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邮编是多少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邮编为519041,该校地址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草堂,是一所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
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战略窗口。2002年1月13日吉林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占地5,000亩,现有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学粤港澳台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9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已经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培养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高等学校功能体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学校现设24个二级学院、9大学科专业集群,5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30000余名。
顾问委员会
学校特邀一批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科学家成立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顾问委员会”,指导学校的发展战略、改革大计、品牌建设等重大问题。为建设一流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使学校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占领发展制高点。
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以吉林大学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面向全国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组建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发能力较强、德才兼备、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中,4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国家级、省部级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职工培训进修管理办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博士提升计划实施办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百人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学校荣获了首批广东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奖励项目150万资金资助, 3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资助出国访学,3名教师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4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32名教师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名教师被聘为首批“珠海特聘学者”。
办学定位
学校遵循“十一五确保质量形成规模、十二五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确立“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强特色、居一流”的办学定位。
教学工作
一、专业建设
(一)专业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其中理工科专业占比47.3%。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广告学、英语、网络工程、建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等10个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
(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完善专业建设与管理,推进专业认证,加强“辅修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建设和新专业申报工作。重点突出大数据、航空类专业的职业培训、专业方向和专业建设,促进与阿里合作专业的申报工作。面向需求、优化结构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一主体是指现有的55个本科专业。两翼是指航空类和海洋类专业群。按照专业认证标准,推动我校“十三五”期间专业认证工作;不断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 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多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现共有行政管理(公务员方向)、会计学、金融学、商务英语、工商管理、朝鲜语(经贸方向)、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电子商务、金融学(创新实验班)、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等14个“辅修专业”。
二、人才培养
将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转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体现企业、行业和社会需求,实施分流培养,分类指导,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满足专业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原则,增加选修课程比重,同时,将课外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各级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社会实践七大类,课外实践环节要求修读不少于4学分,最多可计入8学分,超出部分可以置换相关的选修课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
三、质量工程项目
在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中,对项目的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按时对项目实施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侧重省级项目的建设与持续发展,引入校外专家组织结项验收的同时,加强对潜在项目的前期培育和优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坚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建设。
2018年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资源共享课、协同育人平台、精品教材培育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个10大类共67个项目。
四、教学成果奖
