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132000
概况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邮编:132001 代码:220202 区号:0432
昌邑区位于吉林市区西北部。北纬43°50′-44°6′35_,东经126°31′-126°47′。城区三面环江,一面靠山。北、东、南与龙潭区、丰满区以江为界,西侧与船营区为邻(西侧以吉林大街、桃源路和桃园山、锅顶子山为界,与船营区的南京街道、沙河子、南山道、张久和、大红土、于沟子、二官地、铜匠匠铺村接壤;南、东两面以松花江为界,与丰满区、龙潭区相隔;北侧与九台市相连接)。总面积910.32平方千米。总人口602172人。
区人民政府驻中兴街105号。全区辖16个街道、3个镇、2个民族乡:站前街道、文庙街道、双吉街道、民主街道、延安街道、通江街道、莲花街道、兴华街道、东局子街道、新地号街道、哈达湾街道、新建街道、延江街道、九站街道、怡春里街道、维昌街道、孤店子镇、左家镇、桦皮厂镇、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注:部分街道乡镇已有调整)
站前街道(Zhanqian)代码:220202001 邮编:132001
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22933人。办事处驻九台街综合楼3号。辖新华社区(包括1、2委) 等。
1955年4月19日成立站前街道办事处,共设有17个居委会,1992年回迁设立15个居委会,1998年由原来的
文庙街道(Wenmiao)代码:220202002 邮编:132002
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26561人。办事处驻。辖3个社区、18个委。
1948年8月置文庙、民安、光华街政府,1949年街、所合并、实行警治,1950年恢复街政权,置文庙1955年正式命名文庙街道办事处。
双吉街道(Shuangji)代码:220202004 邮编:132102
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12693人。办事处驻双吉街。辖双翔社区(3委、4委)、双飞社区 (1委、2委)等。
双吉街街址始于1956年,原于二台子村;1956年5月中旬在此地建空军工厂,建厂后由于市民人口增加很1996年1月10日正式命名双吉街道办事处。
民主街道(Minzhu)代码:220202005 邮编:132001
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39116人。办事处驻吉林大街兴国胡同15号。辖工字楼社区(包括运4、5、6、14委)、铁安里社区(包括1、2、3、13、14、23委,集体户)、铁新建等。
1905年,日本战胜沙皇俄国之后和清政府签订《东三省事宜附约》。1907年,今民主街道所管辖地区曾为1955年4月成立民主路街道办事处。
延安街道(Yan'an Jiedao)代码:220202006 邮编:132002
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52871人。办事处驻延安路9号。辖鸿博花园社区、嘉园社区、延川社区、嫩江社区、景园社区等。
1965年8月10日正式命名延安街道办事处。
通江街道(Tongjiang Jiedao)代码:220202007 邮编:132002
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46014人。办事处驻吉炭住宅22小8号楼前。辖铁北社区(包括4、6、19、22委三友住宅、炭素厂住宅、兰亭雅苑小区)、江梅社区(包括1、2、12、)等。
1953年8月5日成立莲花泡街公所,1965年8月10日,根据人民委员会
莲花街道(Lianhua)代码:220202008 邮编:
面积2.3765平方千米。人口37104人。办事处驻莲花街82号。辖热电社区(1、2、11、12委)、铁路社区(3、4、13委)、莲花社区(5、6、15委)、山头社区(10、等)等。
1953年8月5日从民主街公所分出,为莲花泡街公所,1955年4月归哈达湾区所辖,易名为莲花泡街道办1969年正式命名莲花街道办事处。
兴华街道(Xinghua)代码:220202009 邮编:132002
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38544人。办事处驻吉林大街480-5号。辖东厂宅社区、南厂宅社区、中兴社区、三角地社区、幸福社区5个社区。
1929年?为东、西依兰岗是满语‘三岗’的意思,属县第十区。1932年属永吉县三区黄旗屯办事1955年4月19日正式命名兴华街道办事处.
