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村全民健身中心、西宁市青海宾馆御温泉游泳馆、西宁体育馆等。
西宁体育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中心西门口西南侧的南川河畔,198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西宁体育馆馆区占地面积 4 万平方米。
这是一座高35米、底层长 68 米,宽 56 米,主体建筑面积 11064 平方米、可以容纳8000多名观众的体育建筑,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馆之一。
游泳馆是主要用于进行游泳、跳水、水球等水上运动的体育建筑。在古代,室内游泳运动常同沐浴、游乐活动结合在一起,豪华的古罗马浴场起着游泳馆的作用。
在现代,世界各国都建有游泳馆,著名的有日本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中的游泳馆、联邦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中心的游泳馆。充气式建筑已应用于游泳馆。
西宁三中排名第几介绍如下:
西宁三中在15所西宁高中排名第13位。
西宁三中创建于1956年,位于国际村南小街61号,紧邻西宁市著名的青唐古城墙遗址,现为一所有33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的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历史
西宁三中1956年9月经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市属第一所初级中学。筹建时,市教育局调派季连山同志负责修建校舍的工作。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当时,西宁市教师十分缺少。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从省属中学调骨干教师组成学校领导班子,委派苟惠任校长、罗生明任教导主任,钟锡九任语文教研组长,刘永恒任数学教研组长,还有教师李宗玉、廖自才、
颜九章等,另外,从西宁市属小学抽调骨干教师薛正鼎、赵发兴、李志砚、王群英、严权章担任语文教师、陈启明任数学教师,还有赵定华、井国吕、赵世锋等;西宁师范分配应届毕业生马进福、袁德胜、杨顺莲等,36名教职员工汇聚一堂,共同承担起创办之初的教学任务。同年9月1日,西宁三中迎进第一届新生,他们主要来自西宁城东、城中区各小学、
还有从互助高寨、哈拉直沟、红崖子沟等乡和湟中小峡、双寨、多巴等乡的农村小学,包括汉、回、藏、土等几个民族,共384名,分编为8个班。
57年9月第二届初一新生441名入学,也分编为8个班。教师队伍因从北京、东北、西南等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分来毕业生而得到充实和加强,教职工人数增加到47人,其中中共党员7人,建立了校党支部,市委调陈立甲为第一位专职书记。
56年夏,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到9月开学时学校建成有二层砖木结构的教学楼及办公楼各一幢,设有8个教室,语文、数学、史地、体音美四个教研室及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医务室、会议室等。另外还建有土木结构的平房(男、女)学生宿舍两座,学生伙房、教职工食堂各一座。
57年4月为迎接第二届新生,又修建了一幢二层教学楼,分设8个教室、一幢二层土木结构的宿舍楼,一楼为图书室、音乐教室及教师宿舍,二楼为学生宿舍。随着学生的增加,58年又修建了一座80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礼堂和288平米的教师宿舍及6个平房教室。