2017年评选出校级教育教学成果21项,并在此基础上推荐5项成果申报广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项获一等奖。我校曾荣获广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及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产业结构,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不断凝炼特色学科研究方向,打造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提升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科学研究及学科与平台建设。现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建筑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学科为珠海市优势学科,校级重点学科10个。在目前广东省重点学科建设中,学校居于民办高校首位。自2014年始,学校与吉林大学在金融与工程领域的金融、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及生物工程等7个专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教学管理及毕业答辩等培养的全过程在学校进行。2017年,学校与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签订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博士研究生协议,并与韩国南首尔大学签署中韩医疗翻译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学校现有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生物医药(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中小企业化学工程与材料公共服务平台、珠海市工业设计及模具制造技术公共实验室、珠海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珠海市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珠海文化理论研究基地、珠海横琴创新发展研究基地、珠海温泉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珠海市健康城市研究基地、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研究基地、珠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珠海市保税区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福祉联合研究中心、海洋弹性建筑研究中心、韩国语研究中心等各类各级科研平台59个。建有珠海市吉珠中小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吉达讯储能技术研究院等两个具有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2016年,学校梁艳春教授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学校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7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指定为“一市一高校海洋经济研究支持体系建设高校。2018年1月,学校与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面向珠海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共同开展智慧海洋、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与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滨海旅游与港口物流等领域研究,推动珠海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2018年6月,与欧洲科学院院士院士、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教授Fausto Giunchiglia签订合作协议,建立Fausto Giunchiglia院士人工智能研究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度开展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合作研究,搭建集社区医疗、智能家居、健康养老、远程教育、互动娱乐、安全防护等功能的数字智能多媒体系统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社会能力。
近5年来,学校科研可支配经费总额1亿多元,承担外来各类各级科研课题600余项,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的技术攻关、人才培训、政策咨询等课题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800多篇,其中被SCI、EI、SSCI、CSSCI等检索的高水平论文500余篇;取得专利129项,取得软件著作权47项;被政府、大型企事业采纳研究报告27份。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提升、前沿技术支持、产品创新研发、设备共享等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咨询、业务培训等社会服务。目前已为广东省及珠海市38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近6000次检测服务,帮助企业解答疑惑。为本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 余项,创造经济价值20多亿元。
图书馆介绍
图书馆共八层,建筑面积合计54000平方米,馆藏图书294万余册,拥有中国知网、超星学术视频等多种数字资源,并与吉林大学建立了文献资源信息共享关系,与金湾区文化馆(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图书馆等单位建立馆际合作关系。每周开馆时间108.5小时,年均接待校内外读者百万人次。
图书馆秉承“读者至上、文明传承”的精神,以“智慧与服务”为馆训,承担着阅读推广、文化传播、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项职能。拥有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珠海市“巾帼文明岗”、珠海市金湾区信息素养教育基地等多层面的学术平台。每学年推出的“世界读书日”、“新生文化节”等活动,每周开展的“图书馆1小时讲座”、电子数据库操作培训、读书沙龙等工作(分别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数据库培训师以及图书馆学科馆员等参与主讲),已成为卓有成效的文化品牌,起到了春风化雨的育人效应。图书馆还不定期举办特定主题书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和毕业生设计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此外,作为高校图书馆,其社会化服务工作亦成效显著。联合珠海市中小学校,先后开展多场“手牵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人文素养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心中传播爱阅读、爱生活的理念,广泛发挥服务育人的社会职能。
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一流的本科办学条件,依山傍海,占地面积2421亩,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包括4栋教学楼,40栋学生公寓,12栋教师公寓,以及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高尔夫球场等。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行政用房近2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栋共9.2万平方米,图书馆5.25万平方米,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共3.4万平方米,为化工与新能源材料学院、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实验室所在地;五环体育馆和游泳馆共1.1万平方米。此外,学校现有标准足球场2个、五人足球场2个,标准田径场1个,室内外篮球场地23个,室内外排球场地4个,室内外网球场地6个以及乒乓球馆、健身房等。学校生活设施完善,2个大型食堂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40栋,有3万多张床位,4人标准间,设有空调、电脑桌、电话、网络接口、电风扇、饮水机、独立卫生间、太阳能淋浴等设备。
国际合作
学校大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根据“立足港澳台、稳固亚洲,突出欧美澳”的发展战略,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台湾、澳门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其中包括美国迈阿密大学、犹他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麦考瑞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奥塔哥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日本 东北大学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14所全球500强高校。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思路,学校大力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深造。据统计,学校与境外高校或境内涉外机构签署各类合作协议与备忘录150多项,提供涉外项目160多个。至今,学校总计选派了近3000名学生赴国(境)外留学、交流,平均每年约选派300-400人赴国(境)外留学、带薪实习或文化体验,每年提供公费留学名额100多个;教师赴外交流累计达160多批次,近300人次;累积引进270多人次境外专家来我校任教、讲学、开展讲座等;成功举办18次国际(双边)会议;2009年春季学期至今已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葡萄牙、爱尔兰、奥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委内瑞拉、日本、韩国、朝鲜、泰国、菲律宾、也门、约旦、尼日利亚等21个国家的近1300人次留学生来校学习、生活。