新地号街道(Xindihao)邮编:
面积2.68平方千米。办事处驻吉林大街480-5号。辖辽东社区(包括1、2、3、4、5、6、7、8、9委)、维北社区(包括6、7、8、9委)、万达社区等。
1928年其南半部昌邑屯等地由吉林县划归省域第三警察区,北半部向阳屯等地仍为吉林县管辖。1929年吉1955年4月19日正式命名新地号街道办事处。
东局子街道(Dongjuzi)邮编:132000
面积3.32平方千米。人口71159人。办事处驻嫩江路15号。辖锦东、江华、盛昌、永昌、永强、欣炭6个社区。
1883年9月清政府在此处创办吉林机器局。人们习惯称之为局子工厂,又由于它地处城东,故得名东局子。1955年11月正式命名东局子街道。
哈达湾街道(Hadawan Jiedao)代码:220202013 邮编:132002
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4345人。办事处驻铁合西街88号。辖矿建、水泥、炭素、造纸、西河、麻棉共6个社区。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夏,松花江洪峰路经至此地冲出一道U字形湾,江面看似一条哈达,至此得名哈达湾。1940年为永吉县所属。1941年8月划归市属兴隆区,为兴隆町(分区)辖区一部。1946年置
新建街道(Xinjian Jiedao)代码:220202014 邮编:132002
面积5.73平方千米。人口18874人。办事处驻迎宾路3号。辖新邑东区、新邑西区、新邑北区等。
1979年5月4日从哈达湾街析置新建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新建街基医胡同4号。
延江街道(Yanjiang Jiedao)代码:220202015 邮编:132002
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40634人。办事处驻万振胡同14号。辖扶华社区(包括1、2、22委)、二道江社区(包括3、4、5、6、7、8、20、21委)、通延社区等。
1985年,由延安街和通江街各划出一部分组建延江街道办事处。
九站街道(Jiuzhan)邮编:132101
由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58638人。办事处驻九站街工农路3号。辖27个群众自治组织。
清末时名为“旧站”后谐音为“九站”。1950年为永吉县14区,1985年为九站乡政府,2003年更名为九站街道。
怡春里街道
维昌街道
孤店子镇(Gudianzi Zhen)代码:220202100 邮编:132103
面积71.34平方千米。人口24366人。镇政府距吉林市区30千米。辖4个居委会、10个村(其中2个朝鲜族村),34个屯。
孤店子镇早在1820年因一家店铺而得名,清嘉庆二十五年建屯(孤店子)。1933年(伪满大同二年)开始一直为村、镇、乡、公社的所在
左家镇(Zuojia Zhen)代码:220202101 邮编:132204
面积257平方千米。人口3237?人。镇政府距吉林市区45千米。辖21个村。
清朝中叶从河北迁来左姓居民,在此开荒落户,根本未形成屯落,直至民初,左姓人口增多而析居,才叫左家屯。1959年,建立左家特产人民公社。1969年9月合并到河湾子人民公社。1979年4月划为
桦皮厂镇(Huapichang Zhen)代码:220202102 邮编:132205
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45057人。镇政府驻地距吉林市区35千米处。辖8个居委会、27个村,66个屯。
早年此地多桦树,清顺治初年(1644年)于此设厂,用桦树皮裹鞍镫诸物。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桦皮厂乡(三)区;同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桦皮厂保;同国二十八年
两家子满族乡(Liangjiazi Manzu Xiang)代码:220202201 邮编:132221
距吉林市55千米,面积160.27平方千米。人口18202人,其中满族4525人。辖13个村,50个屯。
由驻地两家子屯而得名。自明末清初,就有人居住,中华民国就开始设治,暖泉子治安村,1947年冬,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两家子,
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Tuchengzi Manzu Chaoxianzu Xiang)代码:220202202 邮编:132228
面积92.006平方千米。人口20928人。乡政府驻土城子村。辖12个行政村。
由驻地土城子得名。1961年由乌拉街公社析置为土城子公社;1984年初改为土城子乡;同年6月改设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附 哈达湾工业开发区(Hadawan Gongyekaifaqu)邮编:132002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2775人。管委会驻和平路65号。辖虹园村(包括1至8社)。因处于哈达湾工业圈核心,故名。1992年前为吉林市郊区沙河子乡虹园大队。 1992年3月5日划归昌邑区,隶属于九站乡,
附 幸福经济管理区(Xingfu Jingjiguanliqu)邮编:132002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840人。驻哈达湾街21号。辖幸福村。1955年,将此地四个自然屯合并为幸福管理区,此名意为百姓祁福,隶属于吉林市哈达湾区(八区)。1958年改为幸福大队,隶属于
地图
历史沿革
昌邑区以境内昌邑屯得名。乾隆九年(1744年),山东省昌邑县李家郜、西营庄、徐家官庄饥民逃荒来吉林城东五里许(今维昌街道境内)落户,从而形成屯落,按原籍取名昌邑屯,昌邑屯属奉天府永吉州所辖。乾隆十二年(1747),永吉州改为吉林厅,昌邑屯隶属吉林厅。光绪八年(1882年),设立吉林分巡道,吉林厅改为吉林府,昌邑屯归属吉林分巡道吉林府所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将军衙门该立行省,昌邑屯归属吉林省吉林府管辖。
1913年(民国2年)吉林府改吉林县。昌邑屯为吉林省吉林县所属。1915年(民国4年)3月吉林省城警察厅改为省会警察厅,昌邑屯划归省会警察厅第三警察区所属。1929年吉林市政筹备处成立,警察区改为行政区,昌邑屯又为吉林市第三行政区所辖。
