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都是指越过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从这一点说,两者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 地区 )之间的商品交换;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一、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
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 地区 )之间的商品交换;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二、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联系:
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都是指越过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2、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者经济效益。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什么是外贸
1、类型不同:贸易公司要想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必须进行特殊的申请和办理相关手续;进出口公司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贸易公司,不用进行特殊申请。
2、性质不同:贸易公司一般只做内贸,可做中间赚取利润的公司,不需要有进出口权;而进出口公司必须要有进出口权。
贸易公司一般指从事货物和劳务交易的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购买、销售和其他如进行营业活动,也可以用经纪人或代理商身份从事活动。但贸易公司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从事业务活动,其职能都只是开发票。
从国际税收方面看,跨国纳税人在国际避税地建立贸易公司是逃避国际税收的又一条途径。跨国纳税人通过建立贸易公司避税的典型模式是: 甲国的产品生产公司把产品销售给建立在避税地的乙国贸易公司,然后再由乙国贸易公司把产品转售给丙国客户,并从中留下一部分利润,从而逃避本应在甲国应负担的一部分所得税。
经营范围
(1)各种进出口商品的品质、卫生、安全质量检验(包括感官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微生物检验)。
(2)各种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鉴定(包括衡器计重、水尺计重、容量计重),以及整批货物和包装内货物的数量鉴定(包括件数、长度、面积、体积等)。
(3)各种进出口商品的包装、标记鉴定。
(4)各种进出口货物的货载衡量。
(5)进口货物承运船舶的舱口检视、监视卸载、载损鉴定和进口商品的残损鉴定。
(6)出口货物承运船舱、车厢和集装箱的有关清洁、卫生、密固、冷藏效能等适载条件检验,以及积载鉴定和监视装载。
(7)进出口商品的承运船舶,宣布共同海损后的海损鉴定(积货鉴定)。
(8)为有关国家对进口商品实行全面监管制度提供装船前检验服务。
(9)其他检验鉴定业务,如财产鉴定评估,价格比较,审核签发价值证明书,抽取或签封货物样品,出口成套设备从设计审查到监造,出口商品从原料检验到成品验收乃至装船前检验。
凡国外的贸易单位、制造厂商、运输、保险部门以及公证检验机构等,都可直接向商检公司委托办理有关进出口商品的各项鉴定工作。商检公司也可接受有关方面的委托,派员到国外办理检验、鉴定;还可办理与商品检验有关的咨询业务和技术服务,如出口商品的催交,进口机电仪商品的调试、维修等等。
进出口权全称是指自主经营进出口经营权。
进出口权是指进出口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资格,申请进出口权办理需要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审批办理过程,拟申请进出口的企业必须同时得到市商务局、市/分区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电子口岸等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拿到上述部门审批各类证书后,才表示公司拥有了自营进出口的权利。只有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才可依法自主地从事进出口业务。
参考资料:
进出口权-
外贸一般指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贸易由进口和出口这两个部分组成,对于商品运进或劳务的国家来说,就是进口。而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来说,就是出口。
外贸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将国内的商品卖到国外去。但现在外贸涵盖的范围很广,很多的东西都可以进行外贸交易。现在的贸易公司是专门做贸易工作的,这类公司都有对外贸易的经营资格。
贸易公司会在国外进行市场的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商品要在出口前像中国海关申报,到了那里以后还需要给国外海关申报,还要安排拖车送货上门等。其实外贸的每个过程都会有一个岗位,比如专门和国外推销的就是外贸销售,专门报关的就是报关员,专门报价的叫预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