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池****:从库车北行120公里的天山深处。邮编:839000
大龙池景点简介:
大龙池:从库车北行120公里的天山深处,有两个高山湖泊,俗称大龙池、小龙池,景色十分秀丽。大龙池水面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四面环山,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雪线以上生长着名贵中药材---雪莲。山下青杉翠柏,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牧民的毡房点缀其间,偶尔还可见到雪鸡,黄羊和雪豹。
著名的天山公路像一条黑色的巨蟒沿龙池蜿延伸向天山深处海拔3700米的铁力买提达板,越过我国最长的公路燧道,前行约70公里,就进入了牛羊成群,水草丰盛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西去印度取经时,曾途经大龙池。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有关于大龙池的生动描述。
关于大龙池,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明确的记载:(龟兹)国东境城北天祠前,有大龙池。传说池里有龙,夜间出水与龟兹母马交合,产龙驹。大龙池位库车东北部,距县城120千米,顺山谷东西延伸,面积约0.6平方千米,湖面高程2390米,湖水澄碧,湖中水草丛生,微风起处恰似有游龙潜游。
独库公路傍湖的北侧通过。公路北侧的阳坡湖岸,红色裸岩跌宕起伏,造景地貌丰富;湖南侧阴坡层层叠叠的雪岭云杉远接雪岭蓝天;湖东侧进水口,溪水散成辫状,汨汨注入湖中,滨湖形成一片丰美的湖滩草甸。
神鼎山位于湖南省汨罗市东南部神鼎山镇(原黄柏镇)境内,相传黄帝轩辕氏采首山铜在此铸鼎而得名。此山东临107国道,西倚京广铁路,汨水流于侧,洞庭横于前。草木深秀,水石清妍,风景幽雅。正在申请成为神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中文名:资圣寺
地理位置:湖南省汨罗市
简介
地址:汨罗市黄柏镇神鼎山(107国道1558处)
邮编:414414
神鼎山位于湖南省汨罗市东南部黄柏镇境内,相传黄帝轩辕氏采首山铜在此铸鼎而得名。此山东临107国道,西倚京广铁路,汨水流于侧,洞庭横于前。草木深秀,水石清妍,风景幽雅。正在申请成为神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历史沿革
资圣寺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由南岳首山省念(八世)法嗣洪諲禅师(九世)来此开山,经十年辛苦始建成丛林。我国驻英法首任公使郭嵩焘曾言"吾湘神鼎洪湮禅师,为临济五法传嗣."。古刹坐北朝南,五山环护,后人尊称“五龙捧圣”。寺中有一古泉,名“观音泉”,掬饮甘甜清爽,沁人心脾,据称此泉曾为朝贡皇帝宫廷饮用之水。资圣古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道场兴盛,佛制严谨,历代深受皇室所推崇:宋代(1023-1063)仁宗皇帝曾亲笔御题“资圣禅林”;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世宗嘉靖皇帝御敕直径2米特大牛皮鼓,2吨铸铁大钟,每逢春秋法会,盛会迎宾,钟鼓齐鸣,声震方圆数十里;清顺治(1661)年间,弘觉国师受清世祖顺治皇帝盛邀来此驻锡,千年古刹更是熠熠生辉,声名远播;清康熙(1698)年间,圣祖康熙皇帝御赐重约3吨的铸铁大钟;光绪十六(1890)年间,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释敬安(号八指头陀)主持期间,光绪皇帝御赐佛经7240卷,以至资圣古刹藏经达2万册之巨,始成为江南诸岳僧人集会、传戒、诵经的中心。
明《神鼎山志》记载,寺内原有千人锅、万人床、飞来钟等寺内六观;还有垛子石、罗汉崖、放下亭(省内重点保护文物)等寺外八景。山中常年花草分艳红香,林木青葱翠郁;谷峡溪深,山雄石怪;景色清幽,允为圣境。曾吸引不少游人香客顶礼膜拜,文人墨客争相吟诗、属对、填词。古寺门楣楷书“资圣寺”系明代董其昌墨迹,两则门联为清代何绍基所作。客厅还悬挂着冯玉祥将军、张治中将军、于右任将军、谭延闿将军、熊西龄总理等民国党政要员楹联,中堂等。此外寺中还有历代名家,范仲淹、曾国藩、左宗棠等手书匾额。高僧大德,游化参学者络绎不绝,其中亦有禅宗(杨岐、黄龙)两派之祖石霜楚圆禅师、及御赐“明教大师”之称的契嵩禅师、以及莲池大师高足行泽(孤峰)禅师等。1958年大跃进时,资圣寺及所有文物古迹彻底被毁,后建成神鼎水库,资圣寺已沉没于神鼎山水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