格上则无法让步。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比较急功近利,订单量是绩效考核的唯一指标,导致销售代表谈判初期就把价格降至最低,只顾数量而不顾质量,忘记了企业最终目的是赢利而不是报表上的数字。这好比只有一个回合的兵乓球比赛,无论输赢对手都会感到很无趣。其实谈判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对方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价格谈下来,才会相信这是你能承受的最低价格,否则即使你有三寸不烂之舌,对方也不会相信。再小的生意也要做长线,只有在对方心里平衡的前提下,你才会有下次交易的机会,倘若你寸土不让,这次也许可以成交,但下次就会十分困难了,谈判桌上没有绝对的信任,即使你有极佳的客情。请记住,当对方猜不到你的底牌,而你又不能让价时,你很有可能错失下一次的交易机会。 另外请注意不要让报价单不要把客户吓跑。也许报价会超出客户的心理承受范围,如果你态度强硬,对方随时会终止谈判。我建议在报价的言语上暗示一些伸缩性,但一定要强调回报,比如“如果你能够现款提货,我可以在价格上给予5%的优惠。”、“如果你提供特殊陈列面,并免费提供促销场地,我会在价格上有所考虑。” 谈判由四个主要因素组成:你的报价和对方的还价,你的底牌与对方的底牌。报价和还价随着谈判的深入会逐渐清晰,而整个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揣摩、推测、试探对方的底牌,是心理、智慧、技巧的综合较量。所以无论出现何等情况都不要轻易亮出你的底价。 通过运用开价一定要高于实际价格的原则,在谈判的开局可以起到压缩对方谈判空间的作用。当然,报价一定要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要想将一台普通电脑以十万元的价格销售出去,我想只有等待奇迹的出现了。另外,较高的报价需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支持,增加其附加价值。我公司近日购买了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出品的《4R业务管理流程操作方案》VCD一套,价格十分昂贵,但锡恩承诺免费为我公司提供《执行力》培训一次,培训师专程赴我公司授课,虽然不是姜汝祥博士主讲,但我们还是认为物超所值。能够站住脚的理由也许成本会很低,甚至远远低于你所提高的价格,但这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我想这就足够了。
1.相对于出口方比较安全的结算条款: 1)前T/T,合同签订后打30%~50%的订金,然后安排生产或备货,货好后,报关出口,见提单扫描件,传真或EMAIL给客户,当客户把余款打过来之后,寄提单正本原件和其他商业单据给客户。 2)100% IRREVOCABLE L/C AT SIGHT(100%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 2.外贸价格条款包括因素: 1)生产成本或采购成本; 2)营业利润 3)海运费(在CFR,CIF等价格术条件下) 4)外汇汇率 5)出口费用:包括商检费,出口报关费用,拖车费,THC(码头杂费),海关手册费(进料/来料加工) 6)佣金COMMISSION,如果含有第三方佣金条款的等方面;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3.当客户认为价格过高的时候,你可以 1)解释本行业产品的价格构成; 2)解释质量第一,较高的价格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是优质的原料,最优的工艺和最熟练的工人制成; 3)考虑到汇率因素,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必须把汇率因素考虑进去。 4)国内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水电气价格上涨,海运费飙升等。 4.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外贸跟单员的素质: 1)熟悉外贸流程:熟悉国际贸易各个环节和操作程序,能够辅助外贸业务员进行审证、改证和业务咨询。 2)能准确地判断企业生产加工、质量、交货期等;能懂得产品的特性、工艺、技术要求;熟悉主要货币汇率的换算,会利用商品知识进行成本核算;了解处理异议、理赔、索赔等业务环节的主要内容。 3)语言文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最起码要英语熟练,包括听,说,写。能运用外语独立进行对外洽谈及有关的业务活动;能用外语准确起草有关的贸易合同、协议和日常的业务信函;有较强的汉语文字处理水平,善于运用文字和语言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4)社交协调能力。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社交礼仪和公共关系学知识,处理好与上级、同事以及有关人员的关系;善于同与业务有关的国内外客户沟通和交流,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能灵活运用各种正当的交际方法和手段,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