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是近年来胸外科临床热点,特别是磨玻璃病变,双肺多发结节,多半是早期肺癌,惰性发展。
胸部薄层CT扫描平扫随访最重要,小于5mm:纯磨玻璃就1年复查,不纯的半年复查;5-10mm:纯磨玻璃半年复查,混合磨玻璃视恶性可能大小(以下同)3或6个月复查,实性视恶性可能大小(以下同)1.5或3个月复查;
10-20mm:纯磨玻璃3或6个月,混合磨玻璃立即手术或3个月复查,实性即手术或1.5个月复查;
大于20mm:恶性可能大的均手术,恶性可能小的分别3个月、1.5个月、1个月复查。
双肺多发肺结节需要有医生帮忙判断和挑选出主病灶,选择继续随访跟踪还是去除主要病灶,手术后不得已留下的观察病灶继续随访。
胸部薄层CT扫描还可以判断肺结节所处位置,局部周边病灶,可采用楔切或者段切,若结节所处位置较深且肺段之间,需切除肺叶,手术需要慎重评估。
随访跟踪过程结节变化或者医生准备改变治疗方案,还需要评估全身状态,包括PET和心肺功能,以备方案选择,需要与肺结节专业医生沟通选择合适的治疗或者随访方案。
随着大量CT的使用,肺部结节"曝光量"也与日俱增,有些医学也跟上"时代的步伐"设立了肺结节门诊,或者肺结节的研究。
以前为什么没有经常听说、看到肺结节,在近些年突然"火了",以前不一定是没有,只是当时阶段的检查手段没有现在真么高,常规的胸部影像学检查也就是拍个胸片,由于前后重叠、密度分辨率较CT低等因素,很难发现很小的结节,往往发现的时候已经很大了。
CT由于自身优势,很容易就能发现很小的结节,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造成了很多人的困扰,有些人太或许紧张,终日惶惶不安,有些人大大咧咧不当回事。
扯了很多废话,回归正题,肺部结节大多数属于良性结节,如题主展示出的报告,大可不必太过于纠结,定期随访即可。
正常人肺部有结节吗?
想要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惊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肺结节究竟是什么?随着CT、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检查中发现自己有肺结节,且发病年龄越发年轻化。很多人看到检查结果,第一反应就是“肺癌”。而研究表明,肺结节和“肺癌”并不是一回事,现阶段大概两成的 健康 人群存在肺结节。
何为肺结节?事实上,结节只是影像学里的一个描述性的词语,不是病灶的性质,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个医学诊断!影像学里,胸部CT检查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cm的密度增高的病灶通常被描述为结节灶,直径小于1cm叫“小结节”,小于0.5cm叫“微小结节”。
但这并不意味着“结节患者”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一部分肺结节患者确实可能是肺癌患者。所以,大家最关心的,也是医生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鉴别出结节的性质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然后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
图1 肺结节
“长相”不同
肺结节可以分成3种
虽然都叫肺结节,但根据“长相”不同,肺结节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和纯实性结节。
第一种,磨玻璃结节(Gross glass nodule, GGN),或者磨玻璃阴影(Gross glass, opacity, GGO)
所谓磨玻璃,就像我们生活中看到的磨砂玻璃一般,有一层遮挡,但仍可以看到玻璃后面的肺组织。
图2 纯磨玻璃结节
第二种结节,实性结节(Solid Pulmonary Nodule, SPN)
从CT图像看,结节的密度高,完全不透明了,已经看不到黑黑的肺组织,这就是实性结节。
图3 实性结节
第三种,混杂型磨玻璃结节(mixed Gross glass nodule,mGGN)
这种结节处在前两者的“中间”,在CT图像上表现为磨玻璃和实性结节的混合,磨玻璃阴影里还带有,实性成分。
图4 混杂磨玻璃结节
3种结节,既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良性的有球形肺炎、结核球、错构瘤良性、纤维增生。恶性的结节往往有一些特殊表现会写在你的CT报告单上,如“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微血管征”“棘突征等”。
治病有一大黄金准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于癌症! 那如何更准确的进行诊断?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案例:“良、恶”难辨,要做“肺癌自身抗体检测”
51岁的李某,男,2020年体检发现肺部结节,胸部CT:右下肺磨玻璃结节,约7mm大小,其内低密度影。遂到我院就诊,首次CT及追踪3月后CT所报结果均不能区分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单独做CT难以评估结节性质,患者本身也较为焦虑,遂建议其验血做“肺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SOX2阳性;GBU4-5阳性。两方联合诊断高度怀疑肺部肿瘤,患者很快便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后病检结果显示:(右下肺背段)肺微浸润性肺癌。
什么是肺癌自身抗体检测?
