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港务区属于西安市灞桥区。
西安国际港务区地处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洲,西沿灞河,北至铁路北环线,东至西韩公路,南接城市三环和西安绕城高速,规划控制区120平方公里,成立于200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2021年09月15日在其境内的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
2022年4月18日,全国内陆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首单业务启动仪式在西安国际港站举行,标志着西安港成为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的内陆港,长安号成为全国首个享受启运港退税政策的中欧班列。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运作模式:
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多元投入、滚动发展、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开发区模式建设实施,计划从2006年起至2015年,用十年时间分三期开发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中转量6650万吨/年。其中铁路运输2800万吨/年、305万个标准集装箱/年;公路3850万吨/年。
临潼区邮政编码
西安国际港务区属于灞桥区。港务区主要以纺渭路、北铁路线、灞河、北三环为界,位于东三环与北三环转角处。
港务区简介: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位于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洲,总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园区西连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区,北抵渭河、南衔陇海线和三环路、东接临潼,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扩、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西安国际港务区由保税物流区、国内物流区、集装箱作业区、国际贸易拓展区、国家应急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湿地景观区、综合配套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组成。其开发建设将依托规划建设中的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承接沿海港口功能内移,通过多式联运,成为连结西北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型国际陆地港口和现代综合物流园区。
临潼区邮政编码710600。
临潼区,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之东,南接蓝田县,北接阎良区,西北接连咸阳市三原县,西接高陵区,东接渭南市临渭区,西南与灞桥区为界。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时间”的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就位于临潼区。
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境内历史遗产众多,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烽火戏诸侯发生地骊山,鸿门宴发生地新丰镇鸿门堡,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陵;唐玄宗和杨贵妃休憩之地华清池,西安事变发生地兵谏亭。
临潼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南依骊山,东邻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邻浐灞生态区和新筑国际港务区,北邻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
临潼区地貌基底构造,属渭河断陷谷地中次一级的构造单位,即临潼—高陵断块隆升带,这种构造格局开始于白垩纪末至第三纪初,形成于第四纪,是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产物。由于新华夏系及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在该区内的联合作用,这两组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构造体系,严格地控制着盆地内的各种构造方向,使地貌结构形成以下的特点:
由于盆地边界呈现锯齿状追踪断裂性质,所以,地貌上呈现锯齿状破裂面。
由于自盆地中心向周围产生了阶梯状不对称的块状断面,所以地貌上出现一系列东西或北东向的隆起和凹陷。
由于南、北山麓及黄土台塬的陡坎崖面均呈东西或北东向的弧形走向,所以黄土台塬上的缓岗及拗陷亦成东西或北西向排列。
由于骊山大小峪口洪水在山前拗陷区不断积淤西移,所以山前洪积扇裙亦自东南向西北迁移、堆积。
临潼区位于东亚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内陆干旱气候的过渡带上,兼有两种气候的特点,属于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暖和,多风,干燥,回暖早,升温快;夏季炎热,日照长,多雨兼伏旱;秋季温暖,降温快,多阴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而雨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