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额的计算方法:\x0d\退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x0d\例如:货值100万人民币,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x0d\1000000/1.17*0.13=111111.11元人民币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怎么计算
1 、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 以及易货贸易出口货物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
2 、委托加工 收回之后出口的货物退税额=原材料 金额 ×退税率+工缴费金额× 14% ;
3 、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
以上就是出口退税金额怎么算出来的相关内容。
出口退税的操作流程
1 、 进出口贸易公司通过登录电子口岸执法系统,选择进入到出口收汇选项,领取核销单申领;
2 、 进出口贸易公司需要凭申领 过的电子口岸 IC 卡基《出口企业核销单介绍信》(需要加盖公司公章)前去外汇管理局 领取纸版核销单;
3 、国际贸易公司通过登录电子口岸稽查系统软件,选择出入口收汇选择项点一下港口报备进行纸版核销单报备;
4 、 进出口贸易公司办报关手续;
5 、 进出口贸易公司填好出口产品专用发票,这个发票需要前去国税局领取。
出口退税方式有哪些
1 、外综服代办公司退税:这是一种代办退税的方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退税是最 后出现的出口退税方式,不过因为像早期先征后退的方式,因此更加能够表明生产企业的免抵退税方法;
2 、外贸公司退税: 除了特殊的情况之外,通常外贸公司退税便是依照获得的购进出口商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标明的金额或者是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标明的补税价格进行计算退税。这一方法比较真实地体现了出口退税的原意:退回之前阶段已经缴纳的增值税(依据商品退税率,一部分商品会造成退税差);
3 、生产 公司免抵退税:生产公司出口退税适用免抵退税方法。早期生产公司出口退税便是依照先缴税、后退税的方法办理,也就是缴税部门只管内外销全额缴税,不需要管退税的事,单独的退部门只管理退税。相互之间的牵制,是由退税部门需要将进料加工部分模拟出一个进项税额,让公司在交税的时候现行给予抵税,退税时再给予核减。
本文主要写的是出口退税金额怎么算出来的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法律主观:
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参照了外国的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操作而形成的。一、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如何计算一般来说,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等于计税依据乘以退税率,当期(次)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次)各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总和。但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由于进口料件给予了免税,因此应计算抵减部分退税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出口退税计算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和退税率。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由于加工后的货物是分次出口的,核销期很长,很难具体确定哪一次出口货物该抵减多少退税额。因此,一般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在开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后,从企业应退税款中扣除。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如何计算1.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出口产品业务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应于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企业领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即按登记表及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后,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资料一起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即受理登记。3.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核发给企业"出口退税登记";4.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某些退税政策发生变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所需材料1.报关单。报关单是货物进口或出口时进出口企业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以便海关凭此查验和验放而填具的单据。2.出口销售发票。这是出口企业根据与出口购货方签订的销售合同填开的单证,是外商购货的主要凭证,也是出口企业财会部门凭此记帐做出口产品销售收入的依据。3.进货发票。提供进货发票主要是为了确定出口产品的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计量单位、数量,是否是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以便划分和计算确定其进货费用等。4.结汇水单或收汇通知书。5.属于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出口自制产品,凡以到岸价CIF结算的,还应附送出口货物运单和出口保险单。6.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产品业务的企业,还应向税务机关报送进口料、件的合同编号、日期、进口料件名称、数量、复出口产品名称,进料成本金额和实纳各种税金额等。7.产品征税证明。8.出口收汇已核销证明。9.与出口退税有关的其他材料。
法律客观:《企业所得税法》第53条,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