东北沦陷后,1936年(民国25年)4月1日,伪市公署成立。以昌邑屯为中心,将全市划为5个行政区。区以昌邑屯命名,设昌邑区事物所。团山子屯、八家子屯、东大滩、向阳屯为吉林市属昌邑区。1938年废保、甲制,设东旭、同昌、护昌、东局子、东大滩、维昌町会。管界,西起吉林火车站场东墙外和市制材厂铁路专用线,东至嫩江接街和农安街,北起铁路三角线,南至松花江沿,面积2.65平方千米。1941年8月,日伪当局为强化统治,将全市划为10个区,废町公所(1940年1月改町会为町公所),成立分区。昌邑区事务所下属向阳、同昌、维昌、护昌、康祥、永安、瑞昌、靖安八个分区。管界,北延至巴虎屯,东、南两侧均延至江沿,面积增加到11.24平方千米。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16日建立昌邑区民主政府。同年5月28日,国民党政府占据吉林市期间设立昌邑区,置区公所,下设向阳等21个保,辖786甲,甲下5户为一组。在区、保之间设有联保,昌邑区设向阳等8个联保。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同年4月29日将全市划为城内五区,城外五区,废区公所建制,置区人民政府。昌邑区为城内五区之一,设振昌等八个闾,下为邻。8月13日,废闾、邻制,建立维昌等8个街政府,下为居民组。1949年1月12日,按市人民政府决定,昌邑区增设钱家屯、江湾路、振昌三个街政府。同年7月16日,昌邑区政府改制为昌邑区公所,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1951年8月23日,恢复区政权,昌邑区改称第一区人民政府。
1953年4月25日,撤销第二区(朝阳区)人民政府,将其所辖的怡春里、文庙街公所全部及民主路、车站街公所大部划归本区、增建怡春里、文庙、民主路、车站4个街公所。共计领属九个街公所。管界,东、南两面至松花江,西面则以重庆街、阳春、东宁胡同、民主路(吉林大街北段)分界,与第二区(原三区,即通天区)接壤,北止吉沈铁路线与第八区(哈达湾区)毗邻。面积由11.24平方千米增至15.91平方千米。
1954年1月12日,第一区领属的维昌等10个街公所分别易制街道居民委员会。1955年4月19日,第一区改称昌邑区。同时,东大滩等九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分别改为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30日,昌邑区人民政府改称昌邑区人民委员会。
1959年1月12日,按中国***吉林市委员会1958年10月29日批示,昌邑区划分为昌邑、铁路两个人民公社。昌邑人民公社管辖巴虎屯等10个管理区,面积9.09平方千米。撤销通天区所属五个管理区,划归昌邑人民公社。共辖15个管理区,总面积11.86平方千米。
1960年8月1日,原15个管理区合并为东市场(怡春里、车站、桃原路3个管理区),文庙、大东门、巴虎屯、东局子、民主路、南马路分社。
1962年3月28日,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建制,恢复昌邑区人民委员会。昌邑、铁路两个人民公社所属的分社并归昌邑区,并调整为东市场(怡春里)等12个街道办事处。管辖区,东起松花江岸,西止珲春街,南起江湾路,北止莲花泡山麓,计15.32平方千米。
1964年1月11日,行政区划再次调整,昌邑区西界,由珲春街向东收缩至南京街和自由路。8月5日,哈达湾区并入昌邑区,其所属哈达湾、兴华、莲花泡三个街道办事处归昌邑区管辖。10月16日,按市委决定,郊区管辖的九站、头台子、新春、繁荣四个生产大队划归昌邑区置九站街道办事处,三道岭子、七家子、虹园三个生产队划归昌邑区哈达湾街道办事处。至此,昌邑区共辖11个街道办事处。区界,南起吉林大桥,沿南京街北行,经自由路跨越吉沈铁路线,经变电所至炮台山西折到玄天岭,转向北沿药局子沟穿过沙河子公路涵洞奔向塔山、石门山487.7高地、锅顶山至泉眼沟西行经头台子水库西侧复向北,经寇家屯折向东北越过通气河、吉长铁路线再转向正东,经初家屯和种马场南侧至新春北折到陈家屯,再折向东跨过吉乌公路至松花江沿,逆松花江南上回到吉林大桥。呈南、北斜向带形,面积48.32平方千米。
1968年3月21日,昌邑区人民委员会易制为昌邑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1月20日,九站街道全部、哈达湾街道所属三道岭子、七家子、虹园生产队复归市郊区管辖。昌邑区北界,由种马场、新春生产大队向南收缩至沙河子、七家子,面积减至33平方千米。1979年5月4日,昌邑区共辖14个街道。
1980年11月4日,昌邑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昌邑区人民政府。1981年9月17日,怡春里、维昌街道分别并归文庙街道和新地号街道,昌邑区共辖12个街道办事处。
1985年11月6日,延安街道、通江街道辖区各划出一部分,组建为延江街道办事处。至此,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南京、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13个街道办事处。234个居民委员会,3782个居民组,87020户,330377人。面积33平方千米。
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14号):将原郊区孤店子镇的曹家、虹光、红卫、孤店子、八虎、四台子、荒地、永丰、孤家子、张家店村,九站乡(除张久村、烟达木村外)和沙河子乡的幸福、虹园、七家子、三道岭村,龙潭乡的东红、红升村,九站、双吉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昌邑区管辖,昌邑区人民政府驻天津路。3月4日正式调整,原郊区的九站乡、孤店子镇、九站街、双吉街划归昌邑区所属。辖区面积253平方千米,全区辖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九站、双吉14个街道办事处和九站乡、孤店子镇。共有284个居民委,30个村,5557个居民组,133,049户,456,143人。
1999年2月将九站乡、九站街划归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面积减少133.67平方千米。辖区面积119.33平方千米,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双吉13个街道办事处和孤店子镇。共有266个居民委,10个村,178339户,5925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号11861人。
