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身边传统工厂订单不停向跨境电商客户渠道倾斜,传统贸易比重越来越低,之前主做oem的订单也在不停下滑,甚至一些大型oem直接终止合作,一些敏锐的制造业主意识到大势所趋,订单从集中度会走向碎片化,为客户提供精品和更优势的价格和服务体验是必然趋势,转型调整是必然。
大致身边接触跨境的供应商有三类,一些响应迅速的工厂已成立跨境电商团队,借助产品成本优势快速进入市场,也有一些因为缺少人才和对平台的不熟悉去代运营,也有的找到战略合作电商伙伴进行深度合作。
经过大半年一年的发展现在去看,借助产品成本优势进入市场的工厂很多因为思维无法到位库存积压,俨然当初早期红利为库存买单甚至跨境团队成为了工厂的累赘。
代运营基本上无疾而终,当初美好的憧憬承诺成了一道道坑,或多或少一些投入和损失。进行战略合作的工厂有的因为相互合理的分配和默契一年内双方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也有的因为彼此分配利益问题分道扬镳。
近期跟这些朋友的聊天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布局跨境的计划,但认为人才的欠缺和身边的这些例子让人举棋不定;反观思考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资金和人才而是制造业老板的思维转型;身边转型成功甚至弯道超车的个别例子是因为老板的魄力和长远眼光,失败的案例基本上是只想多一个渠道去销售工厂现有产品而已,最多是请几个懂得操作账号的人去经营。
对普通专业卖家而言工厂的最大优势在于:
1、产品品质的有效控制和新产品开发,老产品微创新的时效上;
2、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传统贸易的渠道资源。
普通专业卖家对工厂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
1、专注于跨境对各平台规则的熟练掌握,和政策调整及时性及不停自学习优化能力;
2、内部管理而言有成熟的电商思维,存在和要规避的风险都能通过内部制度和早期计划防范;
3、产品调研对现阶段同类产品通过数据分析调研基本上能确定是否是时下热销品和现有产品存在需改进的问题。
现阶段真正发展的实力卖家已经集中了工厂,普通专业卖家,专业物流服务商的优势,所以传统工厂要在跨境电商布局除了发挥现有优势资源外必须整合欠缺资源,个人觉得传统制造业工厂要做好跨境电商布局要么与专业卖家形成战略合作,专注做好适合电商订单模式的产品(数据分析调研产品进行更替研发,和产品各细节的完善如合理物流方案的包装和直观完整的产品说明书等,对电商碎片个性化订单的合理及时生产)。
又或者把跨境电商作为工厂发展战略,如经营工厂一样的高度去运营,当你有这样的决心去做所谓的人才问题和思路问题都将不会成为痛点。。。
本人从事传统贸易转型跨境电商一年左右,只是结合身边所见的一些浅薄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思维碰撞。
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要怎么做
外贸服装公司企业现状体系单一,业务被动,利润微薄急需技术转型。
如今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劳动力不再廉价,工厂租金上涨,类似企业众多,都使得服装外贸企业不得不依靠竞价来获得更多的订单。不少企业将工厂移出国内,通过寻找廉价劳动力的方式来获得利润。但这必然不是长久之计,如今国内的企业需要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来使公司转型。
转型优势:
体系完整具备强大加工能力的工厂不再只做单一的来料加工工作,而是在其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体系完整的品牌。从设计、加工,到销售、营销,企业管理、文化,以一个品牌的形式出现在国际市场,提升了服装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化被动为主动与消费者市场的直接往来使得企业能够得到一手数据,适时地调整产品方案,紧跟趋势,占据有利可图的市场。这对于快速变化的服装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如此一来,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有了积极意义.加速其设备的更新换代,体系的不断完善。
利润可观,通过注册品牌的方式,创造了企业价值.被更多的消费者知道。而工厂对接消费者的定制,可以依据其需求,无论是在款式、面料上都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其设计投放工厂代工业务,与品牌商建立合作。
首先看公司的信息化背景,并非所有的公司都适合转型互联网。
比较简单的几个参考点:
① 公司内部是否已存在信息化数据,订单、物流、库存、客户信息等;
② 公司的货源渠道以及上下游合作者是否有能力支持这次转型;
③ 公司内部是否有运营跨境电商的经验的成员;
考虑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具备转型的条件,那么就可以开始转型了。
跨境也分很多领域,方法各异,如果需要,欢迎随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