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14000
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罗江而得名,是“中国龙舟名城”。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汨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杨沫、白杨、康濯等文艺名家。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每年吸纳游客50万人次。2005年,汨罗市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了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龙舟故里国际品牌。汨罗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生态资源丰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带来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着115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1.8%,积蓄林木218.3万立方米。砂金、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矿产星罗棋布于全 市, 其中汨罗江砂金砂储量居长江以南各县(市)之首。汨罗农业经济基础坚实,农产品门类齐全、优质高产。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水稻、玉米、红薯品质优、销路广;龙舟茶、名优果、大棚菜享誉省内外,花卉、苗木时鲜四季;鱼、蟹、虾各种水产琳琅满目,鸡、鸭、鹅和猪、牛、羊各种家畜丰富。工业基础好,已形成化工、机电、建材、冶金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松菊油漆、加华肉牛走俏全国,龙舟动力、龙舟收割机畅销中南、华南地区。特别是汨罗市工业园成为各种资源的聚集地,已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26.8亿元,再生资源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绿色环保和农机制造四大产业群强势崛起。2005年10月,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湖南汨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
龙舟竞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占改革发展之天时,凭区位优势之地利,集万众一心之人和,汨罗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率先进入全省小康县(市)行列.2007年,预计全市完成GDP75.6亿元,(2007年均为预计数)实现财政收入6.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180元.同时,素质教育早已誉满三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国土、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跻身全国先进.该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岳阳六县(市)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_
当前,全市人民正以巨大的热情,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加强新型工业、新城区、新农村建设,按照实力强劲、民生殷实、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要求,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
汨罗市花为栀子花,栀子花又名栀子,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扦插,在梅雨季节用嫩枝15百米长,插于苗床,10-12天生根。压条,4月选取二年生枝条,长20-25厘米,压埋在土中,保持湿润,约30天生根,夏季与母株分离,翌春分栽。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为好,在梅雨季节进行,需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并及时剪去枯枝和徒长枝。病虫害常发生叶斑病和黄化病,叶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喷洒,定期在浇水中加0.1%硫酸亚铁溶液防治黄化病。虫害有刺蛾、介壳虫和粉虱危害,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杀刺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介壳虫和粉虱。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汨罗市上榜。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汨罗市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6月,汨罗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赣片区、鄂豫皖片区)。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汨罗市位列第62名。
2019年3月,汨罗市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西片区、湘鄂赣片区)。
2017年2月,汨罗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4年1月,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汨罗市为第二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05年,汨罗市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29名。
文化传播的资金用途
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哪个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该校是一所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文理学科协调发展的涵盖文学、理学、医学、工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简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历史沿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
办学定位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学校是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也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1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拥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设有63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1个(化学),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教育学)。“十二五”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2018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其中优势专业4个(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化学、制药工程)、特色专业3个(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46项,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国家级或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56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5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2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在哪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10
我想说~
?
?
?
?
2018年度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用途”项目申报指南
?
广州动漫行业协会
2017-08-21 10:46
关注
一、申报单位
在广东省内注册登记2年以上(含2年,以2017年7月31日为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文化企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申报主体必须是建设和运营申报项目的独立核算单位,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经营状况良好,资信等级较高,资产负债率低于60%,两年内无违法违规违纪记录。
二、扶持方向
按照“扶优扶强、统筹兼顾、支持改革创新、向重点项目倾斜”的原则,申报项目须符合国家和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明确可行,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对本行业发展有引导推动作用,预期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资助重点
1.列入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2.列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十三五”广东省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等省级文化产业规划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3.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带动性和领先示范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4.全省文化改革重组重点项目;
5.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
6.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7.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贸易等融合发展项目,文化新型业态重点项目;
8.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重点项目;
9.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质产业项目;
10.粤东西北地区重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
(二)资助范围
1.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传播网络建设;
2.数字出版、动画漫画、游戏游艺、电子阅读器、流媒体、数字报刊、网络出版、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多媒体广播影视、高清互动电视、数字娱乐等文化新业态的生产、营销、服务;
3.列入省级以上行业发展规划,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
4.列为省级以上精品创作重点项目,市场前景较好的**、电视剧、广播剧和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节目制作和产业经营项目;
5.工艺美术、文化产品等创意设计和制作;
6.有利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引导、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项目;
7.经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部门立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8.省级以上重点文化会展和交易项目;
9.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项目;
10.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建设;
11.文化科技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12.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
(三)资助标准
资助方式分专项补助、贴息、奖励三种。每种方式的资助标准如下:
1.专项补助
专项补助分三个等次:
