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有调兵山宇泰·新湖佳苑,河畔新城,调兵山嘉纳·观山郡,惠安小区,米格诺斯小镇,格林小城,两千平小区,新区,宏达小区,中心小区,苗圃小区,浴安小区,西山小区,吉源小区,丰源小区,龙祥小区,康泰住宅,晨光小区,鸿润嘉菀,大兴小区,嘉和园,蓝湾城市公园,金丰小镇,金都名苑,铭邦上品,凡河·幸福里,新弘国际城,浅水湾1号,温馨港湾,铁岭二区,秦淮人家,宇泰·金科府邸,诚信幸福湾,康兴家园,金鼎·观澜,水木花园,幸福港湾,官台新苑,红石郡,有巢式,天水佳苑,天力城,华南城,杨达嘉和城,山城嘉苑,华夏紫禁城,御墅林峰,驻跸园,龙祥花园,枫情水岸,铁岭御点江山,明珠馨园等商业区, 供水、供热、供气、排水、供电、交通、通讯、银行、教育、医疗、旅游、餐饮、加油站等运转正常,桂林公园、莲花湖西扩等生态建设工程相继竣工。东北物流城、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奥特莱斯、香港恒基兆业、上海弘久等大企业集团的入驻,吸引了从事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迅速向新城聚集。东北物流城、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产业支撑作用开始发挥。 铁岭县种畜场地处东经123.55°,北纬42.16°,位于铁岭市区东郊八公里处的八宝岭村,全场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农业用地6467亩,林业用地12108亩,土质肥沃,有局部低丘、苔地,柴河支流流经场区,依山傍水。全年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35℃,年平均气温8℃,全年降水量约为660毫米盛行西南风。
全场所辖2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1200户,人口3500人,以汉族居多,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 铁岭县新台子镇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的建制镇,是国家百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十五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位于铁岭市最南端,素有“辽北第一镇”之称。
这里地处东经123°34′,北纬40°09′,属北温带半大陆性季风气候。水力资源充沛,境内有辽河、万泉河两大河流和库容量309万立方米的懿路水库一座;电力能源充足,拥有两座大型变电所,送电量可达16万千伏安;通讯网络畅通,拥有6座微波通讯发射塔;矿产储量丰富,有储量5000万立方米闻名遐迩的高级建筑材料“东北红”大理石,储量8000万立方米的石灰石,以及具有一定开采价值的砩石、铅、锌等矿产资源。
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736户,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民族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蒙古族。全镇幅员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5095公顷,林地1780公顷,水域面积440公顷。2010年4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将新台子镇建设成为沈阳经济区沈铁城际连接带新台子新城。 铁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铁岭县懿路工业园座落在这里,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小城镇镇区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新台子新城北距铁岭新城区和东北国际物流城7公里,南与沈阳沈北新区相连接,京哈铁路、102国道、哈大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沈铁轻轨线纵贯境内,乘车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30分钟,去铁岭新城区10分钟,南北交通非常便捷。 腰堡镇始建于1961年3月,是从新台子公社划出一半成立腰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腰堡乡,1987年6月建制为腰堡镇。因为镇政府所在地是腰堡村,所以镇名以驻地命名为腰堡镇。腰堡镇下辖腰堡、三家子、石山子、大康屯、石家沟、陈千户、范家屯、茨林子、沙陀子、友谊、荣家屯、汤牛堡子、东小河13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总面积12190公顷,耕地面积87641亩。
201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133.4亿元,增长27.5%;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2.7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总产值5.7亿元,增长50%;地区财政收入实现9880万元,增长37.6%;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475万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增长19.6%。 随着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腰堡成为沈铁城际连接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腰堡新城是沈铁城际连接带的重要增长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思想,我镇与市规划局积极配合,于2010年初完成了整体规划,新城的整体规划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扩大规划面积,提高规划标准。新城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10万人。 红楼故地兴伟业,新邑滋生百业兴。腾飞的腰堡镇将成为服务沈铁工业走廊的核心区,建设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的服务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李千户镇史称李信屯,乾隆七年,李姓后代任千户,以其官职更名李千户。铁岭解放后,李千户屯为县第七区政府驻地,1959年起为李千户人民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为李千户乡,2001年12月与催阵堡乡合并为李千户乡。合乡并镇之后全乡辖33个行政村,75个自然屯,共有汉、满、鲜、蒙、回、锡伯六个民族。2003年5月,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对小型村进行了合并,全乡合并为26个行政村。2010年5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李千户乡撤乡变镇,改称为李千户镇。全镇幅员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7872公顷,林地面积17.8万亩,总人口40021人,其中农业人口38104人,农业劳动力15675人,二产业从业人员1128人,三产业从业人员2083人。
李千户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201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1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实现6.7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实现8.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实现0.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458万元,地区财政总收入实现24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990元。 我们将进一步树立工业强乡思想,积极承接沈阳经济辐射,吸引更多商家到李千户镇安家落户,并且紧紧围绕榛子、山野菜、冷棚香瓜、羊绒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包装广泛招商,实现初级产品转化增值和农工商三业的良性循环。此外,还要做好以“天龙山旅游渡假区”、康庄草坪景观生态园区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将李千户镇打造成沈阳、抚顺及铁岭的后花园。 双井子镇地处铁岭县西北部,西邻煤城调兵山市,北与沈阳市法库县接壤,东隔辽河与开原市相望,南与镇西堡镇、蔡牛镇为邻,距铁岭市区30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132个居民组,85个自然屯,人口2.7万人。
双井子镇为辽河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中性,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无霜期可达154天,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这里三面环河,地下水资源丰富,储量为8200万立方米;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储量3700万吨。全乡共有耕地99699亩,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2010年,双井子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全乡生产总值实现10.1亿元,同比增长53%;工业总产值实现5.9亿元,同比增长72%;农业总产值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12%;地区财政总收入实现1128万元,同比增长95%;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80万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0元,同比增长20%。
1.矿产资源丰富。双井子镇与煤城调兵山市相邻,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现已勘明储量3700万吨以上,境内现有煤矿两座:投资6亿元的鑫兴煤矿已于2010年投产,年产原煤15万吨;投资10亿元的双树子煤矿预计2012年可投产,年产原煤30万吨。
2.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双井子镇现有工业企业10个。2010年,工业总产值实现5.9亿元,同比增长72%;增加值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63%。规模工业拉动能力突显,新增规模企业2户,总数达到5户,实现产值3.1亿元,增加值实现5200万元,上缴税金325万元。
3.农业基础雄厚。双井子镇现有耕地99699万亩,年产粮食5万吨,全镇共有大型排灌站五座,排水干支渠26条,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2010年,全镇种植水稻6万亩,玉米4万亩,建立国家级水稻示范区4个,无公害玉米基地5个。
4.畜牧业健康发展。丰富的粮食资源促进全乡畜牧业的发展,以中大牧业、永兴种鸡孵化厂和淑娥养鸡厂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猪、牛、羊饲养量分别为6.8万头、1.8万头和0.4万只,家禽饲养总量达到760万只,畜牧业为全乡年人均增收近千元。