2000年1月永吉县的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河湾子镇、桦皮厂镇及船营区管辖的左家镇划归昌邑区。全区面积910.32平方千米。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双吉13个街道办事处和两家子、土城子2个乡,孤店子、桦皮厂、河湾子、左家4个镇。共有173个居民委、83个村,178,339户,592,5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1,861人。
2000年,昌邑区辖14个街道、4个镇、3个乡(包括由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的1个街道、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66927人,其中:兴华街道 43840人、文庙街道 31720人、东局子街道 54648人、新地号街道 29958人、延安街道 38934人、站前街道 23960人、民主街道 41532人、莲花街道 33165人、通江街道 29381人、哈达湾街道 46992人、新建街道 15139人、延江街道 50286人、双吉街道 14486人、九站街道 34825人、孤店子镇 25240人、河湾子镇 22354人、桦皮厂镇 45858人、左家镇 12478人、两家子乡 18643人、土城子乡 21298人、九站乡 32190人。
2001年3月22日,区政府决定将左家镇和河湾子镇合并为左家镇。至此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双吉13个街道办事处和两家子、土城子2个乡,孤店子、桦皮厂、左家3个镇,面积910.32平方千米。
2003年,昌邑区辖:哈达街道、兴华街道、延江街道、延安街道、民主街道、通江街道、文庙街道、怡春里街道、维昌街道、站前街道、新地号街道、莲花街道、新建街道、东局子街道、双吉街道、九站街道、孤店子镇、左家镇、桦皮厂镇、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以下调整时间尚不清楚)昌邑区设立怡春里街道、维昌街道;撤销九站乡(2003年)。
主要资料出处:“吉林省行政区划网站”、“吉林省情网”、“昌邑区档案局网站”。其他出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请阅读本站“使用声明”。(行政区划网站·)
2016年2月16日,昌邑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邮编:312000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内容,绍兴县被撤销,设立绍兴市柯桥区,以原绍兴县(不含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的行政区域为柯桥区的行政区域,柯桥区人民政府驻柯桥街道群贤路1661号。
邮编:312030 代码:330621 区号:0575
绍兴县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绍兴市北部,杭州湾南岸,会稽山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29°42′02"-30°19′15"、东经120°46′39",中心北纬30°00′、东经120°35′。东与上虞市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嵊州市、诸暨市为邻,西和西北部与萧山区接壤,北濒杭州湾,腹部横亘越城区。东西宽46.6千米,南北长68.5千米,周边长356.59千米,总面积1202.54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2004年)。
地势呈西面高、东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占全县总面积约51%,骆家尖海拨747米,为境内最高峰。中北部为水网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约30%,平均海拨6~7米。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11%,海拨5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5℃,日照2005小时,无霜期237天,降水量1447毫米。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为越国都城。秦时,山阴隶会稽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异姓王韩信王楚,属楚;六年封同姓王刘贾为荆王,属荆;十二年刘濞为吴王,属吴;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国除,复会稽郡,属郡。晋太康二年(281年),改郡为国,属会稽国;永宁二年(301年)国除,属会稽郡;太宁二年(324年)去郡复国,属会稽国;永初二年(421年)复为郡,属之。南朝陈永定年间(557—559年),析山阴县东部地置会稽县,后时有废复。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会稽郡为吴洲,大业无年(605年)改越州,越二年复称郡,会稽县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年)去郡复越州,天宝无年(742年)去州复郡,乾元元年(758年)仍改越州,山、会属焉(直至北宋末年)。元和十年(815年)后,设山阴、会稽,以城河为界,东会稽,西山阴,且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山、会属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府称路,山、会属绍兴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路复府,自此由明及清,山、会属绍兴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并县,并山会两县设绍兴县,直属省。三年(1914年)6月,属会稽道。十六年(1927年)4月道废,直隶省。二十四年(1935年)6月设绍兴行政督察区,次年(1936年)4月改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七年(1948年)4月改名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属区。
