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64000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东襟合肥,南视武汉,北达郑州,京九铁路、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02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34.8万。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
2004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3.4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现有耕地19.6万亩。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花生;森林覆盖率为45.9%;主要树种有松树、杉树、银杏树等。
历史文化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自然资源
新县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银杏、茶叶、油茶、野生猕猴桃品质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银杏之乡”。全县发展杉木30万亩、板栗33万亩、银杏林面积3万亩、茶叶8万亩、油茶8万亩。境内有金钱豹、大鲵等动物400余种,有珙桐、水松、银杏等野生植物2000多种。已探明各种矿藏有40余种,是全国花岗石、石英石储量最大的县和天然金红石重要产区之一,享有“山上藏金,地下藏银”的美称。
新县红绿资源丰富。境内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首府革命烈士陵园、鄂豫皖首府博物馆、许世友将军墓、郑维山将军石、箭厂河革命旧址群、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江淮岭生态园、九龙潭等“红”、“绿”旅游景区(点),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40多个单位和高等院校在新县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扶贫开发前的1983年,新县最明显的特点是“三不过一”,即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86元),全县8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国家重点贫困县。扶贫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的亲切关怀下,新县人民发扬老区光荣传统,紧紧围绕争当“中原崛起后起之秀排头兵”的发展定位和撤县设市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生态经济、民营经济、旅游经济和劳务经济,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3.4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分别是1983年的30.4、51.5、29.8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1996年的全省末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57位。一年之内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连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六块国家级奖牌和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省级奖牌,在全市综合目标考评中位居第一。
地理位置
新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腹地。属信阳地区。面积1546平方公里,人口32.17万辖17个乡(镇),200个行政村。
自然环境
本县为大别山区,群山环抱,主峰黄毛尖海拔1011米。山间有谷地、盆地。小潢河境内长50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27.4毫米,全年无霜期225天。
交通现状
境内公路总里程393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5.4公里。有国道106线穿过,全长14公里;省道2条,全长100公里;县乡道全长267公里;专用公路全长12公里。桥梁520座14188延米。17个乡晴雨通车,197个行政村通汽车。有京九铁路34公里,县辖内设有浒湾、新县、泗店车站。
名胜古迹
位于鄂豫交界的天台山,史称淮南第一峰,腹地的连康山、沙窝的紫龙潭、熊河的山水关均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新县是我国最早的红色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共中央鄂豫皖军委航空局就在县城内。现在新县在省重点保护的苏区旧址十处。
新县特产
新县境内资源丰富,盛产板栗、银杏、茶叶、油茶、中药材、山野菜和猕猴桃,其品质、产量均居河南省之冠,其中银杏是全国四大银杏基地之一,被誉为“板栗之乡”、“银杏之乡”。全县有杉木30万亩、板栗32万亩、茶叶7.5万亩、银杏林面积3万亩。山上植物2100多种,有香果树、珙桐、水松、金钱松、银杏等珍稀树种.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全县辖15个乡镇,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人口35.4万。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行政区划
新县辖5个镇、10个乡:新集镇、沙窝镇、吴陈河镇、苏河镇、八里畈镇、周河乡、陡山河乡、浒湾乡、千斤乡、卡房乡、郭家河乡、陈店乡、箭厂河乡、泗店乡、田铺乡。县人民政府驻新集镇。
新集镇 代码:411523100
