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610041,该校地址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天益街83号,是一所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973计划承担高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二、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级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是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单位,是全国棋牌文化教育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软件名城(成都)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位于成都市,辖高新、花源、青羊、锦江四个校区,占地面积53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180余人,专任教师370余人,“双师”素质师资占专任教师80%以上,建立了约500名由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团队。
学院秉承“成都服务,服务成都”办学宗旨,以“校地融合、校企共生、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坚持“德行天下、技走人生”校训,突出产教融合、双创贯通特色,着力培养现代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与高新区共建成职高新软件教育园,园区化办学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成都文旅集团牵头组建成都旅游职教集团,成为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2次入选全国职教集团化办学经典案例,2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成都国际商贸城共建“城中校”,成为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全国行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与四川宝岛光学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宝岛眼视光学院;与成都棋院共建成都棋艺学院,成为国家棋牌文化教育基地;与市教育局、团市委共建创业学院,打造创业教育、实践、服务、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创平台,入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选“2018中国100家特色空间”。
学院下设8个分院部35个专业,在校生11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部分学生到海外就业,连续多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中青报等单位评选为“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30强”、“全国高职院校双创50强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示范案例50强”,连续三年被四川省人才服务行业协会评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连续三届荣获教育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金奖、全国铜奖,在2018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中国总决赛特等奖、英国总决赛铜奖,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2017年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怎么样 评价排名好不好(10条)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学费标准多少,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入学考试指南军训宿舍条件转专业政策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学费,费用收费标准规定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招生简章,招生专业
天津武清邮编
一、西南科技大学邮编是多少
西南科技大学的邮编为621010,该校地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是一所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
二、西南科技大学简介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陈永灿、校长董发勤。
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4131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教学科研研仪器设备值已达7.16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20万余册,电子图书781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9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42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8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6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碳纳米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有“军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有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0多项。学校在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的排名中位列第98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学校有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管理学原理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3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团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8个国家级、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51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2.24%。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天津武清邮编301700。
武清区,隶属天津市。位于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水系中下游。北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香河县为邻,南与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和河北省霸州市相连,东与天津市宝坻区、宁河区搭界,西与廊坊市安次区接壤,总面积1574平方千米。2021年,武清区户籍人口110.00万人,常住人口113.84万人。截至2021年10月,武清区共辖6个街道、24个镇。
据《郡县释名》中解释:“武清取武功廓清之义也”,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之称。秦汉初年(前221年~前206年),始设泉州市、雍奴县。1949年10月,仍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73年,划归天津市。2000年,撤销武清县,设立武清区。
武清区科学技术
2021年,武清区3项科技成果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家单位获得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家单位获得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家单位获得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882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93家,累计795家。天津市雏鹰企业评价入库377家。天津市瞪羚企业评价入库47家。天津市科技领军(培育)企业新入库8家,累计17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2家。
2021年,武清区新增区级入库培育众创空间,2家区级以上众创空间累计9家,其中,国家级2家,市级5家。新增区级入库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6家,其中,国家级4家、市级1家。
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企业创新平台累计22家。2021年,武清区新引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项目24个。
以上内容参考:-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