借助优质的国际化资源平台,学校大力培育特色项目,积极创新中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先后在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英语、酒店管理等6个专业组建2+2中外双学位项目专班,聚集优质的师资资源、课程资源、国际项目资源,直接对接世界QS排名第82位的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世界QS排名第240位的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旨在培养专业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立足于开放式办学的总体发展思路,学校将继续拓展国际化平台,大力推动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的发展,努力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新突破。
校园文化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学校经常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师和吉林大学本部的名师来校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专题报告;马云、王石、白岩松、鲁豫、俞敏洪等多位社会名流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学术和社会视野。学生在感受浓郁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并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学校致力于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学院建设已经进入施工阶段,国学院将以接续文脉、传承文明、弘扬国学、立足当今、走向未来为办学思路。
院士讲座
为塑造学校的学术品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知识层次,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学术品位,自2006年秋季学期起,我校开始举办 “科技大师系列讲座”,每周邀请一位院士来校讲学,迄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的97位院士光临,并主讲了142场讲座,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院士林”里,院士们手植的红木棉枝繁叶茂,与“校友林”、“国际合作林”、“校企合作林”一道为校园增添了亮丽的风景。2013年9月,以科技大师系列讲座为引领的讲座体系建设成果经学校推荐,参加广东省2013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荣获三等奖。
学生获奖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近四年来共获得各类奖项153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580项,省级741项,市级209项。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学院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商骄”商务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国家、省、市级别的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竞赛,学生们在竞赛中顽强拼搏、努力进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每年投入近百万经费组织学生团队参赛,学生团队在第一至第三届荣获全国总决赛铜奖3项、广东省分赛银奖5项,铜奖12项获奖数量位居同类院校第一位并连续三届荣获优秀组织奖,为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企合作
学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学校已经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不同行业的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推动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尽全力促进学生就业。2017年学校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18年6月,学校与阿里云、慧科集团签订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合作协议,立足珠海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要素,形成产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大数据技术人才,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学校注重加强对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借助于实习基地提供的良好平台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的直接引导,实践教学环节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政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生产实习基地,构建了优质资源共享、教学与生产衔接、学校和社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在合作研发环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的融合度,打开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的合作机制得以建立。在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和财富资源等方面,均体现出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校企双方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有效地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协同效应逐步凸显。2017年,我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7.94%,就业环境和平均起薪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进步。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务处电话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哪里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几本 师资评价怎么样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几本 学生评价怎么样好不好(10条)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统计表(投档线)
北京总部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73号世纪裕惠大厦16层
邮编:100142
+86 (0) 10 6845 6699
传真:+86 (0) 10 6845 7979
上海分公司
上海
上海市宜山路889号3号楼
邮编:200233
+86 (0) 21 6140 2666
传真:+86 (0) 21 6495 1717
广州分公司
广州
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城科珠路198号
邮编:510663
+86 (0) 20 8215 5555
传真:+86 (0) 20 8207 5008
天津分公司
天津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41号SGS大厦
邮编:300457
+86 (0) 22 6528 8000
传真:+86 (0) 22 2529 3803
深圳分公司
深圳
深圳市上梅林中康路奥士达大厦2,4层
邮编:518049
+86 (0) 755 2532 8888 / 8311 4358
传真:+86 (0) 755 8311 4354
大连分公司
大连
大连市西岗区新开路99号 珠江国际大厦1507室
邮编:116011