2006年,辖12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红旗居委会、胜利居委会、解放居委会、东风居委会、京九居委会、新城居委会、长潭居委会、金水居委会、巴棚居委会、潢河居委会、艾洼居委会、叶林居委会、金兰村、彭河村、白果术村、卓湾村、塘洼村、林冲村、董店村、代咀村、金河村、刘泗冲村、彭大湾村、合龙村、代洼村、冲田洼村、黄湾村、姚冲村
沙窝镇 代码:411523101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街道居委会、王山村、沙坪村、曾畈村、罗汉村、吴湾村、汪冲村、油榨村、杨畈村、熊河村、高山村、匡湾村、刘湾村、朴店村
吴陈河镇 代码:411523103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吴陈河村、邱店村、马鞍村、龚洼村、王洼村、夏湾村、陈洼村、石湾村、吴尖山村、柯棚村、周湾村、章墩村、小河边村、阳土墩村、杜洼村、罗寺村、朱洼村、邱堂村
苏河镇 代码:411523104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张堂村、苏河村、廖洼村、朱店村、文昌村、李庄村、新光村、双镇村、黄围孜村、夏店村、红柳村、赵坳村、郭大洼村、墨河村、庙墩村
八里畈镇 代码:411523105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八里畈村、张店村、神桥村、郑坳村、聂坛村、王里河村、水口村、螯山村、长河村、七龙山村、长岗村、南冲村
周河乡 代码:411523201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周河村、柳铺村、毛铺村、冯楼村、余冲村、付冲村、西河村、汤冲村、熊湾村、九龙村、王边村
陡山河乡 代码:411523202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陡山河村、烂泥冲村、扶前湾村、胡冲村、大塘村、刘湾村、塘湾村、白马山村、张湾村、李湾村、白沙关村、槐店村、刚店村、柳林河村、连康山村
浒湾乡 代码:411523203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浒湾村、蔡山村、鄢山村、黄墩村、李寺村、伍榜村、徐湾村、柳店村、苏畈村、郑店村、曹湾村、游围孜村、李榜村、华湾村
千斤乡 代码:411523204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杨店村、王店村、余店村、娘湾村、邵山村、土主岭村、杨高山村、代湾村、喻冲村、大吴湾村、北杨湾村、付洼村、徐畈村、沙石村、南京村、抱耳村、孔湾村、杨湾村、大塘村
卡房乡 代码:411523205
2006年,辖9个村委会:古店村、卡房村、居畈村、胡河村、何山村、王畈村、叶湾村、牛冲村、胡湾村
郭家河乡 代码:411523206
2006年,辖7个村委会:郭家河村、麻布村、湾店村、莲花村、范湾村、柴楼村、土门村
陈店乡 代码:411523207
2006年,辖10个村委会:细吴村、杜湾村、程七村、云山村、代岗村、高湾村、山背村、梅花村、胡子石村、王湾村
箭厂河乡 代码:411523208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箭河村、竹林村、黄畈村、仁畈村、塔尔村、油榨村、李洼村、何岗村、方湾村、代畈村、杨冲村、占湾村、石岗村
泗店乡 代码:411523209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范店村、付山村、邱湾村、余畈村、大畈村、余河村、王楼村、邹河村、计河村、分水岭村、陆湾村、泗店村
田铺乡 代码:411523210
2006年,辖8个村委会:田铺村、水榜村、黄土岭村、河铺村、塘畈村、宋畈村、陶冲村、九里村
新县历史
新县的前身为经扶县。1932年10月,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为了便于控制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对付革命力量,以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为县名,以新集为县治,设立经扶县,将光山县南部五个里(八水里、五马里、沙城里、长潭里、青山里)、17个保(神留桥、朴风山、沙窝、永阳赘、五龙、杜横、夏陂山、长潭、朱向、董范店、墨斗关、潘殷冲、官堰、柴山、观音、沙城、千斤),湖北省麻城县三个区(仁美区的三分之二、择里区的三分之二、丰义区的二分之一,相当于现在泗店、田铺二乡中南部、周河乡南部)、黄安县的两个会(长水会、塔耳会,相当于现在箭厂河乡)等划归经扶县管辖。原属河南省的面积占93%。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50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28日,新集重获解放。12月,在县城西南王湾召开经扶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与会代表500多人一致通过决议,将经扶县更名为新县。
发展历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所在地,在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培育了李德生、许世友、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新县人民继承和发扬的老区光荣传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发挥山区优势,建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兴工强县,培育了羚锐上市公司;突出自然特色,建成了独具魅力的红城;开发劳力资源,打造了涉外劳务品牌;树立一流标准,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全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0.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5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序从1996年的倒数第一攀升至第52位。