1949年5月绍兴解放;6月设第十专区,绍兴县属之际;10月,析绍兴县城区为绍兴市,驻城;析绍兴县东部为会稽县,驻皋埠;西部仍绍兴县,移驻柯桥,柯桥为县治始此。1950年5月9日,两县一市合并,仍绍兴县,治城区。9月15日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县、市同城而治。1952年1月撤绍兴专区,绍兴县直属省。1953年2月改属宁波专区。1958年2月21日,撤市并入绍兴县。1962年1月11日,再析城区置市(县属)。1963年1月3日又撤县属市建制,称绍兴县城关镇。1964年9月,复绍兴专区,1968年5月改名绍兴地区,1978年9月改名绍兴地区行政公署,绍兴县属之。1981年3月31日,撤绍兴县,建绍兴市,仍县级。
1983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绍兴地区,设立绍兴市(地级),撤县级市,恢复为绍兴县,驻市。是年9月20日,省府办公厅通知,析绍兴县城区和周边亭山、禹陵、灵芝、城东,梅山5乡和东湖1镇建越城区(县级),隶绍兴市;市、县、区同城而治。2000年10月,绍兴县行政中心搬迁柯桥试运行。2001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遂于3月23日举行绍兴县人民0驻地迁至柯桥揭牌仪式。
1949年10月,绍兴城区改置绍兴市(县级)。绍兴市人民0成立。7日,析绍兴县东部置会稽县。绍兴县驻柯桥镇,辖城郊、柯桥、齐贤、进化、漓渚5个区。会稽县驻皋埠,辖皋埠、东湖、东关、汤浦、马山、越南6个区。
1950年3月,绍兴县增设钱清、东浦两区。5月9日,绍兴县、绍兴市(县级)、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市区称城区,县辖17区10镇199乡。9月15日,析出绍兴县之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27日,省人民0依照中央政务院统一编制标准划分县别,定绍兴县为特等县。10月,绍兴县进化区所属15个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钱清镇划入绍兴县;嵊县三界区之双江溪、孙岙、上王、喻宅4乡划入绍兴县。
1952年1月,绍兴专员公署撤销,绍兴县直属省。原绍兴专署所属萧绍虞盐特区(盐场管理处)及4个乡划归绍兴县。
1953年2月,绍兴县改属宁波专员公署。7月,齐贤区划分为齐贤、安昌两区,越南区划分为越南、稽东两区。
1954年4月,析汤浦区德政、八郑两乡给嵊县。7月,经省人民0批准,柯桥、安昌、东关3镇为县直属镇。10月,东关区15乡、镇,汤浦区及所属5乡,富盛区4乡划归上虞县。是年,盐特区发生坍江,撤赵湾、荣十两乡。
1956年3月,安昌区及所属11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莲东、莲西、夏履3乡划归绍兴县,合建成夏履乡。3~5月,撤区并乡,撤销14个区建制(保留4个山区、半山区区委班子),将原8镇、155乡合并为7镇50乡。
1958年2月21日,0浙江省委决定,绍兴县、市合并;4月,县、市委合并结束;7月,县委决定,市人委机构并入县人委。同时建立市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0月,全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15个公社,下设137个管理区(大队)。
1959年1月1日,盐特区头蓬乡划归萧山县,南汇乡划归上虞县,撤销盐特区建制。
1960年8月,成立绍兴县绍兴市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根据“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原则,调整农村人民公社规模,以原乡、镇建社,恢复区建制。全县设67个农村人民公社,10个区委、区公所。
1962年1月11日,析绍兴县城区筹置绍兴市(县属)。市区设塔山、蕺山、北海、府山及城郊5个公社,同时撤销绍兴县绍兴市人民公社。
1963年1月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绍兴市建制,改建为绍兴县城关镇。4月23日,绍兴县委决定撤销0绍兴市委,组建城关镇委和绍兴县城关镇人民委员会。
1964年9月5日,复置绍兴专员公署,绍兴县隶之。
1966年,不少公社、街道更名,如敢闯镇、群英镇、跃进乡、五星乡及红旗、红卫、红星、大庆街道。
1972年4月,原东湖区与鉴湖区合并为城郊区。翌年8月复建。
1975年11月,恢复安昌镇、富盛、棠棣3公社建制。
1978年1月,新建新二公社。建立海涂区(后改越北区),辖新围、马海、新二3个公社。至此,全县共设11区、69公社、城关镇及4街道。
1981年3月31日,撤销绍兴县,建立绍兴市(县级)。绍兴县革命委员会改为绍兴市人民0。6月,撤销各区革命领导小组,恢复区公所。8月,撤销城关镇建制,设城镇工作办公室。9月,柯桥、安昌改为建制镇,恢复人民0名称。10月,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绍兴专员公署,设绍兴市(地级),恢复绍兴县,驻市。9月20日,省府办公厅通知,绍兴县辖鉴湖、皋埠、马山、齐贤、钱清、柯桥、漓渚、平水、越南、海涂(1986年10月改越北区)10区,安昌、柯桥两镇和61公社(乡);撤销东湖区;绍兴市设越城区(县级),辖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街道和亭山、东湖、禹陵、灵芝、城东、梅山6公社。10月,恢复乡、镇人民0。
1984年8月,钱清、华舍、漓渚、孙端、平水、东浦6乡改为建制镇;下方桥乡改为齐贤建制镇。
1985年9月,马鞍、嘉会、斗门、马山4乡改为建制镇。
1986年8月,富盛、王坛2乡改为建制镇。
1987年4月,合作乡改名安城乡。10月,樊江乡改为皋埠建制镇。
1988年,撤销安昌乡,划归安昌镇;新围乡、江桥乡、陶堰乡改为建制镇。
1989年,柯岩、袍谷乡改为建制镇,解放乡改为娄宫建制镇。
1991年,湖塘乡、稽东乡改为建制镇。
1992年5月13日,县府公布撤区、扩镇、并乡行政区划;撤销10区,并62乡镇为22镇3乡。夏履乡于是年秋改为建制镇。
1996年11月25日,稽江乡改为建制镇。至此,全县均为镇建置。
