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如下:
1、所处的外在环境和条件不同
国际贸易是在经济结构、生产条件、生产力水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显著不同的国家间的商品交换。
国际贸易是和外国商人做生意,必须克服语言障碍。世界各国的生活风俗习惯不同,宗教和信仰也有差别。这些都会导致消费习惯的差异,从事国际贸易必须随时掌握世界市场动态,了解贸易对象的资信状况,熟悉目标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相关规则。
而国内贸易则是在同一经济法律制度下国内部的商品交换,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较小,在同一市场上了解各方面的资讯都容易得多。
2、对产品的要求和交易的复杂程度不同
各国各地的商业习惯不同,对国际贸易中的规则和条例理解也可能不一致,这些都需要双方进行沟通,求得一致,避免贸易纠纷,世界各国都设有海关,对于货物进出口都有许多的规定。
货物的进出口要履行报关手续,而且出口货物的种类、品质、规格、包装和商标也要符合相关国家各种相关规定,跨国货物运输和保险、国际结算和汇兑也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
3、受经济政策影响的程度不同
各国国家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为本国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但是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开展,而且许多政策会因不同的经济形式,不同的执政者而变化。其中包含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管理政策,关税政策。国际贸易要受到本国和外国的经济政策影响,而国内贸易主要受本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4、风险不同
国际贸易要比国内贸易风险大。国际贸易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政治风险。
国际贸易的概述
1、什么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2、国际贸易是怎样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的形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3、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的分类
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1、进口贸易 (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
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二、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1、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有实物形态的商品的进出口。
2、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其进出口称为无形贸易。
三、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可分为
1、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
2、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和转口贸易(Transi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