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等国家级奖牌和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荣誉称号,为打造实力新县、平安新县、魅力新县、和谐新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的征程,英雄的新县人民正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新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二__七年十二月五日,新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莆田新县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地处山重岭叠之中,自古交通方便,旧名湘溪,公元979年兴化置县,县治原设在今仙游县游洋镇,后因虎患频仍,人口减少,元皇庆二年(1313)兴化县治(原兴化军、后兴化府)迁至广业湘溪,即今莆田市新县镇。“新县”之名,由此而始。
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
代码350303108
新县镇辖15个村委会:~201_新县村、~202_文笔村、~203_张洋村、~204_圩顶村、~205_广宫村、~206_巩溪村、~207_上茅村、~208_洋林村、~209_仙安村、~210_白云村、~211_外坑村、~212_泗洋村、~213_大所村、~214_大贤村、~215_白伏村。
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新县镇地处莆田东北部山区,距市区51公里,北接大洋乡,南连秋芦镇,西邻庄边镇,东与福清市东张镇交界。全镇土地面积133平方公里,有15个行政村,总人口22671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枇杷、杨梅、橄榄、柿子、板栗等杂果,此外地下蕴藏大量的矿藏,开采利用价值较高。
现有中小学17所,卫生院1所,分院2所,变电站1座,水库及附建的水电站2座,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设施日趋完善将不断改善。主要旅游景点有: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著名立说之处"夹_草堂"、大革命时期南方十五块红色政府之一"莆田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等。
预计2002年度经济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600万元,出口供货总值130万元,财政总收入202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
莆田新县夹_草堂风光
夹_草堂郑樵纪念馆位于莆田新县镇广山村,海拔600米左右,是郑樵守陵和读书立著处,为莆田二十四景中文化含量最高的景区。其中,有一个简易的天文台,保存完好,是郑樵研究星象的地方。郑樵是我国宋朝著名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通志》是一部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博大浩瀚,达200卷,500多万字。《通志》一书包罗万象,不仅记载了古代社会的历史,还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文字学、音韵学等超越史学范畴的内容,把史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
郑樵是福建莆田人,父亲郑国器是当朝颇负名望的太学士。郑樵从小耳濡目染,学习勤奋,对诸子百家尤感兴趣。
郑樵16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家道中落,生活每况愈下。为了替父守孝,更为了不中断学业,郑樵走进深山老林,在莆田西北山下的一座茅屋内隐居起来,一边守孝,一边用功读书。
单调枯燥的读书生活十分清苦,但郑樵却乐在其中。遇上严寒天气,狂风肆虐,破旧的草堂四面来风,瑟瑟发抖的郑樵一边用单薄的身躯抵御门口吹来的寒风,一边燃灯苦学。相邻的村民深深地为他这种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所打动,纷纷主动关心他、帮助他。有时送来一碗米饭给他充饥,有时拿来一把茅草帮他修补破漏的茅屋。
郑樵在深山老林里整整隐居苦读了30年。无论炎夏寒冬,无论生活条件多么困苦,都未曾动摇他穷尽学问的雄心。他博览群书,认真地研究了历史、天文、地理、生物、医药和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学问。由于他长期不辍地学习,积累了无与伦比的丰富知识,为晚年“集天下之书为一书”,撰写《通志》这部浩瀚的历史巨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郑樵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系统性,他常常花费很多工夫去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写成新的作品。他说:“善于读书的人必须懂得整理知识,把知识整理得有条有理,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1][2]
河北省 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
新县镇(Xinxian Zhen)位于县境南部。镇政府驻新县村。面积63.7平方千米,人口2.96万人(2002年)。辖23个行政村。
沿革 1955年设新县乡,1958年撤销,1961年建新县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改镇。1997年,面积63.7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新县、南肖庄子、王庄子、北刘庄、于道、宣庄、徐庄、台庄、杨庄、孙楼、扬石桥、王石桥、刘石桥、韩石桥、赵石桥、大堤东、小韩东、王帽圈、正道、罗疃、伊兴庄、杨村、潭庄23个行政村。
