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1.2元。
详细回答:
国内邮资均一价,起步不超过20 克为 1.2 元(或说是 120 分)邮资,这一档,100 克以内每 20 克以内算一个计费单位,即1~20克都算20克,21~40.0克都算 40 克,依此类推,每20克一个计费单位,收取1.2元;在此段资费(1.2×5=6元)基础以后,100 克以上的,每增加100克重量,加收 2 元(或说是 200 分)邮资,这一档是以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了。例如:常见的3 张70 克标准(纸张重量一般在包装上有注明的,<具体讲,70克的纸张就是指每米?的重量为70克>的 A4 打印、书写纸),加上一个标注为 ZL 规格的 6 号信封,重量大约为 19.55克,贴用 1.2 元邮票就够了。
以上所讲的都是平邮资费,挂号、保价函件,必须到邮政柜台去交寄并取得收据(收据可供日后查询邮件走向以及签收情况),那样更加简单——营业员会指导用户按规定办好一切标准的交寄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平邮,也必须使用邮政监制的标准信封,信函内不能夹寄现金或非纸质物品——夹寄现金如果发生遗失或其他意外,是没有任何保障的,也会给收、寄件人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夹寄非纸质物品,有可能影响邮政信函处理机器盖戳以及分拣,要么损坏邮局机器,要么损坏信函包装(信封),严重的可能造成损毁信函内件造成无法阅读。
本市内寄信要贴80分邮票作为邮资,本市外要120分邮票作为邮资。
法律分析
一个国家的邮资标准通常由国家主管邮政的最高领导机关制定,有些国家对函件资费还要经过立法程序,以法律形式规定和公布。国际邮件的资费依照《万国邮政公约》规定的标准制定。
邮资交付方式通常是由寄件人以邮票预付。对于交寄大宗邮件的用户,可由寄件人总付邮费或使用邮资机,不必逐件粘贴邮票。此外,还有由收件人总付邮费的办法。
中华邮政时期,函件资费在《邮政法》中有具体规定,行政主管机关无权变更。当时邮政基本上采取自给自足的经营方针。对包裹业务则实行递进邮资制,按照邮程远近和运费高低收取邮费,收入盈余部分用以弥补新闻纸、印刷品等类低资费业务的亏损。在邮政经济繁荣时期,邮政资金年有积累,称为“邮余”。当时贴在包裹上的邮票约占出售邮票总数40%。
个人建议
你如果有邮寄需求的话,可以直接到当地邮局进行咨询,如果有寄明信片的需求,最好先去进行称重,值得一提的是在信封里甲基非质物品是属于违规行为,因此你一定要确保自己所寄物品的合法性。对于邮政快递来说,不同种类的快递方法收费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同城特快专利速度更快一些,可以保证及时准确的投交收件人,但是收费也会相对来说更贵一些。
2015年6月1日起,将国内特快专递资费、明信片寄递资费、印刷品寄递资费和单件重量10公斤以下计泡包裹(每立方分米重量小于167克的包裹)等竞争性包裹寄递资费,由政府定价改为实行市场调节价,邮政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自主确定资费结构、资费标准和计费方式。
两部门还要求,邮政企业制定或调整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邮政业务资费项目和资费标准时,应当提前30天向社会公示。邮政企业要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或以方便用户查询的方式公布资费项目和资费标准,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