“肺癌自身抗体检测”是核医学科近年引进的一个新兴超早期肺部肿瘤筛查项目,只需要抽一管血,便可结合CT有效地进行肺癌初诊。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影响下,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这些肿瘤细胞,做出应答,并且针对这些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而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就称为“自身抗体”。
图5 血清肿瘤标志物
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即使在血清中有大量白蛋白和其他蛋白的干扰,也可以在极低的浓度下被准确检测到。
该检测选取七个高特异性的肺癌相关靶点,每个靶点都是独立、非交叉的,分别为:GAGE7、CAGE、MAGE-A1、SOX2、GBH4-5、PGP9.5、P53。这7个靶点可按照信号通路不同分为五个组,分别是P53抑癌基因、CTA、转录因子、解旋酶、去泛素化酶。代表的信号通路分别为:细胞永生性获得、异常增殖信号、异常转录信号、基因组不稳定性及蛋白异常水解等。任何一个指标阳性都代表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较强,增殖速度快,易侵袭转移。
六家多中心研究表明: 肺癌血清抗体联合胸部CT辅助肺癌早期诊断, 阳性准确率达到95%。 有研究表明“肺癌自身抗体检测”比CT早3-5年发现肺癌的发生。
普通人群在肺结节筛查的检查中如何选择呢?
在普危中低危人群中,LDCT(低剂量螺旋CT)不是常规推荐筛查手段,无创无辐射的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基线筛查方式(即先用肺癌自身抗体检测筛查,阳性者再行LDCT筛查)。避免非高危人群的漏诊,提高肺癌早诊率。
针对高危人群,国家CT筛查指南推荐LDCT(低剂量螺旋CT)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但是CT假阳性率高,可以采用肺癌自身抗体检测作为补充检测手段,降低假阳性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小细胞肺癌和其他一些容易被CT漏诊的早期肺癌。 综上所述,我们对待肺结节的最正确的态度是:“不忽视,不紧张”。
图6 肺癌筛查流程图
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胸外科
肺部结节有良恶性之分,百分之九十的结节都是良性的,正常人如果长期处于高粉尘环境中也会得。
在我们体检的时候,最为糟心的一件事情,真的莫过于发现肺结节,虽然医学上面已经证明80%以上的肺结节其实都是良性的。
但是对于有一些患者来说,无论医生怎么跟他们进行解释,都无法打消心中的疑虑,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肺结节其实就是他们心中的梦魇。
其实肺结节这种疾病,在十几年之前还是非常少见的,只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升,发现的患者才会越来越多。
其实预防癌症,我们首先需要做好肺癌的相关防控,因为肺癌的发病几率和死亡几率是最高的。通过肺结节的筛查,可以很好地发现早期的肺腺癌,及时进行手术的治愈!
但是肺结节检出几率非常的高,良性远远要多于恶性,对良性肺结节各位也不必恐慌。
肺结节最坏的情况其实就是恶性结节,这也就是早期的肺癌,有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这种类型的结节与自身平时的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为了减少肺上结节恶化的相关概率,最好是可以在饮食上面做一下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