2020年1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新县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0年11月18日,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新县位列第67名。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新县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0月20日,新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6月,新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2019年11月12日,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新县榜上有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新县在列。
2019年3月,新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授予新县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7年2月21日,新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2月6日,国家旅游局办公室确定新县为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2016年7月,新县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09年1月23日,新县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邮编:454100
拼音:Mengzhou Shi
邮编:454750
代码:410883
区号:0391
车牌号:豫H
地理位置: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总面积:541平方千米。
总人口:37万人(2006年)。
基本概况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在焦作市的西南隅。北和沁阳市、济源市毗邻而遥望太行山,东以猪龙河为基本分界与温县隔河相望,西跟济源市、洛阳市吉利区并靠接壤,南以黄河为界,同孟津县、偃师市、巩义市隔河凝眸眺望。地理坐标东经112°33’— 112°55’,北纬34°50’— 35°02’,东西最长处33公里,南北最宽处25.75公里,全市总面积541.61平方公里。2000年底,市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辖6镇1乡4个办事处,273个行政村,人口37万。古称孟涂国,秦置河雍县,汉称河阳县,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升河阳为孟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为县,始称孟县,1996年撤县设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
2006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站在新起点、描绘新蓝图、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化名市、和谐安市、环境立市”六大战略,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工作重点,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工作创新,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孟州。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8亿元,出口创汇完成1.4亿美元,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序中位居第14位,先后荣获了“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文化先进市”、“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市”、“河南省园林城市”、“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60多项。
风土人情
孟州市系太行山前丘陵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区,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由305.9米降到108.5米,境内由西向东有明显的低山—丘陵—平原的过渡特征,是华北平原的西部边陲。
全市土壤由褐土、潮土两大部分组成,褐土下分立黄土、垆土、红土等8个土种,分布在西部丘岭地区;潮土下分两合土、砂土等6个土种,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黄河滩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水频,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矿藏资源缺乏,仅有上水石、石灰石、青石、油页石、河砂、粘土和少量烟煤,而河砂、粘土尤其品质纯净,是周围县市范围内建筑用材最好的资源。
市境内地表水有黄河、蟒河、改道蟒河、猪龙河4条河流和引沁济蟒渠,多年来地面径流量平均0.712亿立方米,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37.5%。其中黄河从市境南流过,长26公里,这里是中下游的结合处,黄河水面放宽,大量泥沙觉积,开始成为“悬河”,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左岸)就从孟境东曹大王庙筑起,自古就有“千里黄河大堤始于孟县”之说。90年代由于小浪底水库建设,黄河水势得到有效控制,“害河”已经变成“利河”。1995年后从新安到迁来的移民全部安置于黄河滩区,生活稳定。
