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Republic of Ecuador, La República de Ecuador
国名释义:西班牙语意为“赤道”
别称:赤道之国、香蕉之国
首都:基多(Quito)
国花:白花修女兰
国庆日:8月10日
与我国建交日:1980年1月2日
货币:苏克雷(已经退出流通市场,通用美元)
国鸟:大兀鹫
语言: 西班牙语
民俗:每年3月21日和9月23日中午要在作为赤道标志的空心圆柱前举行祭祀仪式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晚5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3 小时
与我国建交日:1980年1月2日
世界之最:科隆群岛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奇花异草荟萃之所、珍禽异兽云集之地。盛产大海龟和大蜥蜴。科隆群岛是世界“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之一
厄瓜多尔共和国(The Public of Ecuador),简称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横穿国境北部,因此人们把它称作“赤道之国”。赤道这个词,西班牙语的发音叫“厄瓜多尔”。
面积28.3万平方公里,有“世界中央城市”、“香蕉之国”的美称。人口920多万,主要宗教天主教,教徒占全国人口90%。西班牙语为国语,印第安人讲克丘4亚语。英语在机场、饭店等地未必行得通,市内就更难了。因此 ,懂点西班牙文会比较方便。贷币为苏克雷Sucre。首都基多(Quito)是一座古老的印第安市,筑城于海拔2850米处。群山环绕,风景秀丽。
闻名遐迩的厄瓜多尔香蕉个大串多,味道鲜美,畅销世界各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厄瓜多尔的商务礼俗,随时可穿保守式样的薄西装。访问大公司或政府机关须先约会。厄瓜多尔商人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当地人很尊重人的头衔,可不称呼对方的名字,而直呼头衔(名片上务必标明职务)。有英文、西班牙文对照的名片甚有用,当地可印,两天取件。此地没有因人种差别而形成社会阶层(人口大半是混血种),但依职务所造成的阶级身份却俨然存在着。厄瓜多尔商人轻松、友善,比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商人开放。
厄瓜多尔没有特殊禁忌。欧美社会的基本礼节亦适用于厄瓜多尔。见面多送小礼物,此举很受欢迎。因时间观念淡薄,班机抵达时刻的报导不可靠。航空公司常会超额地接受订位。
到厄瓜多尔后宜先休息一天,以适应高原气候。厄瓜多尔人午休两个小时,不办公。和客人第一次见面时握手。好朋友之间,妇女亲面颊,男人拥抱。吃完钣后,每个客人都有应向男主人或女主人表示感谢。
基多,10-12月中旬、1-6月最宜去访,该市日暖夜凉。瓜亚基尔市,5-10月最宜去。1-3月为热带雨季,也是休假期。厄瓜多尔在三月间的嘉年华会商店停业一周。肉、鱼相当丰富。避免喝生水,只饮开水或瓶装水,除非是一流大旅舍或大饭店。
海关免税香烟3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1瓶。外币进出不限。计程车免收小费。
厄瓜多尔邮局不邮寄草帽。
那里局势比较稳定.
基多的地理位置?
