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314000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强县,2008年位列21名。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120°52’。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市上虞市、杭州市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市余杭区,北连桐乡市、嘉兴市秀洲区。市治海州街道。东距上海125公里。沪杭铁路、01省道杭沪复线东西横贯市域,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320国道越过北境,杭州绕城公路东线穿行西部。以“两横六纵”为主框架,市、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定级内河航道有46条,主干航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宁市全市总面积699.92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辖4个街道、8个镇: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盐官镇、斜桥镇、袁花镇、丁桥镇、黄湾镇、周王庙镇。
2000年,海宁市辖14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6660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硖石镇 166901 许村镇 36831 沈士镇 25468 长安镇 71561 盐仓镇 9187 周王庙镇 24916 钱塘江镇 23571 斜桥镇 27191 庆云镇 34656 郭店镇 31377 盐官镇 21590 马桥镇 27379 袁花镇 36162 丁桥镇 24713 许巷乡 42327 新仓乡 19735 谈桥乡 18464 黄湾乡 24051
自然环境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 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2021年4月,海宁市在2021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行榜(县级市)中位居第14。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海宁市位列第3。
2021年3月,海宁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10名。
2021年2月,海宁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2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海宁市位列第63名。
2021年1月,浙江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名单,海宁市上榜。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海宁市排名第37。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海宁市名列第49。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海宁市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海宁市上榜,排名第10位。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海宁市位列第23名。
2020年,海宁市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100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海宁市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海宁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15名。
2019年10月,海宁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19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海宁市在列。
2017年11月,海宁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5年3月,海宁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海宁市为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
邮编:314000
嘉兴南湖景区
嘉兴南湖景区
嘉兴南湖景区
嘉兴南湖景区
嘉兴南湖景区
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总面积439平方公里,辖4个镇、9个街道,户籍人口50.88万人。南湖是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和儒商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吴镇、蒲华、沈曾植、陈省身、沈铎、金庸等都曾在这片土地上学习生活。“十三五”期间,南湖区围绕现代田园城区总目标,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的核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区、共享发展的示范区”,不断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农业上形成了特色瓜果、特种水产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业上形成了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为标志的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全区R&D经费占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重点平台嘉兴科技城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省级重点科创平台;三产上,以特色街区、商务楼宇、都市经济园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和以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型城市产业发展迅速,南湖基金小镇成功创建了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
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坚持敢破敢立、敢闯敢试,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全省率先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成立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覆盖率达94%,在全国首推17个行业许可“一证化”改革,相关做法被省委改革办总结为“南湖模式”并复制推广。全国率先启动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并不断深化,打造形成“南湖样本”。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加速,组建运作政府产业母基金,成立了全国首家科技保险公司——太平科技保险公司。
宜居宜业的生态区。坚持践行“两山”理论,致力于攻坚“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有机更新等重点领域,城乡功能品位持续提升,全域剿灭劣V类水,农户集聚率超40%。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绿化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城在园中、园在绿中、绿在田中”的乐居乐业环境日益显现。区内拥有市第一医院、博物馆、国际网球中心等一流的公共配套,南湖风景区(5A级)、月河街区(5A级)、梅花洲景区(4A级)、湘家荡旅游度假区(4A级)等生态旅游景观引人入胜。近年来,南湖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统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以面上整洁为基础,将示范点、精品线路串联起来,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全力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南湖。
共享发展的示范区。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先后荣获了国家文明城市、“教育强区”、“体育强区”和文化先进区等一批称号,成功创建全省首批老年友好城市、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平安建设实现“十三连冠”,捧得全省平安“金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被中国合唱协会授予特殊贡献奖,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高分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红立方”“红色代办”等一批党建品牌为共享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南湖区位列第30名。
2021年1月,浙江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名单,南湖区上榜。
2021年1月,南湖区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4A级景区城。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南湖区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南湖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8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