市内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刺猬、狐狸、黄鼠狼、松鼠等,野生植物有野生地、地骨皮、大蓟、节节草、米蒿、马齿菜、艾蒿、牵牛花、狗尾草、狗牙根、蒲公英、猪毛菜、柴胡、酸枣等160多种。
旅游资源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总面积541平方公里,辖6镇1乡4个办事处,273个行政村,37万人,毗邻黄河小浪底旅游区,洛常路、新孟路、207国道穿境而过,洛阳黄河大桥、焦作黄河大桥分布东西两侧,与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相连。
孟州历史悠久,秦为河雍,汉置河阳,唐为孟州,明称孟县,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孟州市。境内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还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的故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史名人都曾到此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党和国家***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李长春、乔石、吴阶平、孙孚凌、李铁映等先后视察和拜竭韩愈陵园,江泽民主席亲自为韩愈陵园题写了园名。
支柱产业
孟州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手工业,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原始积累和九十年代的规模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尤其是机械加工业、皮毛加工业、粮食加工业和电力化工业四大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大幅提高,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对该市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该市四大支柱产业共有企业239家,2005年,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增加值30.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1.1%,其中:机械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9.8%;粮食加工业完成增加值9.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1.4%;皮毛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31.2%;电力化工业完成增加值3.8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8.8 %;这些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而且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力强,可带动众多关联产业的蓬勃兴起,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
花生加工业:该市现有花生加工户100余家,其中:以化工镇海头村,东西孟港村,西虢镇为主年生产花生米将近7万余吨。2006年以来各个加工户通过中国花生商务网信息手段查看花生价格行情通过花生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亿人民币,花生米远销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广东,山东,东北,广西以及山西运城最大的存宝花生米公司。目前该市已经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花生加工基地和集散地以及国际关注的价格行情中心。
机械加工业:该市现有机械加工企业42家,以中原内配公司为龙头,包括嘉陵嘉鹏摩托、活塞公司、起重控制电器厂等19家限额以上企业和23家限额以下企业。2006年实现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38.9%,完成增加值5.35亿元,同比增长35.4%。从业人员达7099人,具备年产1500万只气缸套、20万辆嘉陵嘉鹏摩托、15000台采暖炉的生产能力。主导产品有内燃机配件、三轮摩托、制动器、防爆开关、阀门、皮毛机械、暖通设备、钢球、铸件等。其中中原内配公司的主导产品“河阳牌”气缸套产销量连续18年蝉联中国市场产销量第一,连续10年蝉联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河阳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电力化工业:该市现有电力化工企业27家,以金山公司为龙头,包括电力股份公司、电力公司等7家限额以上企业和20家限额以下企业。从业人员达3489人。主要产品有纯碱、氯化铵、三聚氰氨、电石等,2006年完成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产值16.45亿元,同比增长22.4%。
粮食加工业:该市现有粮食加工企业91家,以金玉米公司、河阳酒精公司为龙头,包括华兴公司、粮食局面粉厂等26家限额以上企业和65家限额以下企业。从业人员达10931人,具有年产5万吨植物油、20万吨食用酒精、8万吨精制麦芽糊精、9万吨优质面粉、10万吨饲料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酒精、麦芽糊精、麦精粉、淀粉、高麦芽糖浆、异麦芽低聚糖、精饲料、非油炸营养方便面、面粉等,其中酒精、麦芽糊精等主要产品的销售区域遍布全国各地。按照设计生产能力,全市年可加工转化玉米100万吨,加工小麦25万吨。2006年,完成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29.1%。