6年。厄瓜多尔大学6年,厄瓜多尔Yachay理工大学成立于2014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教师。Yachay理工大学,这所紧邻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运行了6年的大学厄瓜多尔国际大学成立于1996年,是一所非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基多首府皮钦查郊区。该机构还在以下地点设有分校:洛亚、瓜亚基尔、加拉帕戈斯。厄瓜多尔国际大学由厄瓜多尔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正式承认,是一所规模较小男女同校的厄瓜多尔高等教育机构。
基多(Quito)详细文字介绍: 基多(Quito)详细文字介绍: 赤道环绕地球一圈,经过许多国家和地方,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就在赤道线上。“厄瓜多尔”的意思就是赤道。基多应该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地方。但是在这里没有闷热的天气,也没有灼人的酷热。因为基多位于皮钦查火山山麓的一个狭窄的安第斯山谷,海拔.. 2800多米,皮钦查山峰云雾缭绕,微有积雪。所以基多气候凉爽,四季如春,月均气温在13℃~14℃之间,是世界上温度年差最小的地点之一。基多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阳光直射,气温可达.. 25℃,夜间骤凉,突然下降到.. 10℃以下,甚至拉近.. O℃,所以基多人虽身在赤道,夜间也还得穿上冬服,生火取暖。 赤道纪念碑七、八百年前,印第安部落的基图族人居住在此,基多的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印第安人具有丰富的天文知识,又将太阳奉为最高神灵,他们将马尔卡山南麓选为祭典太阳的地点,建造了一座圆形无顶的太阳观测台。认为这是太阳一年两次跨越南北两半球的地方,因而称之为“太阳之路”,并设置了明显的标志,每年6月.. 13日被定为“太阳节”。后来的科学家经过测量后,惊奇地发现赤道线距此仅差几十米。1936年,在印第安人立标不远的地方建立了赤道纪念碑,碑高约.. 10米,用棕红色花岗岩建成,碑呈正方形,四面刻有E.S.O.N 4个英文大字母,分别代表东、南、西、北4个方位,下端刻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字样。碑顶有一石刻大地球仪,中间有一白线代表赤道,白线一直延伸到碑下的基座上,游人都喜欢横跨白线两边,拍照留念,并可得到一张证书,证明他于某年某月某日来到了这个南北两半球的分界线上。 1982年厄瓜多尔政府在基多城北.. 27公里的赤道线上修建了一个新的赤道纪念碑,仿原碑建造,但高大3倍,碑身内部分10层,每层都有介绍厄瓜多尔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的展览,碑内有电梯,可达顶端平台,远眺安第斯山风光,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和上空积有蘑菇云的火山顶历历在目。 拉丁美洲的艺术中心基多是南美大陆中最古老的首都,印第安人曾在此建立基图王国,15世纪才成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534年被西班牙人占领,1830年厄瓜多尔独立后成为首都。 基多群山环抱,依山而筑,周围树木葱郁,鲜花满谷。城市分新城和老城两部分,新城马路宽阔,房屋整齐,公园僻静,还建有一些工厂。老城是基多的中心,狭窄的街道和鹅卵石小巷中人群拥挤,但十分繁华。房屋大多用白色和天蓝色粉刷,中心区还有独立广场,广场上有英雄纪念碑,苏克雷广场上建有厄瓜多尔解放者苏克雷的雕像。总统府、图书馆、高等院校也在老城。阿拉梅达公园有南美最古老的天文台。老城的印第安人市场是观光客必到之处,这里除农副产品外,还出售印第安人工艺品,烤土拔鼠是特殊的风味小吃。 闹市之中还耸立着众多的尖顶与圆顶教堂。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占地.. 3 万平方米,是美洲首屈一指的“第一大宗教建筑”,里边珍藏有印第安人、欧洲人的雕塑和绘画名作。天主教堂始建于.. 1550年,建于.. 18世纪,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教堂用砖石垒砌,高大的圆顶铺设绿瓦,室内有金叶镶嵌装饰,是阿拉伯人、波斯人、摩尔人建筑风格的精华。建于18世纪的孔帕尼亚大教堂有拱形大门和螺旋形高大廊柱,门的上方、教堂四壁与天花板,布满了金叶镶嵌的图案。除了教堂外,还有圣阿古斯丁古堡等古老建筑。 这些印第安人与殖民地时代的独一无二的杰出造型艺术,被称为“基多艺术学派”。基多有“拉丁美洲艺术中心”的美称。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基多为“人类的财产”,为世界文物重点保护城市。 厄瓜多尔第二大城市基多人口约.. 90万,仅次于瓜亚基尔,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有铁路通往瓜亚基尔,泛美公路穿城而过,有一个国际机场。基多是工业中心,除纺织、制药、食品、制革、木材加工等传统工业外,还有石油化工、金属加工等新兴工业。手工艺以牙雕和木雕著名,还有皮革和金银制成的工艺品,有一种羊毛斗蓬柔软鲜艳,畅销拉美各国。 基多有许多高等院校,最著名的是中央大学,创立于.. 1769年。全国工艺学校成立于.. 1869年,厄瓜多尔天主教大学创办于.. 1946年。1535年建立的艺术学校是南美洲同类学校中最古老的。基多国家博物馆有众多的观众。基多是厄瓜多尔的文化中心。众多的古迹和赤道纪念碑使旅游业日益兴旺。基多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