1999年全县辖25个镇,1002个行政村、86个居委会,人口97.2920万人,面积1392.00平方千米。柯桥镇:辖90个村(居)委会,人口91195人,面积61.24平方千米。齐贤镇:辖54个村(居)委会,人口70101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皋埠镇:辖70个村(居)委会,人口60754人,面积66.72平方千米。钱清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56795人,面积54.46平方千米。马山镇:辖45个村(居)委会,人口51503人,面积42.18平方千米。斗门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46919人,面积42.01平方千米。鉴湖镇:辖53个村(居)委会,人口52522人,面积62.81平方千米。东浦镇:辖36个村(居)委会,人口40696人,面积30.78平方千米。孙端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9540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9014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3个村(居)委会,人口36858人,面积53.10平方千米。平水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4071人,面积95.97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36381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45个村(居)委会,人口29638人,面积103.19平方千米。华舍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35620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443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兰亭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31509人,面积82.85平方千米。稽东镇:辖62个村(居)委会,人口28092人,面积88.74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38个村(居)委会,人口31816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23512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30个村(居)委会,人口24951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23774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8202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平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21754人,面积77.26平方千米。稽江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4260人,面积57.34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0》)
2000年6月16日,浙政发[2000]121号批复同意绍兴县斗门镇新豆姜等6行政村划归马鞍镇管辖:斗门镇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划归马鞍镇管辖。2000年5月29日,浙政发[2000]97号文拟扩大绍兴市市区行政区域:拟将绍兴县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马山镇、斗门镇(不含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原斗门镇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拟仍由绍兴县管辖(待国务院批复)。2000年6月12日浙政发[2000]115号文拟绍兴县0迁址:拟将绍兴县人民0驻地由绍兴市区迁至柯桥镇(待国务院批复)。
2000年,绍兴县辖20个镇:柯桥、钱清、夏履、杨汛桥、华舍、湖塘、齐贤、马鞍、安昌、孙端、富盛、陶堰、漓渚、福全、兰亭、平水、平江、王坛、稽东、稽江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91797人,其中:柯桥镇 132727人、齐贤镇 71194人、钱清镇 70489人、孙端镇 31865人、福全镇 42357人、马鞍镇 42390人、平水镇 32974人、安昌镇 39695人、王坛镇 23064人、华舍镇 50016人、湖塘镇 32853人、兰亭镇 33757人、稽东镇 24193人、杨汛桥镇 45178人、漓渚镇 24264人、富盛镇 23380人、陶堰镇 20377人、夏履镇 20747人、平江镇 18110人、稽江镇 12167人。
2000年,全县辖20个镇,782个行政村、72个居委会,人口72.4183万人,面积1255平方千米。柯桥镇:辖88个村(居)委会,人口92035人,面积61.25平方千米。齐贤镇:辖54个村(居)委会,人口70147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钱清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57031人,面积54.45平方千米。孙端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9349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9185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9个村(居)委会,人口40399人,面积60.52平方千米。平水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777人,面积95.96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36426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29572人,面积103.18平方千米。华舍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35774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323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兰亭镇:辖53个村(居)委会,人口31263人,面积82.86平方千米。