皮毛加工业:该市现有皮毛加工企业79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0家,从业人员达23522人。2006年,实现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53.3%,完成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53.3%。具有年加工皮毛2000万张的能力,皮毛加工以生产羊剪绒系列产品为主,生产出口的高档汽车坐垫、沙发坐垫、床毯、拖鞋、服装、毛革两用皮手套、刷子等30多种裘皮系列产品畅销亚欧等国。目前,该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基地和集散地以及世界关注的销售中心。
行政区划
孟州市辖4个街道、6个镇、1个乡:大定街道、会昌街道、河阳街道、河雍街道、化工镇、南庄镇、城伯镇、谷旦镇、西虢镇、赵和镇、槐树乡。市人民政府驻大定南路280号。
大定街道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2万余人代码:410883001
地处孟州市区。2006年,辖4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花封居委会、迎秀居委会、鼓楼居委会、平山园居委会、北街村、南街村、东关村、东街村、马桥村、柳湾村、韩东村、韩西村、宋村、陈湾村、北开仪村、段西村、段东村、上作村、东韩村、庙底村、新城村、胡庄村、水运村。
会昌街道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59862人邮编:代码:410883002
2006年,辖8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梅花园居委会、双桥居委会、商贸城居委会、明珠居委会、龙湾居委会、坛西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处坛东居委会、廉桥村、西街村、红星村、许村、北韩庄村、西何庄村、将台街村、小坡掌村、堤北头村、斗鸡台村、南贺庄村、冯园村、三道沟村、中曹村、东曹村、侯庄村、南关村、竹园村、寺村、大宋庄村、张厚村。办事处驻会昌路中段路西。
因唐会昌三年升河阳县为孟州,而取名“会昌”。办事处成立于1998年4月,位于孟州城区西部,东与大定办事处接壤,西至小铁路与东小仇镇相联,北与谷旦镇相联,南与城关镇毗邻。总面积11.5平方千米。农业人口10140人,市民21335人。辖北韩庄、西街、红星、廉桥、将台、西何、许村、关唐、钱唐、赵唐10个行政村和明珠、华鑫、祥和苑等8个居委会。2005年行政区域发生变化。
河雍街道面积:18.4平方千米人口:16623人代码:410883003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华鑫居委会、关耿村、赵唐村、钱唐村、富村、钱庄村、东田丈村、西田丈村、陈庄村、马窑村、兰窑村、小宋庄村、王庄村、王庙村、太子村。办事处驻韩愈大街中段。
成立于2005年11月23日。辖关耿唐村、钱唐村、赵唐村、太子村、王庙村、东田丈村、西田丈村、陈庄村、马窑村、小宋庄村、兰窑村、东王庄村、富村、钱庄、华鑫居委会、育新居委会,共14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
河阳街道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27317人邮编:454762代码:410883004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怡园居委会、缑村、函丈村、前龙村、中龙村、后龙村、梁村、上段村、东各村、西各村、刘庄村、四联村、大和村、北何村、梧桐村、中录村、后录村、长店村。
附:原城关镇位于孟州市效区,南濒黄河,北与会昌、大定两办事处为邻,西同西虢镇接壤,东与化工、缑村镇相连。金、元为孟州治所,明初因之,洪武十年(1377)改县,清属还初里,中华民国时置第一区,区公所驻县城,1947年7月解放后,为第一区,区人民政府驻县城,1954年建城关乡,1958年为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乡,1990年改城关镇。总面积45平方千米,总户数6622户,25076人。辖柳湾、韩东、韩西、宋村、南关、三道沟、东曹、中曹、侯庄、冯园、南贺庄、斗鸡台、堤北头、小坡掌、富村、钱庄、陈湾、竹园、寺村19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
附:原缑村镇位于孟州东北部,南与化工镇为邻,北同城伯镇接壤,东与南庄镇相接,西和大定办事处、谷旦镇毗邻。清分属太平立义里,中华民国分属一、二区;1947年7月解放后仍之;1950年2月19日属六区;区人民政府驻缑村;1958年建人民公社,驻缑村;1983年底社改乡;驻缑村;1991年8月3日乡改镇,驻缑村。总面积20.7平方千米,3万余人。辖缑村、四联、函丈、大伙、前龙、中龙、后龙、上段、段东、段西、上作、东韩、新城、庙底、胡庄、水运、梁村、西葛、东葛、北刘庄等20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
2005年,撤销城关镇、缑村镇,成立河雍街道办事处、河阳街道办事处。
化工镇面积:48.25平方千米人口:37077人邮编:454781代码:410883100
位于市区东南8千米处,南濒黄河,西邻城关,东北与南庄、缑村二镇接壤。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刘庄村、中化村、高庄村、谢庄村、杜庄村、后街村、高桥村、贺庄村、段庄村、东光村、海头村、东孟港村、西孟港村、南开仪村、新北村、晁庄村、横山村、云水村、石井村、许庄村。镇政府驻刘庄村。
据传,宋时有一对青年夫妇居于此,夫背弓打猎不务正业.后听妻劝,挂弓种田;日后子孙繁衍,形成村庄,取名挂弓;年深日久,感到挂弓无用,取而烧之,故改化弓;后因“弓”、“工”同音,书作“化工”;1919年,行政区划时,把化工诸村分为东、中、西化工。清属立义、立仁里;中华民国分属一、二区;1947年7月解放后,为二、六区;1958年建立化工人民公社,驻西化工;1981年改为化工公社管委会,1983年12月改为化工乡,1996年10月乡改镇。原辖高庄、段庄、南刘庄、中化工、贺庄、杜庄、后街、谢庄、高桥、东光、海头、东孟港、西孟港、南开仪、北开仪、横山、云水、庄、石井等19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
