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航空学院邮编是多少
西安航空学院的邮编为710077,该校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二、西安航空学院简介学校创建于1955年,原名为西安航空工业学校,隶属原航空工业部。1957年合并兰州航空工业学校。1960年升格为专科学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复原。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西安航空工业技术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划转地方,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建校60多年来,学校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立足陕西,服务航空,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为我国航空工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7万余名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沣惠、阎良两个校区,占地1158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7亿元;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有航空综合实验实习基地、飞机结构实验室等校内实习基地及实验室15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个;设有集教学实习、生产、科研于一体的校办工厂,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拥有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泵类装备研究中心、陕西省液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学校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专任教师611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72人,副高职称人员17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者594人;学校聘用客座教授41名,其中院士2名,著名专家学者20余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师德标兵4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6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学会担任职务。
学校设有飞行器学院、民航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士官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部等17个教学院(部)。开设飞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51个本、专科专业,覆盖航空航天、机械、材料、电气、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16个专业大类,涉及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现拥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及培育项目3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省级试点专业建设项目8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500余人。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等科研课题169项;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9项、专利352项,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135篇,核心期刊收录1019篇。学校始终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国家级奖381项,省级奖316项,各类竞赛获奖数量达727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0项;学校是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厚植优势,特色发展。学校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等数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海航机务班”“天航机务班”“海航空乘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与火箭军、海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合培养“士官班”,实现了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同步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学校多次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陕西省首个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新战略、新目标、新任务。当前,学校正按照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蓝图,主动对接跟进服务国家航空发展战略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内涵建设,奋力追赶超越,扎实推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一、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的邮编为427000,该校地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山大道学院路1号,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二、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是2001年8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创建于1979年,先后隶属于原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现隶属于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学院是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和湖南省平安高校。
学院位于风光秀丽的世界知名旅游胜地张家界市,占地面积762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动静相宜,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学院设有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电气、航空服务、旅游管理五大特色专业群共33个专业。其中,航空制造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省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专业为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同时,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指定专业。
学院推行“人才强院”战略,建设“双专业带头人”引领的教师队伍。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大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均非常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从航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相关专业机构聘请了百余名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现有专任教师320人、兼职教师132人,副高以上专任教师10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9名,建有院级大师工作室3个、创新工作室2个。学院多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和湖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学院主编(审)、参编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200余种,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拥有200余项国家专利。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实训条件优越。学院建有机械实训中心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75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2亿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6个,深度合作企业218家。学院是湖南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建有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航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数控专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省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省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突出现代职教内涵,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实行人才定制培养。学院于2014年正式开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班,在校士官生规模持续扩大。学院先后与空军航空工程大学士官学院、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签订定向培养士官协议。2017年初,学院士官学员在空军一航院组织的全国入伍军事体能技能考核中排名第一。学院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背靠企业办专业,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上海锦江国际酒店管理股份公司、上海春秋旅行社及其航空公司、深圳康途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办“南方班”、“西发班”等,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了宽广渠道、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院与中国军工企事业单位以及沿海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受到用人单位持续好评,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技术能手和管理骨干。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另外,学院按有关政策规定,每年推荐数十名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后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应征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招士官生。2014年,学院学生荣获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高职组一等奖。2015年,学院一举摘得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的桂冠。
学院遵循“立足航空、服务地方、特色兴校、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服务航空,服务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信息化产业发展,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二等奖、全国机械行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大赛一等奖、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