稽东镇:辖62个村(居)委会,人口27882人,面积88.74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38个村(居)委会,人口32052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23356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30个村(居)委会,人口24941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23669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8290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平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21607人,面积77.26平方千米。稽江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4105人,面积57.37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1》)
2001年1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及绍兴县人民0驻地迁移的批复》(国函20015号):(1)同意将绍兴县的斗门镇(不含新马山村、新合作村、新黄甫村、新孙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门村)、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和马山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2)绍兴县人民0驻地由绍兴市越城区迁至柯桥镇。3月23日举行县0驻地迁至柯桥揭牌仪式。
2001年8月15日,浙政函[2001]161号同意绍兴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1)撤销平江镇建制,与平水镇合并。平水镇辖72村、1居,驻平水街(原址)。(2)撤销稽江镇建制,部分(青坛等9个村)并入王坛镇。王坛镇辖50村、1居,驻王坛村(原址)。(3)原稽江镇其余部分(车头等10个村)并入稽东镇。稽东镇辖71村、1居,驻竹田头村(原址)。(4)撤销柯桥镇、华舍镇、湖塘镇建制,改由绍兴县0直辖并调整设立若干街道。
2001年8月21日,绍政发[2001]107号批复同意绍兴县设立柯桥、柯岩、华舍、湖塘4个街道办事处。(1)柯桥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柯桥镇萧绍铁路以北28居、17村,驻鉴湖路(原柯桥镇址)。(2)柯岩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柯桥镇萧绍铁路以南2居、42村,驻柯岩居民区。(3)华舍街道办事处:管理原华舍镇3居、24村,驻华舍村(原华舍镇址)。(4)湖塘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湖塘镇2居、39村,驻湖塘村(原湖塘镇址)。
2001年末,绍兴县辖19个镇街,851个行政村(居委会),面积1203平方千米,总人口72.4191万,其中非农业107005人;年末总户数为238041户。柯桥街道:辖45个村(居)委会,人口42657人,面积16.23平方千米。柯岩街道:辖44个村(居)委会,人口50787人,面积45.02平方千米。华舍街道: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36198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街道: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3104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齐贤镇:辖54个村(居)委会,人口70238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钱清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57277人,面积54.45平方千米。孙端镇: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39151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9202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9个村(居)委会,人口40434人,面积60.52平方千米。平水镇:辖73个村(居)委会,人口54741人,面积173.22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36480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36161人,面积137.88平方千米。兰亭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31029人,面积82.86平方千米。稽东镇:辖71个村(居)委会,人口34592人,面积111.41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41个村(居)委会,人口32425人,面积37.9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23064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30个村(居)委会,人口24786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 23595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8270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2》)
2002年,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19个社区、41个居民区、754个行政村: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齐贤镇、钱清镇、孙端镇、福全镇、马鞍镇、平水镇、安昌镇、王坛镇、兰亭镇、稽东镇、杨汛桥镇、 漓渚镇、富盛镇、陶堰镇、夏履镇。县人民0驻柯桥街道鉴湖路129号。