+86 (0) 411 8362 4059
传真:+86 (0) 411 8363 7420
防城港分公司
防城港
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富裕路11号一楼
邮编:538001
+ 86 (0) 770 2830 061
传真:+ 86 (0) 770 2830 062
秦皇岛分公司
秦皇岛
中国秦皇岛海港区建设大街东段182号
邮编:066003
+86 (0) 335 888 1666
传真:+86 (0) 335 888 1665 / 888 1667
青岛分公司
青岛
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株洲路143号通标中心
邮编:266101
+86 (0) 532 8388 4408 / 8388 4127
传真:+86 (0) 532 8388 4152
南京分公司
南京
南京市中山南路315号瑞华大厦19楼
邮编:210001
+86 (0) 25 8346 6455 / 8346 6610
传真:+86 (0) 25 8346 6107 / 8347 8837
常州分公司
常州
常州市天宁区青洋路3号3楼
邮编:213000
+86 (0) 519 8535 8025
传真:+86 (0) 519 8535 8113 / 8535 8023
苏州分公司
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星汉街5号新苏腾飞工业坊D栋1楼05/08单元
邮编:215011
+86 (0)512 6299 0300
传真:+86 (0)512 6808 6082
唐山分公司
唐山
唐山市海港开发区惠泽小区111楼11号
邮编:63611
+86 (0) 315 2915 864
传真:+86 (0) 315 2915 864
杭州分公司
杭州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1180号华业高科技产业园4号楼4、5、6层
邮编:310052
+86 (0) 571 8679 1199
传真:+86 (0) 571 8679 1179
宁波分公司
宁波
宁波市国家高新区凌云路1177号凌云产业园4号楼西1-2层
邮编:315103
+86 (0) 574 8776 7006
传真:+86 (0) 574 8776 7042
钦州分公司
钦州
广西钦州港果鹰大道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
邮编:535008
+86 (0) 759 3299 806
传真:+86 (0) 759 3299 807
日照分公司
日照
山东省日照市天津路130号富来沃商务公寓A501
邮编:276826
+86 (0) 532 8388 4408
传真:+86 (0) 532 8388 4152
安吉分公司
安吉
浙江省安吉县 范潭工业园区通标路2号
邮编:313300
+86 (0) 572 501 8825
传真:+86 (0) 572 501 8829
武汉分公司
武汉
武汉市洪山区文治街17号2号楼
邮编:43006
+86 (0) 27 8739 6955
传真:+86 (0) 27 8739 5192
重庆分公司
重庆
重庆市渝北区松牌路380号科技检测中心三楼
邮编:401147
+86 (0) 23 6367 6001
传真:+86 (0) 23 6367 6002
福州分公司
福州
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88号闽发大厦1801单元
邮编:350003
+86 (0) 591 8305 2095 / 88077851
传真:+86 (0) 591 8305 2081
泉州分公司
泉州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金帝文化广场1号楼502室
邮编:362000
+86 (0) 595 2253 8035
传真:+86 (0) 595 2253 8050
厦门分公司
厦门
厦门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2路1号巨龙软件大厦3层
邮编:361006
+86 (0) 592 576 6995
传真:+86 (0) 592 576 6999
东莞分公司
东莞
东莞市莞城区旗峰路309号浩宇大厦8层
邮编:523129
+86 (0) 769 2232 0568
传真:+86 (0) 769 2232 0570
蛇口分公司
蛇口
深圳市南山区妈湾大道8号亿升大厦一楼
邮编:518054
+86 (0) 755 2639 0237 / 2639 0256
传真:+86 (0) 755 2639 0257
珠海分公司
珠海
珠海市临港工业区南迳湾 恒基达鑫油库302室
邮编:519050
+86 (0) 756 7265 999
传真:+86 (0) 756 7265 805
湛江分公司
湛江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华路12号锦绣银座5楼E05室
邮编:524300
+86 (0) 759 3299 806 / 3299 809
传真:+86 (0) 759 3299 807
广州实验室
广州
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油库化验楼2楼
邮编:511458
+86 (0) 20 3468 2824
传真:+86 (0) 20 3468 2824
镇海实验室
镇海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路1号化工码头旁
邮编:315200
+86 (0) 574 2769 5435
传真:+86 (0) 574 2769 5350
长春办事处
长春
吉林省长春市工农大路1055号时代大厦1703A室
邮编:130012
+86 (0) 431 593 1478
传真:+86 (0) 431 593 1397
西安分公司
西安
西安市小寨东路196号国贸大厦2205室
邮编:710061
+86 (0) 29 8538 1598
传真:+86 (0) 29 8538 1599
南昌分公司
南昌
江西省南昌市广场南路205号恒茂国际华城12栋A单元1908室
邮编:330003
+86 (0)791 810 0006
传真:+86 (0)791 810 0007
长沙办事处
长沙
湖南长沙市麻园湾巷20号 北栋503室
邮编:410005
+86 (0) 731 519 0858
传真:+86 (0) 731 519 0838
成都办事处
成都
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399号天府新谷6号楼1204-1205
邮编:610041
+86 (0) 28 8532 2130
传真:+86 (0) 28 8535 3554
贵阳办事处
贵阳
贵州贵阳市枣山路9号10楼1室
邮编:550003
+86 (0) 851 650 1270
传真:+86 (0) 851 650 1270
柳州办事处
柳州
广西柳州市潭中西路16号金都汇综合楼1号楼1单元6层21号
邮编:545007
+86 (0) 772 372 9809 / 373 0819
传真:+86 (0) 772 373 0822
南宁办事处
南宁
南宁市金湖路65号南宁市工商行政大楼2006室
邮编:530028
+86 (0) 771 550 8705
传真:+86 (0) 771 552 9679
海口办事处
海口
海口市国贸1路22号CMEC大厦1201室
邮编:570125
+86 (0) 898 6855 2587/ 6855 7187
传真:+86 (0) 898 6855 2687
张家港分公司
张家港
江苏省张家港市保税区新世纪广场B座4楼
邮编:215634
+86 (0) 512 5630 8929
传真:+86 (0) 512 5630 8927
江阴分公司
江阴
江苏省江阴市石庄镇花港苑A区11栋405室
邮编:214400
+86 (0) 510 8666 1716
传真:+86 (0) 510 8666 1716
南通分公司
南通
江苏省南通市跃龙南路182号数字大厦6楼
+86 (0) 513 8119 3107
传真:+86 (0) 513 8119 3112
惠州分公司
惠州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欧德油储库区
邮编:516086
+86 (0) 752 3098 962
传真:+86 (0) 752 3098 966
营口分公司
营口
营口鲅鱼圈区黄河路海关大楼1楼
邮编:115007
+86 (0) 417 3217 910
传真:+86 (0) 417 3217 929
云南分公司
云南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39号科技孵化区创业大厦C栋1层101/102室
邮编:650214
+ 86 (0) 871 6358 798
传真:+ 86 (0) 871 6358 799
顺德分公司
顺德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五沙顺和南路1号欧洲工业园一号厂房首层
邮编:528333
+86 (0) 757 2280 5888
传真:+86 (0) 757 2280 5858
新疆分公司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市七道湾路6-89号负一层(兵团加油站对面)
邮编:830017
+86 (0) 991 4636 882
传真:+86 (0) 991 4636 892
武汉实验室
武汉
武汉市洪山区文治街17号2号楼
邮编:430070
+86 (0) 27 8739 6955
传真:+86 (0) 27 8739 5192
郑州办事处
郑州
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路9号中孚紫东苑2号楼15层B室
邮编:450000
+86 (0) 371 6628 5020
传真:+86 (0) 371 6623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