南庄镇面积:44.75平方千米人口:38934人邮编:454771代码:410883101
位于城东10千米处,东与温县招贤乡相连,西和西南与缑村镇、化工镇连接,南濒黄河,北与城伯镇接壤。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南庄一村、南庄二村、南庄三村、谢庄村、桑坡村、南社村、南扣村、司庄村、北庄村、殷家洼村、驸马庄村、杜村、里村、田寺村、上官村、下官村、上口村、下口一村、下口二村、_河村、黄庄村、张庄村、盐西村、塔地村、王家沟村、蒿子沟村、小村,(1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南庄村。
据传:宋初陈桥兵变,柴王大败,两员大将护卫小王逃此一带,一将居南,一将居北,日久成庄,故名南将庄,省称南庄。清朝时期分属立礼里、立义里、立信里、太平里。民国时置第二区,区公所设南庄;1947年至1949年仍为第二区。1951年孟县由5个区变为6个区时,将本区的水运,海头等8个自然村划归第六区。1954年成立乡,分化出蟒河南的东化乡、西化乡。1956年并乡时成立南庄中心乡,辖4个高级社。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建立南庄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南庄乡,1992年9月撤乡建立南庄镇。
城伯镇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32315人邮编:454763代码:410883102
位于市区东北8千米处,东濒猪龙河与温县交界,西与谷旦镇相接,南与南庄、缑村二镇接壤,北与沁阳市崇义镇毗邻。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城伯村、张庄村、宋庄村、西武村、东武村、相逢村、西后津村、东后津村、中村、武桥村、子昌村、岳师村、岑村、赵庄村、南董村、北董村、罗状村、罗状堡村、吴寨村、前姚村、后姚村、西姚村、立义村,(3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城伯村。
古名“成白村”,有住民苏宋王三姓人,商议认为有成无土不为城,有城无人是空城,非吉象,将“成”、“白”二字分别加上“土”、“人”旁,即今名。1954年本地区分别没乡,1955年冬成立集体农庄,1956年春又变为高级社,1957年高级社下放,每个村为一个分社,1958年初成立,城伯乡,1996年改为城伯镇。
谷旦镇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28000人邮编:代码:410883103
位于城北7.5千米处,东与城伯镇为邻,南与会昌办事处接壤,西与赵和乡毗邻,北与沁阳市崇义镇相接。2006年,辖29个村委会:谷旦村、曲村、洪道村、赵改村、前进村、后进村、米庄村、马庄村、董村、李村、杨村、古城村、赵村、薛村、吴村、堰底村、卢村、张村、南那村、北那村、呈庄村、柿园村、新屯村、王大义村、禹寺村、康大义村、西大义村、张营村、张连村。镇政府驻谷旦村。
据传,唐武德三年,武帝官级为谷,在此建城,今有遗址,后称谷旦县,谷旦延名至今。清分属太顺里、太宁里、永康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解放后,仍属第三区,后并入第一区的太子、王庙、前逯村、中逯村、后逯5个村。1954年置谷旦乡、逯太乡、曲洪乡、禹寺乡等,1956年并为禹寺和谷旦中心乡,1983年12月改为谷旦乡,1992年撤乡建镇。原辖谷旦、曲村、洪道、赵改、米庄、长店、后逯、中逯、太子、王庙、堰底、吴村、卢村、马庄、李村、董村、前进、后进、张村、杨村、赵村、薛村、西大义、王大义、康大义、古城、柿园、程庄、南那、北那、禹寺、张营、张连、新屯等34个行政村,221个村民小组。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将太子、王庙、中逯村、后逯村、长店5个村划出。
赵和镇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36039人邮编:454795代码:410883104
2005年11月24日,撤销赵和乡、东小仇镇,新设置赵和镇,辖原赵和乡、东小仇镇的行政区域,赵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赵和村。2006年,辖38个村委会:西赵和村、东赵和村、行庄村、冯庄村、范庄村、苏庄村、冶墙村、还封村、白墙村、田旺村、西冶村、坡掌村、北冶墙村、青龙沟村、南临泉村、中临泉村、北临泉村、西庄村、璩沟村、大马沟村、小马沟村、秦沟村、柴河村、石沟村、上坡村、下坡村、东小仇村、胡庄村、水运村、孙村、司家沟村、西小仇村、大仇村、上寨村、雷疙瘩村、廉庄村、车村、仇庄村。
附:原东小仇镇位于城西北部的半岭区。东邻会昌办事处和谷旦镇,西接槐树乡,南与西虢镇为邻,北与赵和乡接壤,面积32.3平方千米,4765户,17650人。辖东小仇、东田丈、西田丈、陈庄、胡村、东王庄、兰窑、西水运、孙村、司家沟、仇庄、西小仇、大仇、上寨、雷圪塔、廉庄、车村、小宋庄、大宋庄、马窑等20个行政村。
附:原赵和乡位于孟州市西北部,东与谷旦镇相连,南与东小分镇、槐树乡毗邻,西和济源轵城、梨林镇接壤,北隔蟒河与沁阳柏香镇相望。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为河南府河阳太平乡。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为怀孟路孟州河阳县第六部。清乾隆元年(1736年)为孟县西北路。清未民国初属永安里;民国16年(1927年)属第四区,区公所驻清凉寺;1947年7月解放后,为第四区,区人民政府驻西赵和;1956年为赵和乡;1958年成立赵和人民公社;1983年底社改乡。总面积52.4平方千米。辖东赵和、西赵和、苏庄、行庄、冯庄、范庄、冶墙、田旺、白墙、还封、坡掌、北治墙、青龙沟、西冶、南临泉、中临泉、北临泉、西庄、璩沟、上坡、下坡、秦沟、石沟、大马沟、小马沟、柴河等26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村和2个片村。
西虢镇面积:83.87平方千米人口:32568人邮编:454791代码:410883105
位于城西8千米处,东邻城关镇,西连洛阳市吉利区,南濒黄河,北与槐树乡、东小仇镇接壤。2006年,辖21个村委会:西虢村、义井村、戍楼村、落驾头村、韩庄村、东窑村、西窑村、赵坡村、路家庄村、西逯村、干沟桥村、姚庄村、莫沟村、顺涧村、湾村、店上村、全义村、西沃村、寺上村、高崖村、梁庄村。镇政府驻。