2002年末,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754个行政村、59个居委会,总人口71.9976万人,面积1195平方千米。柯桥街道: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43157人,面积14.77平方千米。柯岩街道:辖42个村(居)委会,人口51085人,面积46.46平方千米。华舍街道: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36474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街道: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32848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齐贤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70408人,面积50.69平方千米。钱清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57508人,面积54.46平方千米。孙端镇: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38881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49个村(居)委会,人口39200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50个村(居)委会,人口37125人,面积53.1平方千米。平水镇:辖68个村(居)委会,人口54147人,面积173.23平方千米。安昌镇:辖3l个村(居)委会,人口36480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35713人,面积137.84平方千米。兰亭镇:辖48个村(居)委会,人口31003人,面积82.85平方千米。稽东镇:辖71个村(居)委会,人口34108人,面积111.42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25个村(居)委会,人口32713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22859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24509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34个村(居)委会,人口23493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21个村(居)委会,人口18265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3》)
2003年1月30日,浙政函[2003]12号批复,同意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等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将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庄头、林头、五峰、前王、潞阳、潞庄、后诸、犭央犭茶湖、山泉、西山头、青云、立岱、大庆寺、嘉会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调整以后,绍兴县齐贤镇辖33个村、6个居委会,镇0驻地不变(前进村)。从5月中旬起,全县行政村从738个调整为359个,减幅达51.4%;村平均人口规模从856人增至1761人;村平均区域面积从1.5平方千米增至3.1平方千米。
2003年,绍兴县辖15个镇、4个街道,12个社区、51个居委会、359个行政村。总人口70.16万人,面积1177平方千米。柯桥街道:辖14个村(居)委会,人口42578人,面积14.77平方千米。柯岩街道: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53028人,面积46.48平方千米。华舍街道: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37389人,面积23.05平方千米。湖塘街道:辖15个村(居)委会,人口32823人,面积66.31平方千米。齐贤镇:辖18个村(居)委会,人口51393人,面积32.48平方千米。钱清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57750人,面积54.46平方千米。孙端镇: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38807人,面积31.28平方千米。福全镇: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39324人,面积39.83平方千米。马鞍镇:辖12个村(居)委会,人口37552人,面积53.10平方千米。平水镇:辖28个村(居)委会,人口53695人,面积173.23平方千米。安昌镇:辖12个村(居)委会,人口36344人,面积24.12平方千米。王坛镇: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35150人,面积137.84平方千米。兰亭镇:辖20个村(居)委会,人口30873人,面积82.85平方千米。稽东镇: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33553人,面积111.42平方千米。杨汛桥镇:辖14个村(居)委会,人口32983人,面积37.85平方千米。漓渚镇:辖12个村(居)委会,人口22532人,面积36.62平方千米。富盛镇:辖14个村(居)委会,人口24204人,面积73.90平方千米。陶堰镇:辖11个村(居)委会,人口23414人,面积25.11平方千米。夏履镇:辖11个村(居)委会,人口18183人,面积51.04平方千米。 (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4》,面积采用国土详查数公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齐贤镇、钱清镇、孙端镇、福全镇、马鞍镇、平水镇、安昌镇、王坛镇、兰亭镇、稽东镇、漓渚镇、富盛镇、陶堰镇、夏履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