(1)补助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项目。主要包括:一是列入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二是列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三是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带动性和领先示范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申报补助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将采取竞争性答辩和专家现场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遴选。
(2)补助200—500万元(含200万元)的项目。主要包括:一是列入各地级以上市和省级各专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二是对各地、各行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带动性和领先示范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3)补助2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主要包括符合国家、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具有地方优势与特色,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
申请专项补助的,其申报金额不得超过企业上年度经审计净资产额的50%,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2011〕300号)标准的小微文化企业除外。
2.贴息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贴息资助的,其贷款必须为所申报项目的专项贷款,并且获得贷款的时间必须在其申请之日前1年内,且已开始支付利息。贴息额度单项不超过1000万元。申报贴息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项目,将采取竞争性答辩和专家现场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遴选。
3.奖励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分三个等次奖励:
(1)奖励200万元。获得国际级重要奖项,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
(2)奖励100万元。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
(3)奖励50万元。获得国家级奖项,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
三、申报材料
(一)申报材料的内容
1.《立项申报表》;
2.申请表(须同时报电子文档);
3.附件材料,包括:
(1)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2017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及相关材料;
(3)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须同时报电子文档);
(4)产业园区项目还需提交经当地发改、规划、国土、环保和林业等部门审核认可的总体规划图。
4.申请贴息还需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商业银行出具的利息支付凭据复印件(复印件须加盖银行有效印章);
(2)项目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及银行出具的《借款凭证》复印件(复印件须加盖双方有效印章);
5.申请奖励还需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文件、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材料复印件(须向申报受理单位交验原件);
6.如项目按国家和省相关规定需要经过立项批准的,须提供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复印件(加盖有效印章);
7.申报承诺书;
8.其他按要求须补充的材料。
(二)申报材料的要求
1.《立项申报表》是申报单位向省委宣传部申报广东省宣传文化专项资金的正式材料,每个项目必须填制一份《立项申报表》,并装订在项目申报材料的首页。《申报项目情况简表》请严格按格式填写(正反两面,A4纸打印),不得增加附页并单独装订。申请表格可在广东省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平台的“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专题网页中“文化产业发展用途”下载。
2.申报材料按顺序排列,统一采用A4纸装订成册,并编好目录,标注好页码。
3.申报材料一式四份,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和宣传、财政部门公章,各市在受理部门审查意见一栏需要加盖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的公章。受理部门存档一份,其余三份报送评委会办公室。
4.有关电子文档需提供U盘和光盘各一个。
四、申报程序
(一)申报受理
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负责受理在本地注册的文化企事业法人单位的申报、材料审查、实地考察、项目遴选和网上申报工作;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负责受理本部门主管的行业协会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申报、材料审查、实地考察、项目遴选和网上申报工作;省文资办负责受理所监管的文化企业(集团)的申报、材料审查、实地考察、项目遴选和网上申报工作;省工商局负责受理省属广告企业的申报、材料审查、实地考察、项目遴选和网上申报工作。
(二)审核报送
申报受理单位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核、审查、实地考察、项目遴选和网上申报。
1.初核。申报受理单位负责检查申报材料是否齐备、是否符合要求。
2.审查。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负责牵头会同同级财政、工商、税务、审计以及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对在本地注册的文化企事业法人单位申报材料进行合法、合规和真实性审查,并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共同出具审查意见。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负责牵头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主管的行业协会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合法、合规和真实性审查;省文资办负责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所监管的文化企业(集团)的申报材料进行合法、合规和真实性审查;省工商局负责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省属广告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合法、合规和真实性审查。
3、实地考察。申报受理单位组织同级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审查合格的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出具实地考察报告。
4.遴选。申报受理单位在审查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专家评审或竞争性答辩等方式,对申报项目进行遴选,并经本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报送项目。申报受理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情况要书面上报。
5.网上申报。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汇总遴选后,通过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向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用途”评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委会办公室”)申报;省级项目由省直行业主管部门和省文资办审核汇总遴选后,通过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向评委会办公室申报;申报受理单位遴选未通过的项目,不得自行录入。
6.统一报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评选坚持“扶优扶强,统筹兼顾,支持改革创新,向重点项目倾斜”的原则。各地级以上市每个市报送项目不超过4个,其中至少要有1个贴息项目;省文化厅报送项目不超过5个,其中至少要有1个贴息项目;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报送项目不超过6个,其中至少要有1个贴息项目;省文资办监管的珠江**集团有限公司、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羊城晚报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岭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省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报送项目为1个,省文资办监管的其余省属各文化企业(集团)和星海演艺集团分别报送项目不超过3个,其中至少要有1个贴息项目;省工商局报送项目不超过3个,其中至少要有1个贴息项目。
各市党委宣传部和省直有关单位于2017年9月5日前,将遴选通过项目的申报材料汇总后统一报送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用途”评委会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邮寄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合群三马路省委宣传部文改办;邮编:510082;联系人:林先生, 020-87185551;张女士, 020-87195241;传真:020-87185236,020-87195259;电子邮箱:cro5133@163。
(三)前置审核和实地抽查。评委会办公室对申报项目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上进行前置审核,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受理,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予以退回并说明原因;评委会办公室将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专家赴各市和省直有关单位,对拟进入2018年度专项资金评审程序的申报项目进行实地抽查,为专家评审组和评委会提供评审依据。
(四)签订合同书。各申报受理单位在省财政厅拨付年度专项资金后,要及时与申报单位签订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合同书,并报省委宣传部备案。
五、申报要求
(一)思想重视。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申报评审工作,认真做好组织发动,从严把握标准,对照申报指南规定的条件与要求,严格审查申报材料,并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申报真实。各申报单位要按照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原则,认真填写相关表格,提供相应材料,对材料真实性负责,严禁重复申报、虚假申报、变相多头申报,并由法人代表亲笔签署《申报承诺书》(附件8);申报受理单位的领导班子对遴选报送项目要集体研究决策,确保将符合条件的项目上报。
(三)监管到位。省委宣传部对资金管理不到位、项目监管不到位、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将加大问责力度,责令相关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机制;各申报受理单位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督管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督促申报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支付进度,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资金支付进度;各申报单位要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六、其他
为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本年度专项资金预算按要求做了调整,部分本年度确定支持项目的资金,将与2019年度专项资金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