双井子镇人民正信心百倍,以更加宽阔的胸怀,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扎实的工作,迎接新的挑战,谋求新的跨越,未来的双井子将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富庶。 镇西堡镇位于铁岭市银州区西北郊,南与市区隔辽河相望,西与铁煤集团相毗邻,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27万亩,共有16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地理位置离城近,交通便利,境内有远近驰名的大台山,是中八仙纪晓堂出家的地方,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潜力,全国最大的炕口发电厂——铁岭发电厂,就坐坐落在三台子村。 镇西堡镇制定了以坚持“一个中心”、培育“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做到“四个提高”为工作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橡胶、木业两大基地为基础,创建市级工业强镇,几年来,镇西堡镇始终坚持以项目招商为重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区位以及人文优势,广集信息、内引外联,全方位、多渠道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止到2005年6月末,全镇共有工业企业52家,其中规模企业5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8,548万元人民币;增加值5,153万元人民币;利润2,535万元人民币;税金324万元人民币;解决剩余劳动力3,630人。有效的带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实现“一牧一菜”的产业格局1、畜牧业发展镇西堡镇是远近闻名的奶牛大镇,被市认定为“奶牛第一乡”。截止到2005年6月末,全镇奶牛饲养量已经达到5300头,奶牛饲养小区4个,奶站3个,全镇日产鲜奶43吨,就畜牧业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900元,现已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西甜瓜产业西甜瓜是镇西堡镇的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在木厂、河夹心、养马堡等村,全镇种植面积有1.1万亩,木厂村的西甜瓜已经被注册为“甜甜”牌商标,并且打进外省、市市场。现在木厂村的西甜瓜已经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以后我们还要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继续打造西甜瓜绿色产业基地。3、旅游业开发大台山是辽北的名山之一,位于该镇心田堡、西果、泉眼沟三个村交界处,海拔225.4米,方圆4.4平方公里,登上山顶,极目远望,南见银州龙首山,西眺铁法调兵山,北观辽河源远流长,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具有开发旅游业的具大潜力。并且大台山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澄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十分适合开发建设矿泉水厂,希望有识之士来该镇开发办企业。
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210023,该校地址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羊山北路1号,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
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传承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遵循“敬业乐群”的校训,坚持“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办学理念和“做学合一”的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化等各个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高职院校前列。2004年成为江苏省第一所国家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9年获“优秀”等级;2012年成为首批获准与应用型本科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的高职院校,先后与南京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017年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建设单位。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19中国高职专科院校竞争力”排名,我校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二。
学校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1亩,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11.6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值约2.6亿元;图书113万册;设14个教学单位,有17个专业群、50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700余人,其中本科生573人,专科生12943人,外国留学生208人。教职员工近900人,专任教师700余人,教师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46%,硕博士比例达92%,“双师”素质比例超过90%。
学校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1人、省教学名师4人、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13人、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333工程”16人、省“双创”博士2人、省紫金文化创意英才1人、省社科优秀青年1人、“六大人才高峰”9人、“青蓝工程”人才培养45人。学校连续三年蝉联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学校持续健全“分层分类、做学合一、双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3个、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开放课程10门、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2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一等奖1项,2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特别推荐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金奖1项,全国高职专科“发明杯”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一等奖145项、二等奖227项、三等奖246项。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4项,师生授权发明专利163项;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中心)项目1个、省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项目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与30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中兴、西门子、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5个。2016、2017、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学校围绕装备制造业,培养双创型技术技能人才,受到社会广泛欢迎。招生“进口旺”,高考录取分数线连续10年省内名列前茅,连续14年超过本科线;就业“出口畅”,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15%,年终就业率99.17%,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校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与15个国家(地区)的30余所院校(组织)建立了稳固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部首次高职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试点评估中成绩第一;是教育部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项目学校;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共建“中英创新创业教育总部基地”,发起“一带一路中英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并首获杰出院校奖;2016年获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2017、2018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学术中心、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职研究会、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等全国性平台5个,以及牵头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机电职教集团等全省性平台9个。此外,学校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览馆是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和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学术中心获批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近年来,学校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教育部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50余项。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育人成效、教学资源、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4个50强;入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被推荐为江苏省文明校园。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面向******、新百年,学校将深入贯彻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两新一高”战略部署,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为创建江苏省卓越高职院和******高水平高职院,高水平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的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