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暨南大学在哪个区 暨南大学是在广州市天河区,具体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该校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
二、暨南大学简介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 复旦大学 、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签署共建暨南大学协议。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有58个系,20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学校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处于全球前5%的位置。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499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7人,*(含特聘教授、青年长江)15人,杰青、优青获得者39人,“珠江学者”51人,教授744人,副教授938人,博士生导师888人,硕士生导师1649人。
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40029人,其中本科生27836人,研究生12193人,来自12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3728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令国人振奋。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100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40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批其他类型国家社科项目3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及排名也屡创新高。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85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76个国家设立123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3149人,其中本科生1973人,研究生271人。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2.1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3.12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4.6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68万册。学校设有25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5所。
2018年10月24日,*亲临学校视察并就如何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作了指示。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全体暨南人将牢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暨南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暨南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暨南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暨南大学教务处官网入口地址
暨南大学教务处入口:jwc.jnu.edu/
暨南大学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
暨南大学在哪里
暨南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暨南大学有几个校区 ;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邮编是多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的邮编为214105,该校地址位于无锡市锡山大道333号,是一所涵盖理、工、文、管、经、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独立学院。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简介
学院新校区位于无锡市锡山大道333号,毗邻锡东新城核心区,距离无锡高铁东站、地铁2号线仅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新校园占地总面积1101亩,建筑总面积30.65万平方米,是一所现代化的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低碳校园。滨江学院、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南信大无锡研究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四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已然成型,形成涵盖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设有物联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人文法政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39个,覆盖理、工、文、管、经、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学院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含研究生和留学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70人、占45.4%,博士化率达42%(其中专业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超过80%)。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特聘专家、省特聘教授、省“333”高层次人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双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3人。学院坚持“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的办学理念,以“技能型、精英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导向,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百余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与无锡市30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项。考研升学率稳居同类院校前列,2019届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上线率达19.96%、录取率近14%,众多优秀学子被 北京大学 、 南京大学 等“双一流”高校录取。学院与美国、英国、港澳台等多所境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为广大学生提供出国、出境交流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部分优秀学子被北卡罗来纳大学、伯明翰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录取攻读研究生。建院以来,学院已培养毕业生3万余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家公务员,或被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录用。******,滨江学院将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内涵建设,努力建成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
一、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邮编是多少 山东财经大学 东方学院的邮编为271000,该校地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正阳门大街66号,是一所由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黄金集团联合举办,以实施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
二、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 东方学院成立于2005年6月,是由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黄金集团联合举办,以实施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单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协会(USCPA China Society)理事单位,被誉为“优秀应用型财经人才的摇篮”。
学校秉持“厚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本着“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培育了“胸怀天下、勇攀高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东方精神,明确了“一体两翼、扎根地方、服务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既充分发挥高水平母体学校的支撑优势,又真正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之路。
修身治学 理想园地
学校地处“五岳独尊”、“中华国山”的泰山脚下,南眺孔子故里圣城曲阜,北倚华夏母亲河黄河,山水圣人荟萃于此,文化底蕴丰厚,学校占地530余亩。凤凰河畔树茂风清,园林景观错落有致,校园环境安静优雅。信息化教学设施完备,生活配套完善便利;图书馆纸质藏书近50万册,电子图书百余万册,期刊6200余种,“掌上学习通”移动图书馆全面上线,为学生潜心治学和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条件。
优势专业 雄厚师资
学校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发展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前瞻设定学科专业布局,现有会计学院、财税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数据科学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学院,正保会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东方世博数字创意学院4个特色学院,开设涉及经、管、文、艺、理等五大学科门类的28个本科专业和特色专业方向,形成了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依托母体高校雄厚师资力量,学校形成了一支以山财大教师、自有教师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专家为补充的学术型、应用型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学校实施“百名教师下企业计划和百名企业专家进校园计划”,荟萃行业领军人才、管理精英参与教育教学;聘请了几十名各领域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
特色培养 多元成才
学校积极践行“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一人一方案”全面实施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学分制教学,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以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为契机,不断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组建数据科学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东方世博数字创意学院等特色学院,面向全国产业布局和山东省“一圈一带”区域现代服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一线,培养具备创新精神、职业素养、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管理、服务能力和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优秀经管人才。
★ 创新成果丰硕
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软件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赛事中屡获佳绩,荣获省部级、国家级奖励500多项。
★社团活动多彩
学校全面推行第二课堂“五个一”工程(科技学术、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文体艺术和身心发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欣欣向荣,现有学生社团近百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88个,义务支教基地17个,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100%,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飞扬个性的广阔天地。有近百人次荣获省级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广西“追锋”支教团队5次荣获省级重点团队,贵州习水支教团队2次荣获省级重点团队荣誉,学校连年被团省委评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东方讲坛”、“创业大讲堂”、“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嘉年华社团活动月”等成为校园文化品牌,让东方学子度过大学最美好的时光。
★就业创业平台宽广
学校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始终把学生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以上。毕业生因创新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工作作风扎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学校获“新浪网2017年度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奖项。与地方政府和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培育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政策和平台支持,让每一个立志创业的学生都拥有自主创业的广阔空间。
★ 深造渠道畅通
根据学生学习,实施分类培养,鼓励学生升学深造,专升本录取率达28%以上;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录取率稳步攀升,数百名学生高分考取“985”、“211”名校及地方高水平大学。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与马来西亚精英大学联手打造“国际专升本、本硕连读、双文凭本科”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共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科)国际实验班,前三年在国内学习,获得东方学院专科学历证书,第四年在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学习,顺利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与新西兰商学院联合打造“3.5+0.5+1”本硕连读项目,(“3.5”表示在国内完成本科前七个学期课程并达到该项目入学要求。“0.5”是指第八学期前往新西兰商学院学习硕士预备课程,完成新西兰国家英语证书五级课程并获得证书,“1”是指该项目学生可以在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或坎特伯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学校还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通过专升本、本升硕、专升硕、寒暑假游学等多种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交流深造机会。
科研服务 成效显现
学校积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应用科研水平,“政、校、行、企”联合共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成立“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协同创新平台、与泰安市合作共建泰山文化研究院、与中国创业智库合作共建“中国创业智库山东研究院”等,近年来承担教育部“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百余项,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局面。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责任与价值。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赞誉鹊起 社会满意
近年来,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尤其是步入“二次创业、二次提升”新阶段以来,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充分信任,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示范单位”、“中国独立学院杰出品牌”、“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山东最具社会口碑高校”、“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