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90后这一代就被标上了很多标签,近日又有调查报告显示,90后消费观现反差萌,宁愿花800块买一件衣服,也不愿意出8元钱邮费,那么这种消费心理究竟说明了什么呢?90后不在意花钱,而且在乎这钱花的值不值以及卖家的服务态度。
谈到90年代后的消费,“精致的穷人、月光族、高级消费……”各种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贴上标签。但是,许多报告使用真实数据来生动地解释“90年代后”的消费模式。他们的某些消费行为对局外人来说是不合理的,但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当他们的消费更聪明时,他们可能会超出您的想象,甚至超过父母。
如果没有别的,在90年代后的社会中,将近99.9%的人具有在线购物经验,对吗?(减去0.01%的原因是给了一个机会!)。当我们在购物应用程序上进行在线购买时,经过99个困难的选择,终于选择了一件价值800元的连衣裙,但后来发现,在购买时,它不包含在包装中!您必须支付8元的运费!
我相信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与商店进行谈判,并询问他是否可以包邮。通常,商店和购买者此时会有两个想法:
买家:这件衣服您卖了800元。您还可以承担8元的运费吗?
卖方:亲爱的,您已经买了800元的衣服。还差这8元的运费吗?
总体而言,这两个说法是正确的,但区别在于8元运费的价值是多少,就像一些网民评论的那样:“800元邮费是否合适?”在购买者眼中,这8元运费并不贵。而在于卖方的服务和态度。因为现代社会主要购买服务,所以它取决于服务。如果没有基本包装,则卖方的服务不好。这笔交易很可能由于8元的运费而失败了。
绝对原创,望采纳:
#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
int?main()
{
float?weight,pay,m,a,b,h;
int?s;
??printf("请输入包裹的长宽高:");
scanf("%f%f%f",&a,&b,&h);
if?(a>1||b>1||h>1)
{
printf("包裹长宽高不符合要求,不予邮寄\n");
return?0;
}
printf("请输入包裹重量:");
scanf("%f",&weight);
if?(weight>30)
{
printf("重量超过30kg,不予邮寄\n");
return?0;
}
s=(int)(weight-0.001)/10;//假定每个包裹重量超过1克
switch?(s)
{
??case?0:
??m=1.0f;
??break;
??case?1:
??m=0.9f;?
??break;
??case?2:
??m=0.8f;
??break;
??default:
??printf("重量输入错误,不予邮寄\n");
??return?0;
}
??
pay?=?weight*m+0.5f;
printf("邮资为:%.2f\n",pay);
system("pa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