原辖西虢、张厚、义井、戌楼、落驾头、韩庄、东窑、西窑、赵坡、路家庄、西逯、干沟桥、姚庄、莫沟、顺涧、湾村、店上、全义、高崖、寺上、梁庄、西沃等22个行政村,169个村民小组。
据传曾称太平庄,因虢王葬此,又因村位城西,故名。1958年成立西虢公社,1983年冬社改乡,1996年乡改为镇。
槐树乡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口:23000人邮编:454794代码:410883201
2005年,撤销石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槐树乡管辖,槐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006年,辖44个村委会:汤庙村、杨洼村、龙台村、毛庄村、燕沟村、西孟庄村、东孟庄村、张洼村、史家沟村、涧西村、南嘴村、上汤沟村、刘庄村、崔沟村、涧东村、杨庄村、桑洼村、张嘴村、石庄村、雷山村、油坊头村、元圪套村、沟北头村、关沟村、下汤沟村、岩山村、祝庄村、贾庄村、后尖庄村、前尖庄村、王庄村、元沟村、北杨村、焦庄村、钱沟村、后刘庄村、上河村、小石庄村、寨上庄村、耿沟村、卫山村、芹菜沟村、西坡村、马吉岭村。镇政府驻。
附:原槐树乡位于孟州市西北岭区,东、南、西三面分别与东小仇、西虢、石庄相邻,北与赵和乡和济源市轵城乡接壤。过去是个路口叫槐树口,有集市于此,1954年始以槐树命名槐树乡,辖汤庙、刘庄东西孟庄,1958年并成槐树乡。总面积34.4平方千米,3200户,11950人。辖汤庙、史农沟、杨洼、刘庄、西孟庄、东孟庄、张洼、张咀、涧东、涧西、崔沟、燕沟、桑洼、龙台、杨庄、毛庄、南嘴和汤沟18个行政村。
附:原石庄乡位于孟州市西部的北邙山腹地,西北与济源市的坡头乡、轵城乡为邻,南与洛阳市吉利区接壤,东与槐树乡隔沟相望。总面积36平方千米,2700户,10500人。辖石庄、雷山、油坊头、袁圪套、沟北头、关沟、下汤沟、岩山、祝庄、贾庄、前尖庄、后尖庄、西王庄、源沟、北杨村、焦庄、钱沟、后刘庄、上河、小石庄、寨上庄、卫山、耿沟、芹菜沟、西坡、马吉岭等26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孟州古称孟涂国,《河南通志》记载:“唐古为孟涂国”,虞舜分卫水为并州,此属并。禹王导河积石又东至于孟津,即此。武王伐纣会诸侯歃血于孟津,故后有盟津之称。
春秋属晋,为河阳。战国属魏,为河雍。秦置河雍县。汉武置河阳县,属河内郡。新改河亭。东汉复治,三国魏、晋因之。元魏为河阳县,属河内郡,后为北中府。高齐废县为为河阳关。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河阳县,属河内郡。唐初为大基层,寻复河阳,属孟州。五代因之。宋,孟州置河阳三城节度使。政和二年(1112年),属济源郡。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孟州因河患,北向十五里筑今城为上孟州,原城为下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元宪宗八年(1254年),迁上孟州,属怀庆路。
明洪武十年(1377)改州为县,始称孟县,属怀庆府。清因之。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属河南省河北道,后改豫北道。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河南省,后改属河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7月8日解放后,建立孟县人民政府,属太岳行署四专区。1949年8月15日平原省成立,属平原省新乡专署。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54年为孟县人民委员会。仍属新乡专区。1967年12月30日为孟县革命委员会,属新乡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复孟县人民政府,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18日,划属焦作市。
1996年6月撤县设市(4月2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6]30号文件批复)。
2000年,孟州市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会昌街道、大定街道、城关镇、西虢镇、东小仇镇、缑村镇、南庄镇、化工镇、城伯镇、谷旦镇、槐树乡、赵和乡、石庄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354302人,其中:大定街道 21976人、会昌街道 30265人、城关镇 26620人、化工镇 35522人、南庄镇 38853人、缑村镇 31082人、城伯镇 32535人、谷旦镇 36624人、东小仇镇 18900人、西虢镇 35257人、赵和乡 23985人、槐树乡 12146人、石庄乡 10537人。
孟州市原辖13个乡镇办事处,273个行政村。2005年,孟州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石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槐树乡管辖,槐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辖区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撤销赵和乡、东小仇镇,新设置赵和镇,辖原赵和乡、东小仇镇的行政区域,赵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赵和村;撤销城关镇、缑村镇,成立河雍街道办事处、河阳街道办事处。11月22日,孟州市乡镇机构改革结束,原有的13个乡镇办事处被合并为11个。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孟州市辖4个街道、6个镇、1个乡:河阳街道(新增)、河雍街道(新增)、大定街道、会昌街道;谷旦镇、南庄镇、城伯镇、西虢镇、化工镇、赵和镇;槐树乡。
2021年1月15日,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名单出炉,孟州市上榜。
2020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